◇◇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评《揭露中科院寒旱所冯起副所长的科研虚假行为》   作者:就讲真话   近日在新语丝读到“阳光下的腐败”所作的《揭露中科院寒旱所冯起副所长 的科研虚假行为》(以下简称《揭露》)。文中观点,不敢苟同。   文中认定冯起先生科研造假所提出的论据无非以下三点:   1. 一篇论文标注多个基金项目,由此质疑该项工作的完成是否需要投入这 么多基金项目;   2. 论文中开展研究工作的时间与基金资助的时间不符。原文中质疑“黑河 下游额济纳绿洲植物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研究”一文中野外调查工作开展时, 其所标注的基金项目尚未批准;   3. 论文研究内容与资助基金的研究内容有出入;《揭露》列举了研究石羊 河的论文标注黑河的基金项目;   《揭露》另外列举了四篇论文以支持其上述质疑。我想以一个普通科研工作 者的身份,分别就以上三点问题阐述我的观点。   1. 别的科研领域我不甚了解,但就地学方面而言,中国人写的论文标注一 个以上的资助项目可谓非常普遍,反而,仅标注一个基金项目的论文却很少。我 想请读者去“中国知网”或者“维普”随便查看几个地学类的论文,便可证明我 并不是信口雌黄。多数文章会标注两到三个资助项目,多者甚至四、五个。很显 然,如此多项目的资助不可能仅仅是为了完成某一篇论文所探讨问题,没有人愿 意花635万元人民币仅为了在几个样地里取些植物样本做做没有直接效益的分析 (《揭露》中的例子),傻瓜都不会做这样的买卖。相反,多个基金标注表示该 项工作是完成这些项目各自目标的一个环节,并接受了来自他们的部分资助。举 个例子,一篇论文就好比一个轴承,造飞机需要它,造汽车也需要它,飞机制造 厂和汽车制造厂同时来了订单,你当然会向两边同时发货了。   2. 地学类的论文非常注重历史数据的分析,比如人们总是通过分析过去天 气或气候的变化过程来探究原理,总结规律,提出方法来预报或预估未来的变化。 其他领域亦是如此,何罪之有!今年进行的项目就不能利用以前的数据来分析原 理和方法吗?   3. 黑河和石羊河同是发源于祁连山的河西走廊内陆河,其流域的生态格局 有着高度的相似性,难道不可以进行类比吗?   《揭露》中所质疑的问题过于片面,我猜测该文作者要么完全是外行、要么 就是别有用心,但其提出的问题毕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认为这不是现阶段中 国科学界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由现阶段的科研体制所决定的普遍问题,值得进 行深入探讨。   每一个基金项目都是一个结构密实的整体,在申请的时候,申请人需要从立 项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年度计划、资金预算等 若干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论证,以博得评审人的认可,从而获得资助。对于基础 性的研究领域,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是评判项目执行好坏的最重要标准,文章 的数量在项目的任务书中一般是有明确要求的,项目尾声时,既定任务(包括论 文数量)没有完成的,一般是不能够结题的,这会严重影响后续项目的申请。近 十年来,国家对于基础性研究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大,项目也逐年增多,科研骨干 (副研究员以上的高级科研人员)同时主持和参加(很多时候是必须参加)的项 目少则两三项,多至七八项,再正常不过了。每个项目都要求一定数量的论文, 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拿出数量众多的不同论文来满足不同 项目的需要。具体来说,一个项目的执行期一般三到五年,而一篇论文从投稿到 发表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半,这还不算数据采集、分析、论文写作、学术会议和项 目汇报的时间,一个人一年能够发表几篇好的文章?!(我很质疑那些年年论文 高产的人!)如果多个项目同时进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于是一篇和几个项目 都“靠谱”的论文进行多个标注的现象就再普遍不过了,合情合理,还能满足不 同项目的要求,何乐不为!这比那些剽窃、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的真“伪君子” 们已经高尚若干倍了。《揭露》一文中质疑的所有问题无不于此原因有关。   近两年来,学界高层已对这一体制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所反思,并出台了一些 政策或者要求以进行部分改正。比如从今年起,国家基金委要求申请人申请新项 目时,正在执行和参加的基金委项目不得超过两项,而以前的要求是三项;同时 面上基金的执行期限增加到四年(以前为三年),其他项目的执行期限也有所延 长。在科技部方面,要求重大项目(“973”等)资助的论文只认可第一标注 (即将本项目放在第一标注的论文才算做项目的研究成果,放在其他标注不算 数)。我想这些措施有助于科研人员缓解工作压力,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并且有 助于减少学术不端。 (XYS20130203)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