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转基因危害几率小于被行星砸到 2013年03月31北京晚报   今年年初,英国著名环保人士马克·林纳斯在牛津农业会议上发表了演讲, 为其一直以来“反对转基因”的做法向公众进行了道歉。马克·林纳斯原是一位 反转基因运动的标志性人物,如今却公开承认自己态度发生了转变,他认为是自 己回归了科学的证据与理性,才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这则消息也引起了众多人的 关注,那么,转基因的合理性在科学上有哪些证据?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   食物的基因   进不了人体   杂交育种   也是基因转移   马克·林纳斯在演讲中谈到了他最开始反对转基因的原因,他说“将不同物 种的基因混到一起,似乎是目前能做到的最非自然的事了在这件事上人类获得了 太多的技术力量,必然有些要成为可怕的错误。”同他一样,后来发展起来的反 对转基因的人群一提到转基因,在脑海中就会构想出这样的场景:科学家们在他 们的实验室里如魔鬼般咯咯笑着,将各种生命部件拼接到一起,并贴上“恶魔食 物”这一标签。他分析说,这完全是人们对这种秘密用于非自然的科技力量的深 层次恐惧。   黄大昉指出,其实基因并不神秘,人们目前所吃的食物里面,除了脂肪、维 生素外,还有核酸,而核酸的一部分就是DNA,它是管理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 “人体在摄入这些食物之后,为什么它们的基因并没有转移到人体,继而影响人 的性状呢?因为它们的基因被消化掉了。”同样,转基因食物里面的基因同普通 食物的基因一样,最后也被分解了,不会进入到人体的生殖器官,“更何况转基 因的农作物都是经过了科学研究以及法制化的管理。”   他以水稻为例,讲述了转基因的大致原理,现在的杂交水稻,虽然能增产, 但是它本身不抗虫,而且通过常规杂交育种的方法,在其他生物里也找不到抗虫 的基因。后来,他们在微生物农药里面发现有一种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它产生的 蛋白能杀虫,而且这个农药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国外一直在用,国内也在使用, 于是他们便把单独的抗虫基因分离出来,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装在一个很小 的载体里面,让它转到水稻的基因里面去,转基因之后,水稻就变抗虫了。   杂交育种   也是基因转移   转基因听起来好像是因为改变了基因而给人“恐慌”的感觉,但事实上,黄 大昉说“凡是育种,都是改造它的基因”,比如大棚里面种植蔬菜瓜果,就要选 用那些适用于大棚生长的品种,这实际上也是基因改造。大家非常熟悉的袁隆平 院士的杂交水稻,也是将水稻与稗草杂交,将稗草的不孕性引入了水稻之中,进 而使得杂交水稻提高了产量。“转基因和普通的杂交育种是一个道理,杂交水稻 也是大量的基因转移。”   他还指出,最近国内培育的小燕麦,既有增产的效果,同时还能抗虫,它的 原理也是如此:科学家发现与小麦亲缘关系比较近的野草燕麦草,有抗虫的特性, 因此选用燕麦草与小麦通过常规的杂交培育的办法,培育出了既增产又抗病虫的 小燕麦。   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它们都是属于基因转移、基因改造、基因改良。 “转基因只是其中的技术之一”,但是这个技术却是目前效率最高的一种,“完 全的常规育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巨大的需求”。   对于传统育种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的比较,马克·林纳斯也在演讲中说道, “我曾认为转基因是危险的,但结果是它们比传统育种如诱变技术更为安全和精 确。转基因生物中仅仅转移了几个基因,但传统育种的错误方式却会污染到整个 基因组。但将不相关物种的基因混合到一起又会怎样呢?譬如说鱼和番茄?实际 上,病毒一直都在做这样的事,包括植物与昆虫,甚至我们自身这就是所谓的基 因漂流。”   转基因   不是制造新物种   黄大昉指出,杂交育种方法在目前看来,程序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制种、防 伪等一系列环节,虽然可以提高产量,但不是所有的作物都能用这种方法,因此 必须要找新的技术,而这种技术就是转基因。   除了提高产量,防止病虫危害,对于转基因技术,黄大昉还举了一个例子, 目前生产的玉米大多数用于制作饲料,因为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磷,对动物非常有 好处,但是玉米里面的磷,被包在壳里面,不容易被吸收,这时如果能够找到一 种基因,将阻碍动物吸收的结构降解了,磷元素就可以使动物充分吸收。   另外,现在都市老年人都讲究养生,通过食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来摄 入足够的营养。不饱和脂肪酸也叫-3脂肪酸,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完全可以 直接吃含有这种营养成分的农产品,这样也可以改善营养。“目前,国外已经有 研究将-3脂肪酸转入到土豆里面,营养就可以更均衡”。有些食物有致癌的基 因,通过转基因,就可以将它分解掉。   他说,“转基因不是制造新的物种,只是改变它的某些缺陷。它缺什么,我 们就转什么。”一个水稻里面含有3万多个基因,转基因只是增加了一个抗虫基 因。如果因为转基因影响了这个作物的生长发育,就不能再使用,转基因只是改 进它的某一个性状。   安全实验   花费巨大   毋庸置疑,在气候迅速变化的背景下,如何用现有的耕地面积,利用有限的 肥料、水和农药,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转基因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着巨大 优势。   不过黄大昉不止一次指出,转基因的前提是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价和有关 部门的批准。基因的发现、鉴定到功能的认证以及转移的过程,都需要严格的科 学评价和管理,“不是说转就能转”。   他说,对于转基因可能带来的危害,科学家一开始就已经注意到,如外界经 常提到的“超级杂草”的问题:假如抗除草剂的基因转入油菜的基因中,周围生 长的杂草与油菜杂交,会不会形成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超级杂草”。刚开始, 科学家们也觉得这种担心还是有道理的,但经过一系列实验发现,“超级杂草” 发生的可能性比较低,因为在基因转移之前,他们就要对各种风险做充分的分析, 而且各种生物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即便是发生了授粉,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细 胞能不能存活也是问题,“转基因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并没有发生"超级杂草"的现象。”   他告诉记者,各个国家都制定了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评价系统,整个程序 走完也得五六年时间,我们国家对水稻的安全性评价已经有11年时间。在整个评 价过程中,要模拟转基因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看它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对人体的 健康有没有影响,还要做大量的实验,并请第三方来验证,“在安全性实验上花 的钱不比研究转基因技术本身花费的钱少,甚至更多。”   马克·林纳斯对于转基因技术做了如下结论:“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已经 结束,我们不应该再来讨论它是否安全。在过去的15年中,人们吃了3万亿份转 基因食物,但没有一例被明确证实是有害的,吃转基因食物有害的几率比你被小 行星砸到的几率还低。”   尽管目前转基因技术存在着不少的疑问,但马克·林纳斯说,我们不能只是 坐在这里静候科技革新来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必须确保科技革新加速到来、方向 正确,并为最需要它的人们服务。黄大昉对此也这样表示,“对于转基因风险的 研究要继续,而且还要经过长期的检验。但是不能等绝对安全了再来发展转基 因。” (XYS20130403)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