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35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1998年12月6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 │     【总编】二言  【编辑】杨青 一菁 刘星     │ └──────────────────────────────┘ 【编者按】《桃红满天下》网址为 http://www.csssm.org 或 http://209.1.224.12/~nanfeng/,欢迎传阅,欢迎投稿。 来稿和意见请寄 电子信箱:taohong@aol.com,chinagay@hotmail.com, csssm@hotmail.com(中英文兼容) 邮政信箱:P. O. Box 70426 Richmond, VA 23255 U. S. A.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大多数德国人赞同家庭伴侣法          马来西亚成立反同性恋组织 ②  【说三道四】我的观点            ──谈同性恋和《北京故事》 ③  【生命伦理】一个基督家庭的故事 ④ 【读者文摘】尊重与支持 ⑤  【综合报导】性健康教育            ┄┄让未来教师真懂“性”          避孕套能防艾滋病吗?          避孕套不能预防艾滋病吗? ⑥  【历史回顾】爱知的一生            ┄┄艾弗伦·胡克博士和她的同性恋研究 ⑦  【桃江连程】艺术大师劳伦斯·奥利佛 ⑧  【同人心语】等待 ⑨ 【同人笔林】同性爱情诗歌选  ────────────────────────────── 【新闻摘要】 ◆       大多数德国人赞同家庭伴侣法   据德国Infratest-Dimap学院最近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有17%的人 认为现任政府的家庭伴侣法主张“很好”,有45%的人认为“好”。 45岁以下的人中,81%的人赞同设立家庭伴侣法。家庭伴侣法将 给予同性伴侣一系列等同与异性夫妻的权益。   “同性生活伴侣不应该再受到歧视了。”社会民主党主席奥斯 卡·拉方坦说,“我们党对这一议题的立场是基于纳粹的民族社会主 义对同性恋者的迫害上。”   德国社会民主党与其它政党联合,在10月份的大选中击败了基 督民主党,成为执政党。 ◆       阿根廷一城市允许同性伴侣注册   阿根廷的孟多扎省的一名法官最近允许一对同性伴侣注册,使这 对伴侣获得了所有异性联夫妇享有的福利。法官马斯特拉库萨称这对 伴侣“有明显的稳定永久的关系”。当事人的律师对记者说:“这项 判决的重要性在于,它承认世界上有很多同性伴侣。” ◆         新西兰海军招募同性恋者   新西兰兰皇家海军将在一些军舰上画上粉红三角图案,以表明海 军并不歧视同性恋者。 上尉瓦舍称此举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使入伍者知道他们可 以公开自己的性倾向而不遭报复……皇家海军并不允许恐同主义的存 在”。 ◆        马来西亚成立反同性恋组织   一个名为“人民自愿反对同性恋运动”(简称帕斯拉)最近在马 来西亚成立,该组织希望能够“扫除”同性恋者。该组织要求制定严 厉的刑法,惩处同性间性行为和同性恋俱乐部。   帕斯拉马上遭到了人权组织苏哈拉和以马哈蒂尔总理的女儿玛里 娜·马哈蒂尔的强烈反对。玛里娜目前是马来西亚艾滋病委员会主席。   “这样宣扬仇恨只会煽动偏见,使一些族群受到伤害。”玛里娜 说。   当地报纸说,帕斯拉是马哈蒂尔总理的一些支持者发起组成。前 副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因被控同性恋而获罪,而安瓦尔的支持者认 为政府是有意诬陷。   苏哈拉的发言人伊丽莎白·王称帕斯拉“通过煽动对一个少数族 群的歧视和谴责,企图由此对政府表示支持……国难当头时,经常会 有人想找些替罪羊来开脱自己的责任。” ◆       澳大利亚同性恋伴侣多数为白领   澳大利亚1996年进行的一项人口调查的结果表明,30- 34岁之间的同性伴侣有51%的人是公司经理或者其他白领工作人 员,但同年龄的异性恋者中只有31%的人是白领。该项调查没有披 露单身同性恋者的职业状况。 ────────────────────────────── 【说三道四】 ◆         我的观点             ──谈同性恋和《北京故事》              ·严卓·   亦凡在书库里放了一本《北京故事》,差点搞得天下大乱。我想 那几天来论坛的网友中,绝大多数恐怕都起了好奇心,跑到书库去看 个究竟。一般来说,国内还没有把同性恋当成一个社会问题来考量, 李银河博士写了本《同性恋亚文化》,是我迄今看到的关于这个题目 唯一严肃的著作。那本书里回顾了同性恋的历史,有外国的,也有中 国的。给我的感觉是同性恋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西方从古埃及、 斯巴达开始,中国从商代开始,总之是自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开始就有 关于同性恋的记录。   我个人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即同性恋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后面 肯定有生理上的根源。科学已经证实,每个人的内分泌系统都是既制 造雄性激素,也制造雌性激素,只不过不同性别的人某种激素分泌的 特别多而已。打个通俗的比方,就像我们洗淋浴时的冷热水龙头,冷 水多点或热水多点,浇在身上感觉也不一样,如果热水突然增加很多, 就会把皮烫熟。不同之处是水龙头是洗澡的人操纵的,而分泌什么激 素,分泌多少,人自己根本没法控制。如果一个男性的性腺突然发了 疯,分泌出大量的雌性激素来,他的一些身体特徵和心理特徵都会发 生变化,就会出现很强的同性恋倾向。这个是没法控制的,就象被热 水突然浇到的人要喊疼一样,和他自己的道德啦,修养啦,一点关系 也没有。道理很简单,就是再大的圣贤,用开水浇他,也会变成猪肝 一样的颜色。   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有些人从解剖学的观点看性别完全是 正常的,但在生活中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同性恋者。我认为即使是这样 的案例,也有生理上的根源在。我们知道人的各种生理特徵都是由基 因决定的,关于基因的研究我们还远远没有展开。现在知道不仅血友 病这种东西是基因携带的,连你能不能把舌头卷成一个圆筒,都是先 天就决定好的(有30%的人不能这样做)。今天我刚看到一篇报导, 讲早起时赖不赖床都和基因有关系,这实在让人吃惊。从生理上讲, 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娇气的物件,几十条染色体中,不但少一条会先天 贫血,多一条还会让人变白痴。所谓同性恋者这种和自然选择相悖的 现象,我认为一定也是在哪个生理环节上呈现了与常人(或准确地说, 多数人)不同之处。但同性恋这种倾向并不遗传,因此恐怕是一种获 得性的生理变化。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对他们应该宽容一些。大家知道,现 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徵就是行为选择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有些人喜 欢把头发染成稻草色,有些人喜欢穿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裤子,更有 些人喜欢在身上刺花,把自己弄得象只海星。对这些我们都能容忍, 那么容忍同性恋应该不是件更难的事情。一般来说,一种行为如果不 对周围的人构成现实或潜在的危害,应该是容许它存在的。历史上很 多大师级的人都有过同性恋的记录,如福柯、王尔德、柴可夫斯基等, 他们对这个世界甚至卓有贡献。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讲,有位作家说过: 如果他们走进自己的家,把窗帘拉上,那么发生的一切就和其他的人 没有任何关系。当然这个说法的前提是他们都是成年人,都能对自己 的行为负责。   谈到《北京故事》,情况要不同一些。这里面确实有一些很不对 头的东西,这倒不是指同性恋本身,而是其中的一些情节,如性滥、 性虐、用色情录像带进行性引诱等。这些东西即使出现在异性恋的身 上,也是很成问题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亦凡把它放在情色栏里是有 道理的。至于正常范围内的同性恋现象,和其他人,尤其是他们的家 人以外的人都没什么关系。我们什么时候把把眼光从别人的窗帘后面 转移开来,转移到那些该关心的事情上,什么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这 个社会成年了。 ────────────────────────────── 【生命伦理】 【美国路德教基要主义教派(ELCA)在旧金山的两个教区的会众被该 教派开除了,因为这两个教区的会众授予了两位男同性恋牧师和一位 女同性恋牧师的神职,而这种做法是不为该教派所接受的。授予圣职 的仪式是90年1月20日举行的。此三人是路德教神学院的合格毕业生, 他们公开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并表示不愿遵循路德教派的现行规定, 保证终生不建立同性恋性关系。他们的任命也因此被该教派否决,两 个教区的会众也被控违反教规而遭开除,该教派规定教区只能任命教 派认可的人神职工作。以下是90年7月7日在旧金山ELCA教律委员会听 证会上的证词的节录。作者是加州路德教大学神学系教授兼神学研究 中心主任。此文成文时他任北好莱坞路德教马太教堂牧师。此后他又 选为美国路德教基要主义教派南加州教务会议主教。 August 翻译】 ◆          一个基督家庭的故事   如果一个你爱的人对你的说“我是同性恋”,你会怎么办?这正 是十年前我们家六个儿子中的老大告诉他妈妈和我他是同性恋时,我 们全家面对的问题。不久前,有三个年轻人在准备接受神职的过程中, 正直的人格使他们不愿向我们隐瞒他们的性倾向,使得信仰这个教派 的诸多家庭也面对了这个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同性恋教友鼓起勇气, 向我们公开他们多年来埋藏在心底的秘密,许多教区的会众将来还会 遇到同样的问题。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发生我们家的故事,不是因为 它很特别,而是因为这是父母发现他们疼爱和欣赏的孩子是同性恋时, 可能表现出的一种典型的态度。我祈祷,这个故事不仅能对别的家庭 有益,而且有益于我们教派这个大家庭,因为我们要共同寻找一种正 确的态度,来对待一种无法改变的现实。 ●第一阶段:拒绝承认   我们家在这个问题上经历了六个阶段。当儿子向我们坦白说他是 同性恋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拒绝承认。老实说,我们当时对同性恋 所知甚少。然而,还用得着再知道什么呢?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 以使人类能得以生殖延续,并以婚姻作为其实现的恰当方式。同性之 间的性行为显然是《圣经》和常理所不容的变态行为。除了这些,还 用着再知道其它什么呢?但是,我们虽不了解同性恋,却十分了解我 们的儿子。他完全不是我们心目中同性恋的样子。   他一直是个好孩子,聪明伶俐,多才多艺,能自觉自律,为人诚 实勇敢,热心助人。他中学成绩优异,大学则是以最优的成绩毕业于 加州路德教大学。他是一个虔诚的青年基督徒,并准备像他的祖父和 父亲一样加入教会。他这样做不是出于家庭传统的压力,而是由于他 内心强烈的使命感。可以说,在人无完人的尘世上,他是任何一对基 督徒父母所能祈望的最完美的孩子了。如果他认为自己是同性恋,那 肯定只是一时的糊涂。等他遇上一个合适的姑娘,一切都会解决的, 所以让我们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 ●第二阶段:试图解释   当我们发现没法拒绝承认这件事后,我们试图解释它。这个优秀 的青年是怎么变成同性恋的?是什么造成的?由于我们当时的无知, 似乎这个问题只有两种可能的答案。要么是他选择了一种违背自然、 违背上帝的意志的生活方式;要么是他母亲和我在抚养他的过程中无 意识地造成了他性发展的畸形。我们无法相信这个道德观念很强的孩 子竟会突然选择一种变态的生活方式,所以大概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 不称职造成的。不是他母亲过于溺爱他,弄得他没有男子气概,就是 我做父亲的软弱和不称职,常常不在他身边。我们经过一番考虑,认 为尽管这个结论能够自圆其说,但事实并不如此。我们进而寻找其他 的解释。从那时起我们开始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了解到关于同性恋的起因有几种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相互 矛盾,没有任何一种能提供一个使大家都信服的解释。现在能够肯定 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没有人真正了解这件事。事实是,不论在什么年 代、国家、种族、文化、阶级人口中,总有一定比例的人是同性恋, 而这并不能归罪于任何人。 ●第三阶段:戒除与治疗   当我们无法拒不承认这个事实,但又不知如何解释它时,我们就 试图戒除或者治愈它。有两种选择,一是借助主的力量,一是寻求心 理医生的帮助。我们的儿子很小就知道他在某些地方和常人不同,少 年时他就开始怀疑他的这些与人不同之处为主所不容。作为一个虔诚 的基督徒,我们的孩子早就开始了对仁慈而全能的主的祈祷了。牧师 们说,主爱每一个人,他能改变那些怀着一颗破碎的、悔过的心去寻 求他帮助的人。年复一年,夜复一夜,他那颗破碎而悔过的心向仁慈 的主虔诚祈祷。然而,主没有改变他。这意味着他糟糕到连仁慈的主 都不爱他了吗?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还能怎么想?(牧师们啊,要知道 有的人是相信你们的话的。)   既然上帝救不了他,也许心理治疗能行吧。我们于是开始求医。 然而绝大多数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早已得出这样的结论:同性恋不 是一种病,也没有已知的能改变同性恋的方法。同性恋行为可以通过 禁欲得以纠正,而对于先天性的同性恋者,其内心的情感取向是无法 改变的。同性恋行为并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想要改变的是儿子 对同性的情感。简而言之,目前没有办法改变同性恋。心理治疗最大 的作用就是帮助男女同性恋者接受这个现实,而不要等社会所加的羞 辱和他们内心的痛苦把他们逼向绝望,以至酗酒、吸毒,甚至轻生。 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人承受着这样的痛苦。 ●第四阶段:为之哀痛   当你既不能拒绝,也无法解释,又不能改变它时,所剩的就是为 此而悲哀了。这时作父母的有两种选择,两者都涉及某种死亡。   你可以抛弃你的孩子,对他/她说:“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就 不是我的孩子。”你可以断绝和他的关系,就当从没有过这个孩子, 或当他死了。许多父母就是这么做的,许多教区的会众对他们的男女 同性恋成员也是持这个态度。然而,坦率地说,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想 过。我们对这个孩子十分了解,我们决不相信他是变态狂。   另一种涉及死的选择是埋葬你自己的无知、偏见和误解。在此期 间,你将感到另一种悲哀,因为你那美妙协调的的认为一切事物都黑 白分明、真假易辨的人生观不复存在了。你将感到悲哀,因为以前 《圣经》的一些段落告诉你孰是孰非,你无须承担决断的责任,但现 在这种安全感要荡然无存了。与此同时,逝去的还有你对孩子的幸福 寄予的希望和梦想,尤其是对那些由天伦之乐和受家人、朋友、教会 与社会赞同的生活带来的幸福所寄予的希望和梦想。对于我们的儿子 来说,逝去的还有被授予神职的希望,除非他愿意放弃一切以肌肤之 亲表达的爱情。悲痛之余,他的母亲和我意识到,我们更关注的几乎 是我们自己的困难,而不是孩子他自己面临的难题。选择了埋葬自己 的无知和偏见,父母最终将意识到,和孩子承受的痛苦相比,我们自 己的痛苦是次要的。如果这样想,我们就会支持孩子。是我们给了他 生命,他将面对这样的一生,走完生命的历程。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问自己:“考虑到他自己的生活、健康和幸福,他应该如何应付 这一切?”这本是他的问题,他并不需要我们把这当成自己的问题, 又要求他提出解决的办法。 ●第五阶段:接受现实   当我们的孩子能够认识到他的性倾向是与生俱来的,并接受了它 时,我们也向前迈出了接受现实这一步。走到这一步,我们想起了一 句祷文:“主啊,请赐我虔静的心情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赐我勇气 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哪些能够改变,哪些不能。” 对于我们,这就意味着接受我们的孩子身上某些无论他还是我们都不 会去选择,无论是他还是我们都无法改变的东西。而且,它还意味着 我们要去试图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东西,即在社会上和教会里仍占统 治地位的对待同性恋的认识和态度。我们认识到同性恋者面对的最大 的问题并不是同性恋本身,而是异性恋者对他/她们的态度。我们愿 意和那些在痛苦中努力寻求治愈创伤的办法、追求幸福完整的生活的 人们一道努力。   作为家长,我们感谢旧金山圣佛朗西斯教派的所有牧师和教众们, 在他们那里,我们的孩子从言辞上和行动上都完成了和主的和解。圣 灵使得主耶稣一直与他同在。我们祈祷每一位信仰路德教的父母,同 性恋男女有一天能放心他们的子女能在任何一个他们所在的路德教堂 同样地受到接纳。 ●第六阶段:引以自豪   我们现在正在迈出这一历程中的第六步,也是最后一步:为此感 到庆幸,引以为自豪。也许我们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个阶段,但无疑我 们的重心已经移到了这一步。在这个历程中,你将停步在那里取决于 你怎样定义同性恋,你认为同性恋可以被比作什么。   至少有四种选择可供考虑:首先你可能会认为同性恋是对天理和 上帝的法律的蓄意公然的违抗。这样的话,很简单同性恋是一种罪恶, 我们唯一合理的反应就该是宣布上帝的审判,应允宽恕,并召之悔过。 然而,这就是同性恋吗?   第二个选择是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就好比酗酒,沉溺于有害的 行为而上瘾,只有彻底戒决才能治愈。如果是这样,那很明显,禁欲 是治愈同性恋的良方。然而,这就是同性恋吗?   第三个选择是称同性恋是自然的悲剧,与上帝的原意相悖,而又 总是时常在世上出现。它是人类因初罪而堕落的后果在尘世中的又一 明示。这样说来,同性恋就象智障,其受害者毫无责任,无法改变, 而我们永远决不会认为它是一件好事。如果这就是同性恋,我们难道 不应该以对其抱以我们对这个世界上其他无辜受难者所怀的同情和理 解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他们制定特别的法规,使他们能在残缺的生 活中获得最大的幸福吗?对于失去双腿的人我们给他们提供轮椅替代, 并划出专门的停车位专供他们使用。我们能否为同性恋们提供什么替 代婚姻,使他们能享受到那种得到承认的、专一的感情关系所带来幸 福。然而,同性恋就是这样的吗?   最后,我们也许可以说同性恋是自然界多样性的体现,是许多那 种总是会出现的与常规相左、但又令人愉快的变体。要是这样同性恋 就好比左撇子,左撇子在大多数人用右手的社会里是少数派,但他们 是自然天成的,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的一部份。以前,人们曾认为左 撇子有悖常理,应该加以惩罚和矫正。但在试图改变左撇子时,我们 发现了现在我们矫治同性恋正在遇到的情况:矫正的努力不但收不到 应有的效果,反而使问题更严重。当矫正左撇子的人们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发现了种种左撇子给我们的世界带来的好处。比如,左撇子在职 业棒球队就大受欢迎。实际上,要想赢得冠军,就不能缺了几个左撇 子。同性恋就是这样的吗?如果是的话,我们就可以视其为上帝的礼 物而引以为豪。   不幸的是,现在还没有专家能回答我们的问题,或告诉我们上面 哪一个选择是正确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关注科学研究的最新发现, 寻找《圣经》上讲到的和没讲到的,祈祷圣灵将把我们引向真理。在 这过程中,我们都心怀信仰,又头顶风险。我们每人都将投下自己的 赌注,并自己对其负责。至于我和我的全家以把钱都压在“引以自 豪”上了。如果我们可能会犯错,我们宁愿错在帮助受到伤害的人, 也不愿伤害孤立无助的人。      ────────────────────────────── 【读者文摘】 ◆            尊重与支持               ·一凡·   最近国内对同性恋的态度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给处于压抑、 孤独、徘徊和苦闷中的同性恋者带来了一丝曙光。自发形成的同性恋 组织开始聚会,专家和学者也表示公开支持,报刊杂志已经刊登文章, 公允地看待同性恋,有关同性恋研究的书籍也得到公开发行,同性恋 者还可以公开征友。   伴随这些现象的是对同性恋采取“宽容和同情”的呼声,特别是 对一些有影响的专家和学者的呼吁,同性恋者无疑感到万分感激。虽 然异性恋者为多数,同性恋者为少数,但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一样, 本来就应该是阳光下的健康群体。同性恋者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 社会对同性恋者应该象对待异性恋者一样,一视同仁。        同性恋亘古就有,历史上许多同性恋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 经济学家等,都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向来受到人们的尊重。 只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条件不认可同性恋,对之采取了压制的态度,使 人们知晓这些杰出人士对人类文明贡献的同时,却没有了解到他/们 就是同性恋者。与此同时,同性恋却被错误地看成是糟粕。如果现在 有更多的本人就是同性恋者的科学家等杰出人员站出来,就有助于纠 正人们对同性恋的误解,使同性恋者更能获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作家和诗人应该写出有影响的作品来歌颂同性爱情。中国传统的 爱情小说和民间故事,大多歌颂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人们都说爱情 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但为什么这个主题不去歌颂同性爱情呢?其 实同性恋中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或许有人会说,中国历史上的 男女爱情故事都是在反封建主题下迸发出来的,但同性爱情在近代中 国受到种种迫害和重重压抑,在逆境中追求真爱的故事不是更能震撼 人心吗?   除此之外,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应该勇于探索同性恋之谜,我这 里指的不仅仅是同性恋的先天性和后天性之争辩,而是从各个学科的 角度研究诸如同性恋历史以及同性恋者与主流社会的关系等议题,使 公众从多角度了解同性恋,同时使同性恋不至于流沦为街头小报的猎 奇标题。   与此同时,同性恋者也应该进一步做到自尊和自重,努力奋发向 上,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自信心,而且能够使社会看到,我们并不是 象传统偏见所描绘的那样怪异,同性恋者也是正常人。 ────────────────────────────── 【综合报导】 ◆          性健康教育              ┄┄让未来教师真懂“性”             ·吴艳萍·   小魏是北京25中的新教师,每到周六,他都要赶回母校首都师 范大学,继续自己的副修课程┄┄性健康教育,因为他觉得这门大四 才选修的课太有用了。   1993年,首都师范大学面向全校师生开设了“性健康教育” 的选修课程,原计划招收60人,谁知竟有200多人报名,授课中 间两次调换教室,前台都挤满了自带坐椅的热心听众。   老师们强烈地感到:在急剧变动的青春后期,大学生们性的情感、 思维和意识变得异常强烈。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社会观念铺设的性雷 区使他们对于这类问题无知、误解、讳莫如深,极易受到消极文化渠 道如地摊黄色文学的毒害。这种性生理发育与性心理发育的冲突,性 生理需求与性社会意识和规范之间的冲突,会导致他们心中无法排解 的困惑、郁闷和痛苦,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当他们踏入社会,成 为新一代教育者,却无法胜任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咨询和 卫生保健工作。为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推进大学性健康教育已是势 在必行。   于是,1995年首师大正式设立“性健康教育”副修专业,这 使首师大成为全国第一家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专业学制 两年半,共450学时,主要面向二、三年级学生,共开设12门课 程。主要课程有:性生物学、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伦理学、性社 会学、性教育学、性法学、青少年常见疾病及预防等。   在课堂讲授、图片展示、放映幻灯和录像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帮助 自己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位置。   在性生理课上,老师播放录象来讲解受孕和分娩一章,听课的每 一位同学,都对生命从孕育、成熟、到呱呱坠地的艰辛过程产生了深 刻印象。生命之宝贵,母爱之伟大促使他们做出更积极的人生选择。 一位来自巴山脚下的同学,精神失常的母亲在其幼年时出走不归,父 亲一个人靠种地拉扯他和妹妹,经济的拮据,性格的封闭内向,再加 上文化课基础较差,使他在考入大学后颇感生活的重压,陷入孤独悲 观的情绪之中。在性健康教育专业学习一段时间后,他的身心获得极 大放松,思想豁然开朗。他说:“完美的人生具有三根支柱---人格完 美、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活动的成功。人格完美是人生完美的基石, 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活动成功的保证,而社会活动的成功,体现了人 的价值和人生乐趣。”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课堂上,性教育、人生教育、人格教育和道德 教育被有机融合起来。大学生们找到了开启“神秘”自我的金钥匙, 也成为更受社会欢迎的人才。一个地理系的毕业生,分配时因为手里 还有一张性健康教育专业的结业证书而比其他同学多了竞争的资本, 因此顺利地被用人单位录用。 ◆          避孕套能防艾滋病吗?              ·张可佳·   中国健康教育所教授朱琪,是国内最早研究艾滋病的专家之一。 朱琪说,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人们与艾滋病作了20年痛苦的斗争, 终于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艾滋病决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它还是 一个由吸毒、性自由和家庭解体派生出来的社会问题。人们不能够靠 医学知识来制止艾滋病的流行,要从社会教育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 口。   多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官员认为,开放的中国,性自由度必然 会加大,于是只有公开向公众提倡减少性伴侣,广泛提倡使用避孕套, 即所谓安全性行为,才可能制止艾滋病的流行。   20年来,美国的数百万年轻人相信对于性行为最重要的是“你 采取保护措施了吗?”但正是这种“抵御艾滋病”的策略,使美国艾 滋病的感染率飞速地增长,有些州青少年的感染率年年翻番。   朱琪教授警告:我们正在犯美国人犯过的同样错误 ──高估了避 孕套(也称保险套)的安全作用,而没有告诉青少年:人格教育和健 家庭教育是惟一的选择。      至今,还有许多的中国人不了解保险套的失败率高达31%。这 是美国近年的研究证明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社会调查研究者们得出 了共同的结论:凡是性自由盛行,家庭震荡解体越严重的地方,青少 年问题和各种社会弊端就越严重,艾滋病流行也越难于遏制;健康的 家庭和健康的社会才是抵御艾滋病最固的堡垒。      1993年起,美国开始重建家庭运动。1994年,美国国会 通过设立作为重建家庭象征的父母节。1995年,纽约市政府废止 在公立学校实施多年的避孕套教育,规定进行性纯洁教育。1996 年,美国国会拨款2·5亿美元支持青少年性纯洁教育。1997年, 全美第一次性纯洁教育会议在华盛顿举行,配合国会通过为性纯洁教 育巨额拨款的法案,讨论学校的课程设置。  (摘自《中国青年报》11月4日) ◆    避孕套不能预防艾滋病吗? 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 控制中心副研究员 吴尊友   “避孕套失败率高达31%”这一说法是不科学的。我读过在欧 洲、非洲和亚洲做过的大量研究,避孕套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效果都 在90%以上。在这些研究中,避孕套之所以不能100%有效,最 常见的原因是不能坚持每次性生活都用。其次,我们不能把宣传避孕 套的防病作用与提倡性道德对立起来。再次,虽然避孕套的防病效果 不是100%,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宣传其防病作用。      美国既不是世界上艾滋病控制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也不是 宣传推广避孕套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以美国为例来说也无妨, 可惜朱琪先生所引用的材料多数是与美国的实际情况相反,或把因果 关系给颠倒了。我们看一看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公布的数字就清楚了。 美国从1981年首先报告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后病例数逐 年上升,到1993年达发病高峰,尔后,有些州青少年的艾滋病毒 感染率年年翻番,在1993年以前可能是事实,而现在却不是这样。 1993年以前有些州之所以会出现青少年中艾滋病病毒感染数快速 上升,那是因为宣传避孕套防病工作做得不好。1993年以后出现 的艾滋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正说明宣传使用避孕套在美国控制艾滋病 流行方面起到作用了。      在1989年以前,泰国控制性病的策略是治疗性病病人和追踪 性伴,同时开展性道德等教育,结果性病发病每年都维持在高水平。 从1989年开始,泰国调整了策略,在所有的妓院推广100%避 孕套政策,同时向全民宣传以避孕套为主要内容的预防艾滋病方法, 结果性病病人数一下就降了下来。1975─1989年,泰国男性 性病病人每年至少是20万例,推广避孕套不到一年的工夫,性病病 人数就下降到15万,两年后下降到10万,1992年又下降到5 万,到了1996年,性病病人数降至1万以下。与此同时,艾滋病 病毒感染在性乱人群中也快速下降。      避孕套在中国能预防性病/艾滋病吗?1997年,在世界银行 的支持下,我们在云南省某县对娱乐场所的服务小姐开展了推广避孕 套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为三个月。服务小姐避 孕套的使用率由宣传工作前的21·5%上升到宣传工作后的85%, 与此同时,服务小姐中梅毒的感染率从13·3%下降到7·3%, 淋病的感染率从71·7%下降到32·7%。      宣传使用避孕套防病会鼓励人们的性乱行为吗?开车系安全带的 目的是当违章驾驶发生车祸时减少死亡或伤害。规定系安全带并不是 鼓励司机违章开车。同样道理,宣传使用避孕套并不是鼓励性乱,而 是当性乱发生时减少性病/艾滋病传播。泰国是宣传使用避孕套工作 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泰国红十字会作过调查,男青年非婚非商业性 行为由1990年的28%下降到1993年的15%;男青年嫖娼 行为由1990年的22%下降到1993年的10%。      世界范围内近20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宣传使用避孕套预防 性病/艾滋病不会鼓励性乱行为;只要是避孕套推广工作做得好的地 方,经性传播艾滋病流行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 【历史回顾】 ◆        爱知的一生            ┄┄艾弗伦·胡克博士和她的同性恋研究               ·二言·   “良好的生活来自爱的激发,由知识来导引。” ┄┄选自伯特兰德·罗素《我的信仰》   艾弗伦·胡克(Evelyn Hooker)博士于1958年发表的《公开 的男同性恋者的心理调整》(The Adjust of Male Overt Homosexuals) 一文也许没有引起十年前金赛博士的《男性性行为》的轰动,因为前 者只着眼于研究男同性恋者,似乎不能引起大众的兴趣。然而,这篇 论文为同性恋解放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武器,并最终促使美国精神 病学会将同性恋剔除出疾病分类。   艾弗伦·胡克于1907年出生于内布拉斯卡的一个名叫北普拉 特的小镇。贫寒的家境并没有剥夺艾弗伦受教育的机会,只读过三年 书的母亲一直叮嘱她:“知识是一种谁也无法掠夺走的财富。”   当艾弗伦即将上高中时,全家搬往了科罗拉多州的斯特林。青少 年时代的艾弗伦身高达一米八,因此经常遭到同辈的取笑,使她第一 次经历到被当做“异族”的滋味。当时的斯特林高中的不少教师有着 硕士学位,艾弗伦在最后一年修了一门心理学课程,并对之产生了浓 厚兴趣。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她于1924年进入科罗拉多大学心理 学系就读。   艾弗伦通过勤工俭学完成了本科学业,毕业后担任助教,同时攻 读心理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并跟从卡尔·孟辛格(Karl Muenzinger)博 士从事动物行为的研究。在此期间,她爱上了一个名叫萨利文·斯品 赛(Sullivan Spencer)的教授,但一直将爱慕埋在心底。但是斯品赛教 授在中国的燕京大学教书,但不久就传来了他的死讯,艾弗伦为此伤 心不已。孟辛格看出她心事重重,关切地询问缘故,但他得知艾弗伦 的心事后,语重心长地对她说:“爱情是生命中最宝贵的,即使你只 爱过一次或两次。你现在同样拥有了知识,但也同时拥有着生命,好 好把握住这两者,你就会发现你有着强大的爱的动力。”这番话成为 艾弗伦的人生启迪。   硕士毕业后,艾弗伦计划去耶鲁大学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 虽然当时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系的主任就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但他 拒绝推荐一名女子去耶鲁大学,这使艾弗伦又一次体验到作为“异族” 所遭受的歧视。最后,艾弗伦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并于 1932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她在巴尔的摩的一家女子学院任教。   1934年秋天,艾弗伦被诊断得了肺结核。在隔离住院两年之 后,她重返教坛。   1937年,艾弗伦获得奖学金去德国柏林的心理治疗学院进修。 当时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已达登峰造极,但艾弗伦主动选择寄宿在一 个犹太人家里。主人家里有一个六岁的女儿,她苦苦哀求父母让她脱 离犹太教,皈依基督教,使她免受周围人的歧视与迫害。这件事对艾 弗伦的震动很大,并坚定了她多年以来的信念┄┄尽自己的所能,用 知识来修正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回国后不久,艾弗伦应聘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 系担任研究员,并从事一些课程的讲学。1941年,她认识了一位 名叫赛姆·弗朗(Sam From)的学生。弗朗见艾弗伦每天步行上下课, 所以经常开车为她提供方便。   随后,艾弗伦和她的丈夫唐·卡尔达威尔(Donn Caldwell)结识 了弗朗的一些朋友。弗朗告诉艾弗伦说,他的朋友都是一群同性恋者, 但这没有影响他们的友谊。弗朗的朋友都是当时美国的同性恋组织马 太辛协会(The Mattachine Society)的成员,这些成员定期地举办各种 活动,并邀请艾弗伦夫妇参加。艾弗伦在交往中发现,这些同性恋者 不仅来自各行各业,其中即有哲学家和诗人,也有工程师和会计员, 而且他们丝毫不象精神病教科书上所说的那样┄┄滥交、情绪不稳、 浅薄、性欲过盛、害怕和讨厌女人。很多人处于长期的一对一伴侣关 系,精神面貌和状况非常良好,完全没有病理迹象。   1947年,弗朗和艾弗伦夫妇一起游览了旧金山。当他们在一 家咖啡馆停留时,弗朗郑重地对艾弗伦说:“我们已经让你看到我们 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现在该轮到你负起科学的责任来研究象我们这 样的人……我们是同性恋者,但我们并不需要精神病专家,我们也不 要心理学家,我们没有病,我们一点也不象他们所说的那样。”   其后几年,艾弗伦的个人生活经历了一些变故。1947年,她 与卡尔德威尔离婚。1951年,她与加大洛杉矶分校的英语教授爱 德华·胡克(Edward Niles Hooker)相爱后结婚。   1953年,艾弗伦向全国精神卫生学院申请基金,提议花六个 月的时间,研究那些没有接受治疗的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并将他们 与异性恋男子做一番比较。负责研究基金颁发的约翰·艾伯哈特 (John Eberhart)博士认为该项研究会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当时医学 界对同性恋的了解只局限在那些前来求治的病人和被警方关押的犯人, 而对于那些既没有接受治疗也没有受过关押的同性恋者几乎一无所知。 艾伯哈特专程飞往洛杉矶,与艾弗伦进行了一天的交谈,但最后谨慎 地告诉她说:“我们准备拨给你研究基金,但你如果拿不到这笔钱, 那么你我都只能说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当时正值麦卡锡主义盛行, 同性恋不仅被列为犯罪,而且同性恋者和共产党人一样,都被看成是 对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在各政府部门受到“扫荡”。   可幸的是,艾弗伦不仅领到了研究基金,而且这项资助一直持续 到1961年,她也因此获得了精神卫生学院颁发的杰出研究成就奖。   招收实验对象令艾弗伦煞费苦心。她从马太辛协会招收了30名 男子,作为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并从其它公民组织招收了 30名异性恋男子,作为控制组(Control Group)。这两组人的年龄、 智力和受教育程度都非常相仿,并排除了任何曾经接受过精神病治疗 的人。实验的假设是:如果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那么用当时的测 试标准,专家可以看出哪些人是同性恋者。   艾弗伦对这60位实验对象做了三种个性测试,其中包括当时流 行的罗夏墨迹板测试(Rorschach inkblot test)。罗夏测试也被用来检 测一个人是否具有同性恋倾向。该测试用十个标准的黑色或彩色的墨 迹图案,图案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模糊,医生让受测试的人看出它们看 起来像什么。通过受测对象的选择,可以揭示出他在感知到环境刺激 时,其智力和情绪因素的整合方式如何。医生试图通过受测人对图案 的理解和解释,来看出他的精神状况如何。情绪消沉的人会把墨迹图 案作一番消沉的想象,他们会说看到了尸体、萎蔫的植物等;心情焦 虑的人会看到蝙蝠、蛇和怪物等令人害怕的物体;偏执情绪的人会着 眼于每个细节,并不断地做出各种反应;多疑的人会胡乱地想象出与 图案根本没有任何关系的希奇古怪的内容。这些图案都受过标准化处 理,即每个心理学家都用同样的一套卡片,而且记分也有一套标准程 序。受测人对于人或动物的想象、他们的总体反映、对图案细节的关 注,以及他们没有注意到的图案部分,一一都被详尽地记录下来。   另一项相似的测试是泰特测试(TAT,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的简称)。该项测试用一系列标准化的背景图案(如房间等), 外加各种男女老幼的人体模型,然后让受测人将模型加入背景,再通 过图案说故事。图案上所表达的人的活动非常模糊,使受测人有充分 的想象余地。当受测人看图说话时,他就会不自觉地透露出自己的内 心世界。泰特测试有可能观看出一个人的性倾向,比如说如果背景是 一间卧室,那么当受测人将一个男人放在另一个男人身上时,就可以 看出他有同性恋倾向。   得到实验资料后,艾弗伦隐去了这60个受测人的性倾向,然后 邀请三名当时最有名的罗夏测试专家,包括最著名的布鲁诺·克劳福 (Bruno Crawford)在内,通过观看测验资料,为受测人的精神状况打 分,其中1分为最佳精神状况,即“智力和情感的整合能力超群,自 我感觉放松,与周围环境协调良好”,3分为平均分,5分表明“最 低程度的正常性,调节不良,有病理迹象”。艾弗伦还将一对受测人 的资料呈给专家。这一对受测人除了性倾向不用以外,在年龄、智力 和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都相当相似,专家们需要判定其中哪一位是同 性恋者,哪一位是异性恋者。   虽然这些专家事先都声称肯定能够通过罗夏测试来确定受测人的 性倾向,但实验结果却令他们跌破了眼镜。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在精 神状况上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区别;几乎相同数量的同性恋者和异性 恋者获得了1分和2分,而且同性恋者获得最佳分的人数还稍稍多一 些(不过并没有呈现出统计显著)。更令专家们难堪的是,他们只猜 对了一半同性恋受测者的性倾向,也就是说,他们的医学判断和通过 扔硬币来进行随机猜测的结果一样。这一结果表明,如果罗夏测试可 以判断出一个人是否具有精神疾病,那么同性恋者就不具备病理迹象。   艾弗伦还在论文中引用了专家们的一些评语。比如说,某一位专 家在观察一受测人的罗夏测试的结果后,做出了如下评语:    “此人能够自如地处理敌意和性方面的问题……能爱能    厌。是个好丈夫和好父亲,能够成为一名可靠的职员。    我看得出他有一个中等偏上的工作……他不偏不倚。这    是我所见过的所有人中纪录最乾净的一个。我不认为他    有强烈的依赖感,他对自己感到非常安心,从这个意义    上来讲,他是个具有坚强个性的人。我可以说他是个明    确的异性恋者。”   事实上,上述这位受测人是一名绝对的同性恋者┄┄他一生中只 与男人发生性关系,从来没有沾过女人。然而,在泰特测试中,同一 名专家却对他做了以下这番描述:   “他犹豫不决,并有精神分裂迹象。这人很枯燥无味,不   外向,待人冷淡。他自我封闭,有自我中心情绪,神经紧   张,并怀有愧疚感。”   为什么同一名专家用罗夏测试和泰特测试来看同一个人,却得出 截然相反的结论呢?原因在于,这名专家并没有从罗夏测试中看出受 测者是一名同性恋者,而泰特测试要求受测人看图讲故事,而这位受 测人也许讲了一个与同性恋有关的故事┄┄比如说他也许谈到了男男 相爱┄┄使专家认定了他的同性恋身份,而这份认定影响了专家对他 的客观判定。虽然艾弗伦没有在论文中明确指出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但却给出了一个很强烈的暗示:得知一个人是同性恋也许会影响医生 的主观判断,使他/她更倾向于朝病态的方向来看待这个人,从而认 定这个人有疾病迹象。   艾弗伦从她的研究中得出三个结论:   1.同性恋并不具有专门的医疗意义。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多样 化;   2.同性恋也许是性的一种偏差,但它属于正常的心理范围之内;   3.某种特殊的性欲及其在人格和身心发展的表达也许并不象我 们惯常所设想的那样。   1956年,艾弗伦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年会上公布了她的研究成 果,引起举座喧哗。很多心理学家对此提出了质疑,其中主要有以下 两点:   1.艾弗伦的实验中涉及到的同性恋者都是从同性恋组织中招来 的。这些人也许夸张地表明了自己的正常性,使实验结果出现了偏差。   2.罗夏实验也许不足以准确地测试出一个人的精神状况。   对于第一种反对意见,受测人如果不知道各种测试的评分标准, 那么他想夸张地表明自己的正常性也许只会弄巧成拙。至于第二种反 对意见,艾弗伦的实验用了当时盛行的测试方法,如果说这些测试方 式不合理,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来相信测试结果的合理性呢?换句话 说,如果罗夏测试不能准确地测试出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那么 用它来判定同性恋者具有精神疾病的科学根据何在呢?艾弗伦此间所 用的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艾弗伦在当时心理学界是个无名小卒,她的研究很快受到了忽视, 最后只在不知名的《预测技术杂志》(The Journal of Projective Techniques) 上发表。然而,当时将同性恋非病理化的呼声已经在西欧医学界发起, 艾弗伦应邀访问了几个国家。其中有一位挪威社会科学院的一位学者 听说艾弗伦的到来,倍感兴奋。这位学者由于天生肌肉萎缩,只能两 个食指握笔写字,但他致力于研究那些在困境中奋斗的少数人族群。 他对艾弗伦说:“我研究盲人,因为他们教会我如何观察;我研究政 治难民,因为他们教会我如何开展运动;我研究同性恋者,因为他们 教会我如何去爱……”   这番话坚定了艾弗伦研究同性恋的信心和责任感。在随后的十几 年里,她在各学术刊物发表了多篇有关同性恋的文章,并将研究的范 围从同性恋个人扩展到同性恋社区。她指出:同性恋本身并不是疾病, 同性恋者所谓的心理失调是因为他/她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的社会 环境里,改善同性恋者精神状态的契机并不在于“治疗”同性恋者, 而在于培养宽容开放的社会风气。   艾弗伦的研究在同性恋社区引起了重视,马太辛协会在自己的简 报上刊登了艾弗伦的研究成果,同性恋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们也开 始动员起来,开始探索自身的生命之谜。他们组织了一个小范围的学 术团体,开始展开有关同性恋的进一步研究。美国的精神卫生学界里, 赞同将同性恋非病理化的呼声开始增强。当时美国民权运动正达高潮, 同性恋解放运动也初成气候,而科学工作者的加入给这场运动注入了 理性的活力。   1967年,艾弗伦被任命担任全国精神卫生学院同性恋研究委 员会的负责人,该委员会由著名的行为科学研究者、医学家、社会学 家和法学家组成。经过两年的研究,委员会在总结报告中建议取消反 鸡奸法,并开展有关同性恋的公共教育。然而,当时共和党总统尼克 松在台,政府的保守倾向扼制了这份报告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艾弗伦及其同行的研究逐渐受到了精神卫生学界的重 视。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仔细考核了各项研究的科学价值后, 正式做出宣布,将同性恋剔除出疾病分类,在《疾病统计手册》第三 版修正版中,同性恋不再被列为精神疾病。1975年,美国心理学 会也做出了类似的决定,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美国社 会对同性恋的反对和谴责主要来自基督教的教义,但美国精神病学会 和美国心理学会在二十多年以来,坚持以科学的声音和人道主义精神, 为同性恋者的合法权益而呼吁。美国心理学会还专门设立了第44分 部(Division 44),致力于有关同性恋的心理学研究。   70年代以来,艾弗伦将自己的研究生涯告一段落,在洛杉矶开 了私人诊所。毫无疑问,前来求助的大多是同性恋者,但是与当时其 他心理医生不同,艾弗伦坚持同性恋无病无罪的观点,使许多同性恋 者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1991年,艾弗伦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改善公众利益杰 出贡献奖,并于次年获得该学会颁发的最高奖┄┄终身成就奖,芝加 哥大学还成立了以她为命名的艾弗伦·胡克同性恋精神卫生研究中心。 1992年,大卫·郝格兰(David Haugland)制作的影片《改变我们 的观念:艾弗伦·胡克博士的故事》(Changing Our Minds: The Story of Dr. Evelyn Hooker)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1996年11月,艾弗伦·胡克在加州洛杉矶去世,享年89 岁。 ────────────────────────────── 【桃江连程】 ◆    艺术大师劳伦斯·奥利佛 ·托玛斯·科文· 赵城 翻译   伟大的英国女演员西比尔·汤姆戴克(Sybil Thomdike)曾把当年 13岁的劳伦斯·奥利佛(Laurence Olivier,1907-1989)在万圣男校排 演的《驯悍记》中扮演的角色凯特,称之为“一个完美的小荡妇”。 另一位剧评家曾写到,“那个扮演凯特的男孩,塑造了一个漂亮、胆 大、黑眼睛、特别需要管教的小悍妇的形像。我不记得看过哪个演这 个角色的女演员比他演得更出色。”在莎士比亚时代,舞台上所有女 性角色都是由男童扮演的,按照这个传统 ,奥利佛扮演了他的第一个 主要角色,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凯特仅仅是奥利佛灿烂惊世的演艺生涯中第一个角色,在 日后几乎整个20世纪里,观众还将为之惊叹。四年后,在伦敦的戏剧 中心学校,奥利佛在莎剧《暴风雨》的一幕中扮演了凶狠的卡利班, 由于他刻意展现角色的外表细节,以至于很多学生感到恶心,中途退 场,甚至晕厥。奥利佛在自己身上涂满绿色的黏液,在脸上、手上粘 贴出伤痕和脓疮,并有效使之地溃烂出脓和其它令人作呕的分泌物。 许多年后,奥利佛承认,他一直把自己的脸当作“一块等待着乔装的 空白画布”。“知道我已迷惑住了观众,在台上五分钟之后,仍没有 人发现真正的我”─没有什么比这,能给他带来更大的快乐了。   三十年代中期,奥利佛成为一场演技革命的有力推动者,在这场 变革中,程式化的夸张和矫柔造作的剧院表演方式让位于对角色的真 实表现。虽然莎士比亚明确地把卡利班描述成“小鬼,女巫所生,不 具人形”,但是只有奥利弗成功地达到了这个效果,而历史上饰演这 个魔鬼的其他演员,甚至未曾想象过要如此逼真地表现角色。   1935年,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中,奥利佛逼真扮演的罗密欧和 他的搭档约翰·吉尔古德(John Giegud)扮演的莫西多(Mercutio)形成 了鲜明的对照。虽然只年长奥利佛三岁,约翰。吉尔古德当时已在英 国戏剧舞台上确立了悲剧演员的地位,是一个旧式表演方式的典型, 他按盛行的优雅语调,抑扬顿挫,华丽琉璃地吟诵古典诗句。吉尔古 德评价奥利佛饰演的活勃勇敢的罗密欧:“胆大妄为,神气活现,无 视传统”,而称奥利佛本人则是“一个伟大的好出风头的家伙”。   在当时英国戏剧界,奥利佛的表演方式超前于他的时代了。那时 舆论曾评价奥利佛的嗓音和表演方式缺乏韵律和诗意,不适合罗密欧 这一角色。对此,一个朋友看到,奥利弗悲痛欲绝,但他坚持说, “我的确在努力宣传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我全身心地相信这一点。”   两年后,奥利佛在扮演哈姆雷特一角时,积极地响应了导演格瑟 (Guthrie)对该剧采用弗洛伊德理论的诠释:哈姆雷特对杀父仇人 (哈姆雷特的叔叔,弑兄篡位后,娶哈姆雷特之母葛簇特)的延宕, 是因为哈姆雷特内心羡慕其叔叔的行为,不自觉地渴望与其母发生性 关系。奥利佛在表演中应之以俄狄浦斯情结,以一个年轻追求者的热 情,而不是儿子的感情,亲吻葛簇特。在1947年电影版的哈姆雷特中, 已年届40的奥利佛,让时年仅27岁的艾琳·赫丽(Eileen Herlie)扮演 葛簇特。他自导、自演,通过刻意的服装、灯光效果以及撩人的亲吻, 奥利佛把一场戏剧性的母子冲突演绎得如同一场煽情的床头邂逅。   直到1937年奥利佛在舞台上扮演亨利五世时,评论界仍然对他是 否称得上是真正的莎剧演员争论纷纷。但是,他塑造的亨利五世却得 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搭档查尔斯·劳顿(Charles Laughton)在后台 与他谈到成功的原因时,敏锐地评价到:“你就是英格兰,就是如 此。”1944年奥利弗拍摄了电影版的《亨利五世》,他自导、自演、 并几乎参与了拍摄和制作的各个方面,证明了莎剧是完全可以成功地 搬上荧幕的。这部描写英格兰英雄主义的戏剧故事片是当时英国历史 上耗资最昂贵的电影,同时也成为英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奥利佛 因此获得了一项特别的学院奖,并成为英格兰最受欢迎的演员。正如 1931年他的许诺,成为“永远的最伟大的演员”,他从此踏上了实现 诺言的道路。   奥利佛一生中多次表示,事业上的雄心壮志和对金钱的要求,是 他在工作上做决定的主要因素。他承认偏爱野心勃勃的角色,如在 1938年扮演的埃古(剧中,他以明显的同性恋形像深吻了奥赛罗的嘴 唇)以及1944年在舞台上成功扮演的理查德三世,十年后,他在荧屏 上曾再次扮演李查德三世。   事业上的追求也同样决定他在个人生活方面的选择。在他青年时 期作为伯明翰剧团成员时,他感到一个成功的舞台生涯必须有一个太 太和来自上层社会的尊重,于是在1930年他娶吉尔·埃斯蒙德 (Jill Esmond)为妻,吉尔。埃斯蒙德在戏剧界的父母则保证把他入 西点演艺界。然而,这是一场灾难性的婚姻。还在学校里的奥利佛, 就是一个活跃的同性恋分子,而吉尔·埃斯蒙德也是一个女同性恋者。 据他后来回忆,新婚之夜两人都感到紧张和尴尬,简直糟透了。这场 不现实的婚姻持续了一段时间,而且他们终于有了孩子,但是奥利佛 几乎没跟这个孩子有什么接触。   1936年,仍与吉尔·埃斯蒙德保持婚姻关系的奥利佛,与英国女 演员费雯丽投入了热恋。那时费雯丽漂亮、容易紧张,但是雄心勃勃。 这对恋人相互迷恋,沉湎依赖对方。费雯丽使奥利佛感到了身为男子 汉的力量,也激起他强壮的性能力。而奥利佛则给予费雯丽脆弱的神 经所极需的保护。1939年,费文丽在拍摄电影《飘》中“逃离亚特兰 大”一场时,剧情中混乱的场景使她衰弱的精神不知所措,她邀奥利 佛到好莱坞陪伴她,奥利佛如期而至。次年,这对恋人结束了各自的 婚姻,终于结婚了。   奥利佛和费雯丽都希望成为英国的阿尔弗雷德·伦特(Alfred Lunt) 和林恩·方丹(Lynn Fontanne)(美国第一对舞台夫妇),并最终共 同出演了几部舞台剧和电影。但是,他们的合作并不成功。费雯丽的 舞台演出从没有获得过如同她在电影中获得的好评,而奥利佛也一直 嫉妒费雯丽更显著的名气。他们相处得并不和谐,但是费文丽给予了 奥利弗精致的家庭生活,奢华的享受和与上流社会的交际关系,而这 正是奥利佛向往、追求的贵族生活方式。   奥利佛和凯真诚仰慕对方的才能和成就,而且相处得很开心。 1953 年考沃德,一个天才的喜剧演员,化装成纽约机场的海关官员, 在奥利佛从英格兰抵达时,把他单独揪出来,带到一个附近的休息室 里,命令奥利佛几乎将全部全部衣服脱下,进行搜身,奥利佛尴尬万 状但毫无察觉,直到考沃德玩笑开足,捉弄够了,才出其不意地揭掉 面具。当夜,两人共宿曼哈顿的圣·瑞吉斯饭店。   婚姻对奥利佛和费雯丽越来越成为一种伤害。天生的个性使奥利 佛对费雯丽缺乏感情,费雯丽无休止的缠绵要求更让他感到惶恐。而 可怜的费雯丽那乖僻无常的性格正逐渐走向疯狂,使人联想起她在 《欲望号街车》中扮演的角色布兰奇·杜布娃,二者的精神崩溃如此 惊人的相似。自1957年开始,费雯丽情绪上的不稳定加重了,加上心 理问题,她不得不接受休克疗法,这种治疗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1967 年她去世为止。   1957年奥利佛承认“他急需寻找一种令他耳目一新,兴奋激动的 东西”。50岁时他感到精神和事业上日渐消沉,犹如1957年他在约翰 ·奥斯本(John Osborne)特地为他创作的 《艺人》一剧中表演的角 色阿尔奇·赖斯(Archie Rice), 一位日薄西山的歌舞艺人。但是, 不久他结识了27岁的琼·普劳怀特(Joan Plowright),一位正向奥利 佛所代表的功成名就的前辈们发起挑战的新生代演员。普劳怀特给奥 利佛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他开始扮演更多的现代角色。1961年普劳 怀特成为奥利佛第三位妻子,不久他们有了一对儿女。   也正是在60年代初,奥利佛出任新成立的国际剧院总监。舆论批 评他罗列明星,包括他自己,而不是展现真正的完整剧团。奥利佛在 晚年时,并没有像他可以做到的那样成为年轻演员们的重要导师。比 如,他对所谓的“方法论演技”,为所扮演的角色寻找内心动机的演 员毫无耐心。70年代拍摄《曼哈顿男人》时,达斯廷·霍夫曼几次要 求重拍,以达到表现精疲力尽的效果,同时使用药物以增强表现力。 奥利佛对他大叫到:“天那!为什么你这可爱的男孩子不把这简单的 效果表演出来!”另一次,在二十年前摄制《王子与舞女》时,年轻 的女演员玛丽莲·梦露让“方法论”演技倡导者李·斯特斯伯格(Lee Strasberg)的妻子做现场的私人指导,拍摄中,奥利佛越来越恼火。 一次当梦露对一个镜头的表演越来越感到困惑时,奥利佛转身对她说: “性感些,玛丽莲,性感些。”   奥利佛认为“方法论”演技的演员试图把他们“个人强加于角色 之中”,他塑造角色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而是一个“从外至内的过 程”,他从角色的举止、发音、外表、服饰开始,利用假法、化装、 假鼻、粘贴物和支撑物,先建立一个角色特定的外形,然后身在其中 逐渐体会发现角色的性格特点。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他从不喜欢有 关演技的理论,他利用一切可以产生效果的方法和道具。   在奥利佛演艺生涯中,被授予过许多荣誉和嘉奖。他40岁时,成 为历史上被授予骑士爵位的最年轻的演员。1970年,他又成为第一个 进入英国国会上院同时成为终身贵族的演员。1973年在国家剧院以他 名字命名的奥利佛剧场落成。1979年,他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以表彰他“献身的工作,在事业上空前的成就和对电影艺术的终身贡 献”。   但是,奥利佛一生不断地遭受自我厌恶感和罪恶感的折磨,这种 折磨抵消了他在事业、婚姻、友谊和自我价值上的各种努力。他在自 传中不断地纠缠于罪恶和过错。他说:“只有在演出的时候,我才真 正有活着的感觉”,对生活的恐惧也只有踏上舞台时才能消退,“下 面三个小时,我将是科里奥兰斯(Coriolanus)”他写到“不再是我, 不再有我的问题……或者如果角色也痛恨自己,就像我恨自己一样, 那我们可以相伴了”。   他一直怀疑自己。1981年,73岁的奥利佛在写自传时,曾一度收 入了自己的同性恋经历,但后来在妻子的劝说下,又删除了这一部份。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忍受了疾病的煎熬,神经性疾病、腿部变形 的疼痛、眩晕,还有日渐严重的记忆力衰退一齐向他袭来┄┄对一个 坚持在舞台上奉献精湛演技到最后一刻(他多次受伤和扭伤脚踝), 对一个三十岁时、不到一年就可记住12000多行莎士比亚剧本对白的 演员来说,这些疾病尤其是一场痛苦和灾难。   在长达半个世纪里,劳伦斯·奥利佛融化在121个舞台角色、58 个电影角色、15个电视角色和42个电台节目角色之中,几乎没有人了 解真正的奥利佛。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他说,“我不想一星期又一 星期地被人认出来,看到被我震惊的观众,大叫着’天那!难道是他 吗?’这时,我总是感到无比的快乐。”当奥利佛82岁离开人世的时 候,他拥有了他多年以前梦寐以求的才能和声誉,正像他曾发誓过: “我会让他们看到的,我会让他们看到的!我将是最好的演员!” ────────────────────────────── 【同人心语】 ◆              等待 ·奔鹿·   经常在网上游猎,总期望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喜欢自己的伴儿, 能够与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携手走上一程。可是,我已经是过了而立 之年了,在茫茫的人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半是何等的艰难。   说句实话就是:我没有足够的信心。   也曾通过网络认识了几位朋友,可是总没有找到那种期望的感觉。 所以就不了了之,最多只是一面之交而已。好在是我没有过多的奢望, 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失望。   经历了所谓感情的煎熬,很多事情似乎是看的很平淡的,殊不知 那份更为强烈的欲望被活活的压在了内心的深处。   ……   我在网上发现了他──峰,我们同一个城市。峰,今年22岁, 是一名中学教师(我以前的职业)。引起了我的好奇。我给他发了一 个email。我们就这样建立了联系,说实在,我并没有想到以后我俩会 怎么发展。我是一个懒得写信的人,峰也是一个不愿麻烦的人。我就 把我的传呼给了他。很快我就知道他是在郊区的一所学校,离我家并 不近。但是我们还是见面了。   峰是一个不修边幅而且非常聪明的男孩,他来的第一次就把我电 脑中的一切全部“挖掘”了出来,我在他的面前没有丝毫的“秘密”。 我并没有生气,在峰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从前的我。虽然峰戴着一副 眼镜,但是我透过峰的眼镜依然看到了他清澈纯真的眼,从峰纯真的 眼睛读出了他那颗没有被世俗洗礼的心。我喜欢峰。第一次见面,峰 就在我这里过了夜……   以后每到星期天,峰就来到市里找我,我们都很开心。   峰从来没有问过我的职业,我也没有告诉他我是电台的主持人。 因为我不愿意自己真实的一面被这些没有用的东西所遮掩。   有一次峰来我家的时候,我来了几个朋友,他们谈到我的工作, 显然峰听明白了,但是我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奇怪,跟平时一样 的平淡,我反而到不免有了一些疑惑。   晚上,我跟峰谈到了我的工作,峰说宁愿我不是一个主持人。我 看到了峰的品质。   没过多久,我告诉峰说我要结婚了。峰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把头 埋在我的胸前,我感到了峰的抽泣,我也感到了峰的眼泪。我能说什 么呢?我当时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爱峰,但是,他是我的唯一……我 们这个夜晚几乎都没有睡觉。   我结婚了,总算是了结了父母的心愿,可是……   两个星期过去了,三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   峰一直没有来找我,我也没有收到峰的电话和传呼,我给峰打传 呼也没有回音,这是怎么了?   打电话,峰也没有给我留下。而且峰的学校我也没有详细的询问。 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在电话簿中查了若干电话号码,一个一个的来,老 天有眼,我打到第三个电话就对了。可是,这天是星期六。不管怎么 说,我能找到峰了。   找到了峰,峰告诉我,因为我刚刚结婚,他不愿意打搅我,可是 他也想我。我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兴与喜悦。我们又在一起了。   ……   可是,生活中并不是只有我和峰,我们需要生存,就要做事。前 些日子我们忙的又有一个月没有见面,开始,峰给我打过两个传呼, 以后就有没有了音信。我给峰打了若干个传呼,依旧是没有回音。   星期一是我的公休,虽然我星期天是在晚上12点才下节目。但 是,第二天上午我还是登上了开往郊区的汽车,当时我不知道该怎么 走,只是凭借着我与峰平时交谈中能够记住的点滴信息,走一步是一 步。途中换了两次车,几乎什么样的都有:大公车、专线车、小公汽 车……只用了一个多小时,我就到了的学校的驻地,峰的学校就在车 站的对面。   我走进了校园,看到了可爱的孩子们在尽情的嬉戏,可是不知道 如何去找峰。尽管我认为我的脸皮足够的厚,可是在这个时候,我还 是有一种做贼的感觉,不敢随便的去打听。我多么希望峰能够出现在 我的面前,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见到峰的影子。   上课铃响了,满操场的孩子一会儿就不见了,我非常突出站在校 园里,虽然我尽量的靠边站,我仍然感到我非常的突兀。   我在校园里面慢慢的转,偷偷的看,也没有看到峰,操场上还是 只有我一个人。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在校园东面的那个小的院里出 来两个人,一个好像是个老师,另一个是个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学生 在课堂上不守纪律,老师在批评那个学生,这种情况我以前也经常遇 到。找不到峰,只有远远的看热闹,借以消遣。   可是,我越看那个老师越……他是峰?   我还是等到他们进去,然后过去偷偷的看。   我看清楚了,站在讲台上的就是峰。峰也在皱着眉头看我,显然 他看不清。但是,峰还是在很短的时间看出了我,峰给了我一个眼神, 我会意的离开了那里。不一会儿峰出来告诉我还有10分钟就放学了, 让我等一下。我已经不在乎这10分钟了。   可是一会儿峰就出来了,拖着我来到了他的宿舍。这里是真乱, 可是我很喜欢。   这一天我想,峰一定跟我一样的快乐。   ……   又是一个星期一(就是今天),这是我蓄谋已久的一天,因为我 又可以去找峰。   可是,这几天母亲总是咳嗽的很厉害,我应该带她去医院的。可 是,我又非常想见到峰。我很为难。我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星 期一医院的人多,星期二再陪着母亲去。   一路上非常的顺利,一小时十分钟就到了,时间是上午十点半。 可是我一下车就突然想到峰会不会不在。   峰真的不在,校长说一会儿就回来了,可是我一直等到十二点半, 还是没有他的影子,我从校门到宿舍走了无数个来回,问了几次看门 的大爷,都没有结果。   我给峰留了一个纸条,把它和给峰带来的东西一起托付给了看门 的大爷,我要走了。我不是没有耐心等待,是因为我的母亲身体不好, 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等车的人总是嫌车来的慢,可现在我却希望车能够晚些来,也许 就在上车前的一刹那峰出现在我的面前,把我拦住……   车来了,峰没有来。   就在看到车的时候,我的眼泪似乎要流出来了,我想哭……   就这样,我回到了市里,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收到峰的传呼, 现在是夜里十一点半了,传呼没有收到,今天不可能收到了。   我的希望在明天…… ────────────────────────────── 【同人笔林】 ◆          同性爱情诗歌选   ◇             情人       ·玛蒂尔达·贝森┄爱德华(1776┄1852)·          今天我给情人捎去什么,            当树林已遍呈爱的颜色?            我要让云雀和鸽子知道,          我的爱也能插上翅膀。          让我捎去一绺青丝┄┄              哦不,因为当它紧紧贴住            情人的胸脯时,          甜蜜的嫉妒会令我烈火中烧。          让我捎去一朵盛开的紫罗兰┄┄             哦不,当她将热吻            铺落在每片花瓣,          我酸痛的灵魂何以安宁?          让我捎去一个吻,            既快,又轻,            当晨曦来到时,          她会给我捎回一个。          去吧,快乐的风儿,不要再等,            给我情人的双颊抹上爱的红晕,            但切莫久留,因为我会要你          再度捎去爱的气息。 ◇           致一位朋友        ·詹姆斯·费尼摩·库伯(1789-1851)·          你的声音,温柔如光,          吟吟沁入夜色┄┄          你的头发,如万缕流火,          奔腾翻跃┄┄          你的千种风情,          令我惊慌,令我失神。          你的双眸,掩抑着快乐,          如烈火激荡在深水池下┄┄          我的目光不敢与你相碰,          但我已身不由己,          期待着你          揭开我心灵深处无人可知的秘密。          世途维艰,我们的爱          注定找不到归宿;          人言可畏,我们的生命          得不到一丝祝福┄┄          但我不能失去你,          你是我的明星,我的信仰!     (石洋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