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04/05 (第一二四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xys.dxiong.com        ※ ※            ◆赞◆助◆单◆位◆            ※ ※   汉林网上书城:www.hanlin.com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                   § 【卷首诗】             §     月亮和玫瑰                        § 非 雪:月亮和玫瑰         §     ·非 雪·                   §  【网讯】              §                     § 有时候,一根头发 【牛肆】              § 也会使我想起绕缠的春藤                   § 覆盖着神泉鸣响的天堂 岑 岚:画魂永伴阿尔贡昆      § 月亮是一朵黄玫瑰    ——汤姆·唐穆森与“七人画派”§ 若隐若现,摇摇曳曳 李 铽:格调、文明、东西      § 天庭的星园便是它沉睡的帏帐                   §                   § 每当我漫步于晴朗的夜色 【丝露集】             § 便感到天上袭来柠檬般的芳香                     § 大地上百花春荣秋谢 陈 安:南游记——澳大利亚印象   § 为什么,那朵黄玫瑰 段战江:山东汉子          § 却总是高悬不落,并且 刘 淼:隐秘的午夜         § 让千百年来的诗人感叹 咏唱                   §      【网里乾坤】            § 但是,哪一个尘世的声音                   § 能够道出天上的秘密 方舟子:进化·达尔文(一)     § 告诉我 人世间的花园  何 蜀:赵浩生回忆录中的一处无稽之谈§ 有那么多玫瑰怒放异香                   § 而哪一朵 【网萃】              § 对应着天上的月亮?                   §   诚 鸿:水与政治闲谈        §   (寄自中国大陆)                   § 【网讯】∽∽∽∽∽∽∽∽∽∽∽∽∽∽∽∽∽∽∽∽∽∽∽∽∽∽∽∽∽∽∽ ◆ 《江山无限——方舟子历史随笔》一书近日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收 入方舟子十年来撰写的文史随笔四十篇,其中一部分首发于《新语丝》杂志。该 书有一些由于编辑擅改导致的错误,方舟子将撰文勘正。 ◆ 4月17日下午方舟子应“三思科学”和“关天茶社”的网友的邀请,在北京 三味书屋做“科学地看待转基因技术”的讲座。4月23日和26日晚上方舟子在上 海科学会堂分别做了“如何看待生物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和“达尔文主义的历 史和现实意义”的讲座。 ◆ “金娣存款”的代理人、《花旗银行在华掠夺纪实》一书的执行主编、主编 及编委邵连华、颜品忠等六人向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起诉搜狐网站和方舟子, 声称方舟子在搜狐“方舟子打假专栏”中发表的两篇文章《“金娣存款”文件的 致命漏洞》、《“金娣存款”凭证是根据金圆券伪造的》给原告的经济和名誉造 成极大损失和伤害,要求被告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30万元、精神损失120万 元。东城区人民法院已受理该案。据悉,报道“金娣存款”骗局的《青年参考》 也被起诉。所谓“金娣存款”,是指有人声称民国时期贵州省军阀、贵州省原主 席周西成(已在1929年战死)将黄金、现金、实物等价值3亿美元的财产,以18 个人的名义在1927-1938年间存入了美国花旗银行在新加坡的金城道分行,作为 其机要秘书的金娣为18人之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周西成提出5000万美 元,将剩余的2.5亿美元交由金娣转存到美国花旗银行纽约总行。这笔存款加上 利息,至今已超过12亿美元。现已九十多岁的金娣委托熊安军、邵连华向花旗银 行追讨,被花旗银行拒绝云云。“金娣存款”早在2001年就已被权威机构认定是 个大骗局。 ◆ 以下摘自《凤凰周刊》第141期欧阳斌《互联网冲击中国社会生态》。   陈彤说,自己做梦也不会想到互联网会在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1997年在网站当版主的陈彤只是觉得好玩,没有想到赚钱,没想到事业。那 个时候很多和他一样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甚至很少接触电脑。6年后,陈彤成了 新浪网新闻总编辑,每天面对8000条新闻、50万条评论,还有2000万人次的阅读 规模。   据权威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3年7月发布的统计报告,2003年6月,中 国上网用户总人数已经高达6800万人,而这个数字在1997年仅仅是62万人,6年 增长109.7倍。还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上网人数已经直逼信息经济龙头老大美 国,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而更深刻的变化是,互联网早已超越当初的聊天室、免费邮箱等服务功能, 中国2500万台联网电脑为中国网民创造了一个空前自由的环境,他们在网络里浏 览资讯、评论身边小事和国家政策,甚至以舆论压力干预政府决策。2003年,已 经在中国激起民愤的日本企业试图竞标中国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一份流传 于互联网上的反对书在几天之内就征得了10万个中国网民的签名。后来日方终未 如愿。这种由互联网引爆的纯民间力量,无论在规模还是速度上,都是中国历史 上所没有的。   中国人民大学从事互联网研究的彭兰教授对《凤凰周刊》说:互联网已经从 单纯的技术平台变成了一种媒介,变成了一个社会。   2003年4月25日,当广东的《南方都市报》刊发《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一 文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南方那些嗅觉灵敏的市场化媒体很快被告知对孙志 刚案不得继续报道。一时间传统媒体集体失语,尽管当时媒体言论空间正经历着 由非典带来的小阳春。   但坚冰被互联网打破。《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在4月25日中午以《谁为 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为题转载了《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据采写《被收 容者孙志刚之死》一文的《南方都市报》记者王雷回忆,当某门户网站贴出这一 新闻时,几个小时内的跟帖就达到了上万条。不久,在Google简体中文网站上可 以检索出4万多条与孙志刚相关的信息。4月25日当天,名为“孙志刚,你被黑暗 吞没了”的孙志刚纪念网站建立(后更名为“天堂里不需要暂住证”),几天之 内25万人次浏览。   互联网的火爆重新点燃传统媒体的热情,各地都市报等市场化媒体迅速跟进, 最终连广东本地媒体、中央和地方的官方媒体也加入对孙志刚案的报道队伍。   在媒体和部分法学界人士的推动下,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收容遣送制 度。这是2003年互联网力量得以体现的最典型个案。人民大学的彭兰说,在孙志 刚案中,网络的介入力量更为显著,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传统媒体无法对某一事件开展报道时,往往会把消息透露给互联网,在网民 中迅速产生巨大反响,引来无数跟帖和评论,在网络积聚影响力后,对新闻事件 的报道会回归传统媒体,最终对各当事方和政府部门形成强大舆论压力,导致对 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结果顺应民意。这几乎成了2003年以来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未经 预谋的合作模式。河北民营企业家孙大午被捕案、成都幼儿李思仪饿死案、沈阳 黑社会老大刘涌死刑改死缓案、重庆天然气井喷事故、哈尔滨宝马车撞死农妇案, 无不因循这一模式。而当孙志刚案从互联网转回传统媒体时,传统媒体已经甚少 报道案件本身,而直接飞跃到对收容遣送制度、野蛮执法等深层问题的责问与反 思。   这样可以降低传统媒体的风险。彭兰说,传统媒体的报道往往是投石问路, 放到网上后将事件置于民众的关注之下,而民意是一种任何力量都不能忽视的强 大的力量,它可以分担原本由一家媒体承担的责任。   主要在网络上发表见解的成都大学法学讲师王怡在接受《凤凰周刊》电话采 访时说:互联网把一个问题炒热了,这对那些市场化媒体也是一个诱惑和压力, 它们肯定要跟进,也不得不跟进。几年前的9·11事件、中美撞机事件,曾让这 位四川学者发现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存在巨大的断裂,当时哪怕是网上最热门的话 题也难以在传统媒体中得到呼应。现在不一样了,大量的新闻从业人员依靠互联 网获得线索、观点,互联网的作用被极大增强。王怡说。   一审被判处死刑的沈阳黑社会团伙头目刘涌,二审被辽宁高院改判为死缓。 互联网上矛头直指司法公正。在互联网和媒体共同营造的舆论压力下,最高法院 改判刘涌死刑,并立即执行。   此后有观点认为在刘涌案中,网络舆论干涉司法活动,代表了多数人暴政。 对此,王怡认为现在应该更多强调互联网的正面性。因为我们没有独立的司法制 度,也无法通过陪审团制度有限引入民意,而我们的传统媒体又无法独立做出评 论以表达民意。王怡认为,无论怎样,在刘涌案中,是通过互联网,中国的司法 制度才最终获得了程序正义,一个无法得到大多数民众认同与谅解的判决,肯定 不是一个公正的判决。有法学家认为,引入民意,是对司法程序的方向性纠正和 监督。   今年初的宝马车撞人案再一次体现了民意与互联网联手的巨大力量。交警部 门已经认定该案是普通交通肇事案,当地法院依此判处撞死人的司机苏秀文两年 徒刑,缓刑三年。但是互联网上的舆论对此强烈质疑,对部分核心细节被忽略表 示不满。舆论压力终于震动黑龙江省委和中央纪委,决定对该案进行复查。   孙志刚案在网络传播开后,《南方周末》援引一位了解孙志刚案件调查经过 人士的话:尽管传统媒体对孙志刚案件报道不多,但互联网上排山倒海般的谴责 和抗议却形成了极大的压力。   几年前,网民更关注立法是否完善,现在则关注司法是否公正。王怡说:现 在公民对改革能带来什么的关注已经大大下降了,人们更关注已经从改革中获得 的利益是否能够被保护,所以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   北京理工大学的胡星斗说: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代替了国外民意调查公司 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领域。   互联网不仅是民意表达的阵地,也成为化解不同人群及各阶层利益冲突的 “解压阀”。   浙江大学生周一超因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被人事部门取消公务员录取 资格,愤怒的他制造了致使两名人事干部一死一伤、自己被判死刑的悲剧。   同样是乙肝病毒患者,同样在公务员招考中被拒绝,安徽芜湖青年张先著则 选择起诉芜湖市人事局。他的行为得到了乙肝病毒携带者网站“肝胆相照”网的 支持。2003年11月20日,由“肝胆相照”网发起、1611名网友签名的《要求对全 国31省(区、市)公务员录用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和加强 乙肝(病毒)携带者立法保护的建议书》被送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法制办 和相关官员。   “互联网在学术上救了我一命。”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说。2000年接触 互联网之前,胡的很多观点得不到发表,这使他在很长时间里感觉非常郁闷。但 在接触了互联网之后,胡星斗很快摸索着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网站,他觉得自己终 于找到了一个自由的空间。“我不会发表反对政府、反对社会的言论,但是我要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胡星斗说。现在胡星斗将自己的文章分成三类:可以 在报刊发表的;只能在互联网上发表的;留在抽屉里的。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称:“互联网是上帝送给中国人民的礼物。”   河北民营企业家孙大午被捕后,北京理工大学的胡星斗率先在互联网上发出 了《拯救中国最优秀民营企业家孙大午的呼吁书》,由此引爆了社会对孙大午案 的关注,导致中央高层的干预。最终孙大午以“判刑3年缓刑4年”的方式出狱, 很多人认为这是政府对民意的妥协。但是,胡星斗认为中央早有解决民间融资问 题的想法,孙大午案正好为之提供了助力。   网络目前是中国相对最自由的信息和言论平台,这使许多人对网络的作用给 予厚望,甚至夸大和迷信互联网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中国人民大 学的彭兰提醒:“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对它不能抱有乌托邦式的幻想。在民主 进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人。” ◆ 以下根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4年04月26日的报道“要命的网吧”。   2004年3月31日上午九点多钟,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火车站大水村附近, 两个孩子被疾驰而过的火车轧死了。据办案人员调查,被火车轧死的两个孩子一 个叫王东,一个叫熊海,都是当地初一年级的学生。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他们的 同学罗某,当时他被火车巨大的声响惊醒,在千钧一发时翻出了铁轨,这才幸免 于难。   事后,罗某回忆,他是在事发前一天早上,在镇上的阿平网吧找到王东和熊 海的。当时,这两个孩子已经在这里玩了一个通宵的电脑游戏。三个人碰上后, 直到事发,他们先后在附近的歇马镇和回龙坝镇的网吧里一直玩到了第二天早上 六点多钟。此时,王东和熊海将近48小时没合过眼,而罗某也将近24小时没睡过 觉。这些 13、14岁的孩子又困又饿,他们想去熊海家吃饭、睡觉。为了抄近道, 他们选择了走铁路。这三个极度困乏的孩子走了没多久,就坐在铁轨上进入了梦 乡。睡梦中的孩子们不知道,死亡正向他们一步步逼近。悲剧就这样发生了,两 条鲜活的生命消失了。   据调查,这几家网吧在经营中一直存在超时营业和接纳未成年人的违规行为。 事情发生后,重庆市沙坪坝区有关部门对这几家网吧进行了查处。两个孩子因上 网引发的悲剧,在重庆市引起了极大震动。重庆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全市 网吧专项整治。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人们期待这样的悲剧永远不要重演。   主持人(张泉灵):现在上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网吧也是随处可见, 考虑到网吧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国家明确规定网吧不 得接纳未成年人,但是最近在重庆却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未成年人因迷恋网吧 而引发的悲剧。   解说:今年3月31号上午九点多钟,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火车站大水村 附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路网伤亡事故。   刘喜仁(重庆铁路公安处重庆北火车站派出所指导员):3月31号我们民警 接到一起团结村(火车站)的报警,在襄渝线806公里加143米处撞死了两个学生, 我们的同志立即赶往现场,对现场进行了勘察。来到现场过后,现场有两个未成 年人,已经尸体摆在那个地方了,就是这个位置上。   解说:据办案人员调查,被火车撞死的两个孩子,一个叫王东,14岁,另一 个叫熊海,今年只有13岁,他们都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中学初一五班的学生。 当时火车以每小时110公里的速度疾驰而来,两个孩子在铁道上还睡得正香,和 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他们的同学罗某,当时他被火车巨大的声响惊醒,在千钧一 发时翻出了铁轨,这才幸免于难。   (采访回龙坝中学初一五班学生 罗某某)   记者:你们当时没有想到坐在铁轨上睡觉是很危险的吗?   罗:他们都直打瞌睡,想都没有想这些。   记者:为什么这么困呢?   罗:因为我们几天没睡过觉了。   记者:几天都没睡过觉了。做什么事情几天都没睡觉?   罗:打通宵。   记者:打通宵干什么?   罗:打游戏。   记者:打电脑游戏。   解说:据罗某回忆,他是在事发前一天,也就是3月30号的早上,在镇上的 阿平网吧找到王东和熊海的,那时这两个孩子已经在阿平网吧玩了一个通宵的电 脑游戏。三个人碰上后,决定一起旷课,去附近歇马镇上的网吧继续玩。   记者:为什么去歇马呢?   罗:他们说在本地玩怕家长看到。   记者:怕家长看见是吧,这儿离歇马镇远吗?   罗:有点远。   记者:你们是怎么去的呢?   罗:坐车去的。   记者:坐车花多长时间?   罗:可能有半个多种头。   解说:歇马镇在回龙坝镇旁边,属于重庆市另一个区,到那儿的路很不好走, 三个孩子一路颠簸到歇马镇后,罗某和已经一夜没睡的王东、熊海在这家叫做来 上的网吧,从早上八点半钟一直玩到了下午两点多钟,连中饭都没吃。   记者:玩了以后呢,到两点钟以后呢?   罗:我们走路回来了。   记者:为什么走路回来?   罗:那时我们没有钱了。   记者:钱都没有了,就是全部打游戏打掉了。那走路回来走多长时间?   罗:可能两个多钟头。   记者:两个多钟头。那个时候你们吃饭了吗?   罗:没有。   记者:你们有几顿没吃了?   罗:我只有一顿没吃,王东他们可能有两顿没吃。   解说:三个孩子饿着肚子,走了两个多钟头才到回龙坝镇,他们在一个同学 家里随便吃了点东西后,决定再找个网吧玩个通宵,这就是孩子们最后去的网吧, 它设在一个居民楼上,门口任何标志都没有,一般人很难知道这里有一个网吧。   记者:第三个网吧它都没有名字,你怎么知道那个地方是一个网吧呢?   罗:王东晓得。   记者:他知道,等于就是说有一个网吧,大家相互告诉,是这样吧?   罗:嗯。   记者:玩什么呢,在网上玩什么呢?   罗:传奇。   记者:传奇是一个游戏的名称是吧?   罗:嗯。   记者:那个游戏是讲什么的呢?   罗:我也不晓得。反正看着他们打了一通宵,就是拿东西去砍人,它看见哪 个就杀哪个。   解说:孩子们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直玩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此 时已经是3月31号,王东、熊海又将近48小时没合过眼,而罗某也有近24小时没 睡过觉,这些13、14岁的孩子又困又饿,他们想去熊海家吃饭睡觉,为了抄近道, 他们选择了走铁路,但是这条路对极度疲乏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长了,在铁路上 走了没多久,孩子们就撑不住了,他们坐在铁轨上,很快就进入了梦想。   这条襄渝铁路往来列车很频繁,平均每10几分钟就有一趟车通过,睡梦中的 孩子不知道死亡正向他们一步步逼近。   记者:睡了多长时间知道吗?   罗:不晓得。   记者:那你睡着了之后呢?中间醒了吗?   罗:醒了。我醒了我喊王东,喊着喊着他又睡了,我说王东走啊,他说再睡 一会儿,瞌睡来了,他又睡。第二次我醒的时候,火车就来了。   解说:悲剧就这样发生了,两条鲜活的生命消失了。   事情发生后,重庆市沙坪坝区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对孩子去过的网吧进行 了调查,按照国家规定,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而且营业时间限于8点到24点, 显然,接纳孩子的三家网吧没有一家遵守这样的规定。孩子去的第一家网吧—— 阿平网吧,虽然办理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但据调查,他在经营中 一直存在超时营业和接纳未成年人的违规行为。而孩子去的第三家网吧,则根本 没办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完全是一个黑网吧。   (采访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市场科科长 倪晓红)   倪晓红:这个地方就是他们玩了一个通宵的地方,从外表上面看根本就没有 任何的标记,也没有网吧的招牌,也没有门牌号码。   记者:网吧在什么地方呢?   倪晓红:它应该说是在三楼,就是在上面三楼。   记者:就是绿色雨棚那个地方。   倪晓红:我们当时来的时候,它就是看的情况是十几个平方,上面有一台电 脑。   记者:就一台电脑?   倪晓红:其它的电脑他已经转移了,我们没看见,实际上他一共有五台电脑, 然后它一楼就是麻将馆,就是大家打麻将的地方,二楼就是他们全家住的地方。   解说:沙坪坝区有关部门对两家万网吧进行了查处,依法吊销了阿平网吧的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并将根据程序吊销其营业执照。立即关闭了第三家黑网吧, 没收非法所得,收缴全部违规经营的器材。根据有关规定,对黑网吧老板欧阵处 以三万元罚款,并终身不得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活动。   违规经营的网吧虽然得到了处理,但终究不能挽回两个年轻的生命。据了解 回龙坝镇上有网吧是最近两年的事,老板们为了挣钱,根本无视网吧不得接纳未 成年人的规定,不少学生经常迟到、旷课泡网吧,虽然学校也向有关部门反映过, 希望管管这些违规经营的网吧,但收效都不大。为了让孩子回来上课,老师们只 能一次一次去网吧寻找。   (采访回龙坝中学副校长 袁成林)   袁成林:找,确实不是一种根本的办法,但是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来 讲,也应该去找,但是这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   解说:看着孩子沉迷网吧,老师们着急,家长也着急。   罗某一直跟着父亲生活,父亲靠每个月400多块钱的收入供他读书,还要维 持两个人的日常开支,日子过得很不容易,以前罗某很体贴照顾父亲,可自从迷 上网吧后,父亲发现他变了。   (采访罗某某的父亲 罗世金)   罗世金:原来没有玩网吧的时候,他还是很听话的,他回来会把衣服帮爸爸 洗了,爸爸上班来不及,他还是会洗衣服、做饭,还有搬柴这些(活)。自从网 吧一打,他就不再做这些了,饭也不做,衣服也不给你洗。   记者:那孩子去玩网吧的那些钱,你们家里负担的了吗,他拿什么钱去玩?   罗世金:他只能说拿等于是你给他饭钱,他就不吃饭,他就去打网吧,确实 这个网吧害惨了我的娃儿,十几岁的娃儿这样害的话,你说怎么办。   解说:在重庆采访时记者发现,这里的网吧有从城市向乡镇转移的倾向,比 如,在孩子们去的歇马镇,一条街道两边就有十多家网吧,这些边远地区的网吧, 如果违规经营一般不容易发现,再加上有关部门对他们的管理力度不大,使黑网 吧有了可乘之机,由此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就在回龙坝镇的悲剧发生的前两天,3月29号,因为上网聊天发生争执,重 庆市一名15岁男孩被一名17岁男孩刺死,血淋淋的事实引起了重庆市有关部门的 反思。   (采访重庆市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 王洪华)   王洪华:我们认识到我们管理肯定有疏漏,管理工作、整治工作没有落到基 层,也没有落到实处,关键在这件事上是留了死角,这个死角是这两个孩子,他 们上网的地方是一个黑网吧,我们立即做出了决定,不仅是在这件事情上认真查 处事件,做出事件的调查,也由此进行一系列的反思,更重要的是推而广之,在 全市范围内绝不允许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解说:两个孩子因上网引发的这起悲剧,在重庆市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重庆 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全市网吧专项整治,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行 动,对全市登记在册的2000多家网吧进行拉网式检查,查处取缔违规经营网吧 150多家。同时,重庆市通过奖励举报非法网吧等措施,发动全社会共同监督网 吧经营。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人们期待这样的悲剧永远不要重演。   主持人(张泉灵):国家三令五申,早就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但是有些 网吧经营者就是利欲熏心,就是要赚孩子的钱,我们不知道这样血淋淋的事实是 否能唤起他们的良知,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真正地负起责任来,让孩子们远离网 吧,远离伤害,让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发生。 【牛肆】∽∽∽∽∽∽∽∽∽∽∽∽∽∽∽∽∽∽∽∽∽∽∽∽∽∽∽∽∽∽∽ ◆            画魂永伴阿尔贡昆                 ——汤姆·唐穆森与“七人画派”                ·岑岚·   在安大略省北部的中段,有一个让所有去过那里的人都留连忘返的美丽地方 ——阿尔贡昆。   印第安词汇“Algonquin”意为“在叉捕鱼和鳗的地方”。建立于1893年的 阿尔贡昆森林公园是安大略省最大的省立公园,占地七千七百二十五平方公里; 内有一千五百多个湖泊,一千二百公里长的河流,是安省九条主要河流中的五条 的上游流域;此外还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池塘和水洼;当然更重要的是有茂密 的森林,而枫林又占到其中的很大部分。拥有二十五万个湖泊的安省,风光独特 之处就是处处可见的“湖光山色”,而阿尔贡昆则是这“湖光山色”的极致。   阿尔贡昆不仅仅是安省的风水宝地,也是加拿大旅游业的亮点,更是全世界 热爱自然风光,崇尚与沉迷自然魅力,追求返朴归真的人们心头的最爱。不过, 同样都热爱和赞美阿尔贡昆,每个人的视角和热爱的方式却是有所不同的。阿尔 贡昆天然无雕饰的自然美,在普通游客的眼里是一种媒介或一剂良药,来此亲近 自然,可洗涤心灵深处的积尘,解除弱肉强食无情竞争后的疲乏,并使他们赏心 悦目,陶情怡性;而在艺术家的眼里,她则是艺术创作永恒的源泉,取之不尽, 用之不绝。当然,艺术家与艺术家也有区别,有人只是临时来找找灵感和素材, 而有人不但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锐利眼睛,还有一个自愿陷于 其中,痴迷至深,乃至为之献身的至真至情至性的灵魂!他把自己的时间、精力、 思想、情感,还有最宝贵的生命都献给了阿尔贡昆,他的名字永远和阿尔贡昆连 在一起。他就是汤姆·唐穆森(Tom Thomson)——一位人称“七人画派” (Group of Seven)的“第八个成员”的加拿大画家。   头一次知道“Group of Seven”这么个名词,还是在女儿的钢琴课本上。 “New Piano Series”是一套加拿大皇家音乐学校统一使用的钢琴课本,考级也 是以它为基础。因女儿以前学过一年钢琴,来加拿大接着学,老师就说从第三册 学起。我把课本拿在手中,封面上是一幅北国农村的冬景:原野上覆盖着厚雪, 目光追随着道路和成行的电线杆蜿蜒着通向远处的山脚,几栋几乎只露出屋顶的 小房子,没有人影,但却不觉得冷寂和静默。什么原因?画上的雪,不是白色的, 那雪山、雪树和雪道上都闪着荧荧流动的桔红光彩,小房子唯一露出的窗户也有 两个小红点,那是玻璃上的反光。这是艳阳下的雪景,怪不得带着暖色,还可以 感受到一股隐藏着的、燥动的力量和情绪。   我其实并不懂画,但作为一种爱好,有机会也喜欢以外行的眼光,多看几眼 绘画作品,图的只是一种艺术欣赏带来的愉悦心境和无尽遐想。这幅画改变了我 对雪景画冷色调的旧有印象,翻开书,里面有解释,这幅油画作品“Winter, Charlevoix County”的作者是加拿大画家杰克逊(A.Y.Jackson),“Group of Seven”的重要成员。“Group of Seven”大约可以译成“七人画派”吧,这 一名词对于我这个对中外美术史都所知甚少的人来说自然是从未听说过。   数月后,女儿又换了一本第四册钢琴课本,其封面上是另一位“七人画派” 成员的作品。哈瑞斯(Lawren Stewart Harris)是“七人画派”的领军人物, 他这幅以蓝、白、黑三色调为主的“Lake and Mountains”,虽然采用的艺术手 法细节与杰克逊的前一幅画有所不同,但两者表现的都是加拿大特有的北国风光。   没过多久,我们准备搬家,将要搬去的地方有一所著名的高中,其名就叫 “A.Y.Jackson”!这不由勾起了我的好奇,此“A.Y.Jackson ”是那位画 家杰克逊吗?如果是,那“七人画派”在加拿大美术史上一定不简单吧?可好奇 归好奇,当时因为忙,也没顾得上去多了解。直到那次与朋友结伴去阿尔贡昆森 林公园看红叶,听到了有关汤姆·唐穆森的传奇故事,我为之深深感动、叹息, 这才下决心要弄清其来龙去脉。   汤姆·唐穆森(Tom Thomson),1877年生于安大略省的克雷尔芒特 (Claremont),成长于大湖乔治亚湾(Georgian Bay)湖区欧文湾(Owen Sound) 附近的一个农场里。高中毕业后的唐穆森不愿呆在农场里子承父业地农牧一生, 一心想出去看世界。他先是想去参军入伍,但因是平足而未能如愿。不久他去了 安省的另一个城市洽坦(Chatam),上了加拿大商学院 (Canadian Business College)。学业未完,他又按捺不住地跑到了远在美国西北的西雅图,去投奔 在那里上学的两个哥哥,并进入爱克米商学院学习( Acme Business College), 随后又在一个照相制版公司找到一份制版工的工作。1904年,已经二十七岁的唐 穆森回到加拿大,来到安省最大的城市多伦多。可他好像仍然拿不定主意将来要 干什么,这样又过了几年,直到他进了以设计制作商业图案为主的格利普有限公 司(Grip Ltd.)工作。   进入格利普有限公司是唐穆森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他认识了资深设计师麦 克唐纳德(J.E.H.MacDonald),深受他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对绘画的浓厚兴 趣,并发现了自身潜在的艺术才能。从此,唐穆森找到了自己真正心爱的工作和 一生要努力的方向。   麦克唐纳德比唐穆森年长四岁,其时已经是多伦多最有名气的商业广告艺术 设计师了,他的文笔也很好,时常写文作诗。公司里几个爱好艺术的年轻人如利 斯莫(Arthur Lismer)、瓦利(Frederick Varley)、卡迈克(Franklin Carmichael)、约翰斯顿(Frank Johnston)都十分尊重麦克唐纳德。志趣相同 的六七个人周末时常结伴去郊外写生,平时有空也喜欢邀约着一起去多伦多的文 学艺术俱乐部(Arts and Letters Club),讨论艺术观点,交流绘画技巧,并 在那里举行小型画展。   1911年,哈瑞斯(Lawren Stewart Harris)在文学艺术俱乐部的小型画展 上注意到了麦克唐纳德画的风景画。哈瑞斯自己也是一位画家,也对描绘加拿大 的自然风光情有独钟。哈瑞斯和麦克唐纳德等人认识后,也加入了周末写生的短 途旅行,与大家交换讨论各自对绘画艺术的理论和认识,更感到相见恨晚。1913 年,他们到美国纽约州的水牛城去观看“现代斯堪的纳维亚美术作品展”,从展 出的芬兰、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画家的作品中学习借鉴,从而更坚定了自己要 描绘加拿大的独特自然风光的信念。这次观画展的收获,对哈瑞斯和麦克唐纳德, 以及他们的朋友,包括唐穆森的创作方向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这期间,沉迷于绘画中的唐穆森废寝忘食地学习着绘画技艺,他把哈瑞斯、 麦克唐纳德,还有其他的朋友们都当作他的老师,虚心求教。1911年,唐穆森才 开始画油画,他的水平提高简直可以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来形容,这 使他的朋友们都不得不承认,除了勤奋好学之外,他的确具有绘画的天份。尽管 他才入门,技巧方面还有待学习提高,可他对色彩的感知,光线的运用,构图的 把握,还有意境的领悟,都是令人既吃惊又佩服的。   1912年春天,唐穆森和朋友去了阿尔贡昆公园,阿尔岗昆原始质朴的美景是 那样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对他来说,这里的每一片树叶都是灵感的火花,每一 块山石都是情绪的沉淀,每一棵草木都是一个新奇的故事,每一道溪流都是一首 激情的乐曲……他画下了他关于加拿大北国风景的第一批写生素描系列。从此, 阿尔贡昆成了他的毕生之爱,与他的生活和生命再也分不开了。   唐穆森带回的写生作品给了他的朋友们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捕捉加拿大 的景色特点。每个周末的结伴短途写生行,已经不能令人满足了,他们纷纷筹划 每年至少一次的长途旅行,去安大略北方森林、湖泊、山区,那些人迹罕至的地 方,寻找能显现大自然灵魂的苍茫的、雄浑的,或细致的、能触动人心的原始景 物和景色。同年八九月,唐穆森又跟随一个朋友去了安省的北部,在萨得贝蕾 (Sudbury)西边的密西萨基森林保护区(Missisagi Forest Reserve)进行了 一次独木舟旅行,并从此与独木舟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3年春,哈瑞斯的好朋友,后也成为唐穆森、麦克唐纳德等人的共同朋友, 一直热心于支持加拿大本土美术发展的麦克卡伦博士(Dr. James MacCallum) 捐资修建了一所绘画工作室,这样一些画家可以在此居住和绘画。蒙特利尔的画 家杰克逊(A.Y.Jackson)受邀来到绘画工作室,与唐穆森两人共用一号画室。 唐穆森也从杰克逊处学习到许多东西。夏天,得到麦克卡伦博士的一部分资助的 唐穆森又去了阿尔贡昆公园,在那里,他除了画下大量速写,还在一些小尺寸的 木制画板上直接涂抹油画色彩作油画写生,用以记录他对景物的色彩、光线、气 氛等的瞬间把握。回到多伦多的画室后,他就着手把速写记录的灵感和印象转绘 在大尺寸的油画帆布上。这以后成了他习惯的绘画过程。   1914年,是唐穆森绘画艺术道路上十分重要的一年,也是丰收的一年,得到 公众和艺术界承认的一年。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成为了安省美术家协会(The Ontario Society of Artists)的成员;也不仅仅是继头一年安省政府收藏他的 《北方的湖》(Northern Lake)——这是他正式出售的第一幅油画作品——之 后,加拿大国家艺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又收藏了他的油画《月 光》(Moonlight);更重要的是,唐穆森辞去了他在商业美术设计公司的职务, 而决定去阿尔贡昆公园当一个兼职的钓鱼导游和森林防火员!这个决定让朋友们 都大吃一惊,但随后就明白了:唐穆森要日日夜夜陪伴着他心爱的阿尔贡昆,他 要有更多的时间去走遍阿尔贡昆,去更细致地观察、了解、认识、体会阿尔贡昆 的神奇魅力和美丽风貌,并要用他的画笔将之描绘出来告诸世人。至此,唐穆森 真正以全副身心投入艺术创作,成为一个职业画家。   唐穆森每年在阿尔贡昆至少要呆八个月以上,直到冬天的凛冽寒风和大雪快 要使人难以出门之前才回到多伦多的画室里勤奋作画。朋友们对唐穆森的画作上 出现的过于艳丽的色彩有些置疑,那么鲜艳的蓝色、黄色和桔红色符合景物的真 实吗?唐穆森只是自信地一笑说:“请到我们阿尔贡昆来看看就知道了。”   利斯莫最急不可耐,五月就去了阿尔贡昆,享受了春天的清丽。到了秋天, 杰克逊、瓦利和利斯莫陆续来到,相继醉倒在阿尔贡昆浓浓的秋情里。唐穆森领 着他们去那些他最心爱的百看不倦的地方,让他们亲眼看看时间、光线、天气会 使一处景致产生怎样不可思议的奇妙变化。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带着厚厚的写生簿 和即兴画作回去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除了年纪较大的麦克唐纳德外, 大部分朋友都服兵役去了,留下唐穆森(他也想去,但仍然因平足而被拒绝)继 续在阿尔贡昆静静地漫游、思索、作画。   作为一名防火员,唐穆森的双脚踏遍了阿尔贡昆的每一处山林;作为一名钓 鱼导游,唐穆森的独木舟掠过了阿尔贡昆的每一河流和湖泊的水面;而作为艺术 家的唐穆森,这时已经是一位成熟的画家,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一 些特殊的艺术技巧。他越来越多地把他思想上灵感火花的闪耀瞬间浓墨重彩地涂 抹在小画板上,情绪激动时,他甚至感到油画刷的粗犷笔迹都不能表达他内心的 感受,干脆用调色刀直接作画。《春天的冰》(Spring Ice,画于1915-1916年) 还未融化,唐穆森已经在《雪与岩石》(Snow and Rocks,画于1916年)上行走。 《日出》时,他的独木舟早已在《独木舟湖》(Canoe Lake)上轻轻划过,天上 的云朵也伴着他行进。《美洲落叶松》(Tamarack)旁的《秋叶》(Autumn Foliage,画于1916年)总是那么迷人,就是与《晚霞》(Sunset, 画于1915年) 相比也毫不逊色。而树木和树林,是唐穆森最宠爱的景物,画笔下经常的主题; 即使主题不是树,画中也总有树。他时常沉醉于那原始的森森林木中,《凝美于 笔端》(Brushed with Beauty),画下那夕阳余辉映照下的《松林》(Pine Country),画下《秋天的白桦树》(Autumn Birches),画下那棵杰出的《短 叶松》(Jack Pine, 画于1916年),以及吹拂过树稍的那阵永恒的《西风》 (The West Wind, 画于1916-1917年)……   1917年7月8日,还有一个星期就要满四十岁的唐穆森像平日那样早起,他的 独木舟在“独木舟湖”划出了一条轻轻的水痕,独木舟远去了,渐渐消失在湖面 腾腾而起的晨雾之中。他再也没有回来,他的遗体一星期后在“独木舟湖”的岸 边找到。唐穆森的死因一直没能查出。自杀,是绝对不可能的,正当壮年,处于 创作高潮的唐穆森,会这样莫名其妙地放弃他毕生之爱的艺术和如此这般地离开 阿尔贡昆吗?事故?他杀?也都无法自圆其说。唐穆森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独木舟 划手,游泳技能也好,人们不认为会是事故;那么有谁会谋害他呢?他是那样一 个与世无争的人,心里除了绘画就是阿尔岗昆的山水,谁会与他为敌?唐穆森的 死因无人能破解,成了一个永远的谜。   麦克唐纳德闻讯匆匆赶来,对着好朋友唐穆森的遗体伤心不已。在“独木舟 湖”的北岸,他和朋友建立了唐穆森的圆锥型石冢,让唐穆森能日夜眺望着阿尔 贡昆的湖光山色。麦克唐纳德深知,唐穆森还有许多的创作计划没有完成,他的 心愿未了啊!   三年后,与唐穆森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们:哈瑞斯、麦克唐纳德、利斯莫、瓦 利、卡迈克、约翰斯逊和杰克逊成立了名为“七人画派”的美术团体。这是加拿 大美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在加拿大的土地上诞生的第一个绘画流派和艺术倾 向,也是加拿大的画家摆脱欧洲母国的影响,从此有了自己的独立艺术观点和视 角以及独立艺术风格的开端。“七人画派”的画作以描绘加拿大的壮丽河山的风 景画为主,表现出了加拿大人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对加拿大作为 一个独立国家的倾心认同,以及做为一个加拿大人的无比自豪。同年5月,“七 人画派”在多伦多艺术馆举办了首次画展。画展引起了轰动,但也遭到一些言必 称欧洲的守旧的艺术评论家的轻视。随着“七人画派”的一个个画展不断推出, 在加拿大、美国各地和欧洲展出,其影响逐渐扩大,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和承认。   “七人画派”的朋友们没有忘记唐穆森,他们把他视为“不在编”的重要成 员,不但多次单独为唐穆森举办画展,“七人画派”的每次画展中也都有唐穆森 的画作一起展出,甚至还采用唐穆森的《短叶松》(Jack Pine)或者《西风》 (The West Wind)作为展览说明书的封面画。   这两幅画是唐穆森的代表作,都是画的湖边的加拿大短叶松。前者,较为明 亮的霞彩点缀的清晨或傍晚的天空映衬出带雪的远山清晰的轮廓,与天色相近的 湖水荡漾着清波;逆光中,一棵年轻的树傲立湖岸,披着深色的浓密树叶的枝条 下垂;孤独、静寂,但让人感到大自然中生命的永恒和平静。后者则是云海翻腾 的天空和波涛汹涌的湖面,一棵树干弯曲的小树在劲风中挣扎,旁边另一棵略大 的树的半截树干也似乎在风中摇晃;也是孤独,却带着激烈抗争的情绪宣泄和一 种生命力的坚韧顽强。两幅画都有着唐穆森惯用的、独有的、粗重的、几乎水平 的画刷痕迹,前者尤其明显。我知道专家对这两幅画有很多评论,作为一个外行 的我不一定能懂得那些过于专业化的评论。我看过画以后的感觉是,同样画的是 树,同样表现的是大自然的生命力,一平静一激烈,恰好是大自然生命力的两个 方面,而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唐穆森对自然对生命的领悟不可谓不透彻。   众所公认,唐穆森是第一个以北安大略的独特景物为主题创作出大型油画作 品的加拿大画家,他的朋友们受到启发随后跟进,许多不同的带有鲜明个人风格 的北国风光油画佳作纷纷涌现,这才有“七人画派”这一艺术流派的形成。“七 人画派”后来还扩大了,其中的许多画家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加拿大, 而且在美国和欧洲,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由于唐穆森英年早逝,他作为职业画 家的年头只有短短四年;虽然他勤奋作画,留下了几百幅素描写生和小型油彩写 生;但真正完成的油画作品只有四五十幅,在群星灿烂的世界美术史上可能算不 上耀眼的一颗。不过,在加拿大,他却一直是加拿大人民心中最著名、最受尊敬 的画家,他也将是加拿大美术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画家。他和他的画作事实上已经 成了加拿大的象征之一。任何一个加拿大人看到唐穆森的画时,都会受到深深的 感动,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这一片富饶美丽的北国大地。   从1912年到1917年,唐穆森生命的最后几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阿尔贡昆度过, 他的大部分画作的景物也都取自阿尔贡昆的山水。唐穆森的画留给了后人,他的 灵魂却永远留在了美丽的阿尔贡昆――那是他一生挚爱的,永远的、鲜活的、画 不完的一幅大画…… ◆             格调、文明、东西                  ·李铽· (一)   问题可能会存在已久,只有借诸于某些事件才凸现出来。而只有恰当的事例 才会帮助人们看清问题的实质。   当前一段时间在论坛上看到人们讨论“格调”的时候,我想过这是否是一个 恰当的事例。讨论的缘起大概是一个现象: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们即使在新的社 会里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却常常缺失生活里的“格调”。这对于生活在不同文 化边缘的人们来说,的确是一个熟悉而又敏感的题目。我当然希望讨论题目背后 更本质的问题。问题在大洋的那边也早已存在,只不过移民的边缘状态使得问题 凸现。   “格调”粗看是一个个人问题。当个人问题足够普遍的时候就成了社会问题 和文化问题。来自中国的移民和非移民们品尝着特殊的历史性痛苦。   记得有人用过这样的题目:“天地不仁,何分东西?”[1]大概是有感于东 方人众生活之艰难。但亚洲的苦难源自最近几个世纪世界发展的不均衡。若是综 观人类历史,瘟疫和战争并不曾偏爱过亚洲。说来不干天地的事。今天我们拥有 的知识已经可以理性地分析文明发展的许多问题。这个“格调”与东西文明发展 的不同背景有关。但我们仍可以发现各个民族的文明发展遵从一些共同的规律。 文明应当是全世界的文明。      但是在历史上的一定时期,不同地域的文明的特点和发展程度总是有区分的。 同一文明体系、同一社会中的不同个人总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些差异——个人的 地位、修养,社会的文明、富足——却可以影响许许多多人的幸福。   人类文明仍处在一个幼年时期。只有近代以来,我们才开始认识到,每个人 都可以也应该是同样的重要;世界可以通过协作而不必仇杀来进步。但我们的社 会却远远没有发展到足够的程度来给每个人平等的机会。有一些人得到很好的教 育,事业上受到充足的支持。但更多的人,如果给予同样的条件,会做得更好。 所以一个人的位置多高可能仅仅表明幸运,而一个人从起点到成就上升了多高更 说明他的价值。但这里也有一个很难保证的前提是社会有一个公正的价值体系。   一个人是很复杂的东西。他的思想和行为标准来自于他所生长的社会环境。 这些环境有可能是和雨春风,有可能是严酷贫涩。但社会文明进程的些许波澜, 就可以使几代人饮恨终身。一个小小的“格调”问题,一个年轻学生走出机场的 困惑,实际上有着庞大复杂的背景。[2] (二)   这一部分的基本设定是:个人需要他所在社会文明的养护和支持。社会文明 通过家庭、学校和各种社会活动把它的运作方式(包括价值观念)传递给成长中 的个人(教育)。套用杜威的说法:林肯之为林肯不是因为他的生理学,一个人 是他的生活历史的积累。他所学习到的技能与他所经验的社会文明是对应的。当 他进入一种新的社会时,文明的差异会给他带来巨大的问题。一个在18世纪初进 入欧洲社会的普通中国人几乎会精神崩溃。[3]   那么我们所说的“格调”问题是来自于东西文明的差异吗?不完全是。因为 中国的传统文明已经失落殆尽,我们这代人并没有多少“文明”可以经验了。这 在中国是一个文明断裂的时代,有的是思想和价值的混乱,生长的多是受挫折的 个体。   我们现在公认古代中国有过高度发达的文明。这个文明发达在哪里却是一个 不易回答的问题。我总结为三个方面:   1)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社会体系;这个体系在其有效的时候可以保证多数 人的生活和安全;   2)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唐宋诗词和秦汉文章惠泽百代;   3)从百家到三教,尽管基于原始的宇宙观,却积累了大量的思想与文化、 政治深层互动的经验。   实际上只要社会稳定,创造物质和文化的繁荣是相对容易的。古代中国不乏 对社会文化的自觉控制和操作;也可能正因为这个缘故,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无 比艰难——常常表现在来自政治体系的阻碍。到了近代,千年文明终于无以为继, 礼崩乐坏。[4]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古代读书人的“格调”或风度。即便是民国人士在与西方 的交流中,也少有我们这一代人的失落和困惑。把他们的从容归结为贵族作派并 不确切。中国传统文明一个优秀的方面就是把文化置于门第之上。很多世家乃以 耕读为荣。便是在传统文明衰落之时,前人仍得以从中获取足够的精神支持。而 共和国的文化动荡,第一次彻底地把我们隔离在了传统文明之外。我们仅仅得以 回味失败的替代品。   “礼”在中国传统文明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比我们今天说的 “礼仪之邦”的“礼”要宽广得多。当“礼仪之邦”的后裔对西方礼仪反应不一 时,他们对祖先的“礼”可能同样的陌生。我需要提醒的是,“礼”的本质是一 套行为规范,以创造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环境。而随着这种思想向政治生活中的 渗入,衍生出了一个有体系的社会秩序。当我们说“礼崩乐坏”的时候,指的就 是这个秩序了。   这个秩序只能存在于一个遵从它的社会之中。对单个的社会成员来讲,对这 个秩序的理解是他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重要精神基础。他需要这个基础来做文化 的自我定位,来保持自己的信心,来以每一个细节(礼仪)与其他人达成交流。   所以在传统文明尚存之际,国人与西方人的交流可能会受到文明差异的影响, 但自己的定位和信心是有基础的。而今天的我们却很难找到精神的归属。    (三)   前面提到一个人需要熟悉的文明体系来自我定位,包括社会地位和文化价值 的确认。文明在个人心理上的映射却是他赖以维系精神和协的根本手段。如果你 是信仰上帝的人,那么事情很简单:麻烦给上帝,容易归自己。不幸中国并没有 真正的宗教传统。但你要是把儒家这类东西当作宗教使用,事情也会容易不少。 然而“孔家店”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打砸,已经面目难辨了。后来的意识形态也蜕 变为不成功的宗教企图。   我仍然有必要简要讨论一下传统儒家的精神修养方法。不论儒家的精神在世 俗层面上如何被扭曲,它曾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立命之本,血脉相传,余韵犹 存。孔子以“仁”为核心,展开了一套成功的伦理体系。随着这套伦理体系在社 会生活中的制度化,人们精神上的问题大都可以参照这套体系得到解决。当然你 需要努力,你可以“日三省吾身”;但你可以预期成就,孟子说“人皆可以致尧 舜”,何况社会经常鼓励这种内在超越。因而这一系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章节,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为了支持精神的需求和发展,人们需要相应的生活方式。在孔子看来,“六 艺”均是陶冶情操的途径。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却不曾授人如何去养。 我们可以从曾国藩家书中看到曾氏的方法: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 写日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前贤 们的高贵精神从一个侧面也表现在对待环境的态度上: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斯是陋室, 唯吾德馨”。   教人修身的理论须成体系,须连贯且有社会实效。在儒家文明坍塌之后,我 们这代人几乎无从得到这一类的精神支持。于是我们踏入异国,我们漂移蹈虚, 我们凌波微步。[5]    (四)   在第三部分,我们看到在中国的传统文明中,由精神层面的追求向生活方式 的衍射产生了“格调”的标准。跟据这一标准,富可敌国的大贪污犯和珅绝不能 与穷鬼颜回相比。   然而这个例子有不妥的地方。格调不是道德,而是道德的依附物。道德却常 常不可以用肉眼直接评价,尤其在一个物质、琐碎、缺少普适标准的世界里。所 以格调便自然成为可观察到的对象,人们也就容易忘记道德是更本质和重要的东 西。而后者,因为价值取向的分歧,在实际中会更加错综复杂。   格调的可观察性来自于器物和行为两个方面。比如颜回只有两件家具(餐 具?),所以我们不得不把重点放在他的行为上。行为中最容易评论的是标准化 的那一部分: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部分地反映和确定当时社会的行为规范。比如刘邦当了皇帝之后, 当年的酒肉朋友仍然称兄道弟,勾肩搭背,很是伤害皇帝的自尊心。于是他要叔 孙通制定了一套礼仪守则,才找到了作皇帝的感觉。另一方面,社交礼仪帮助协 调人们之间的交流。最能体现一个时期文明水平的就是当时社交礼仪中蕴含的人 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对感情支持的细腻程度。   这里的简单叙述引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   对于格调的评价,器物和行为这两个方面显然有统一的标准:帮助人的道德 价值观念的确立和实践。所以我们称赞旧的社会结构中贵族的良好教育和精雅举 止,但更要承认对平民的欺凌(如果有发生)是一种邪恶。因为道德更为重要, 且不能采用二重标准。更进一步,我们需要把文明与贵族阶层分开来讨论。第五 节便是对文明世俗化的关注。   在这之前我主要围绕中国文明叙述了有关概念。如果我们以西方文明来审核 这些概念,就会发现它们是普适的。中西方使用的餐具可能是不同的,我们不必 为此过度忧虑;餐桌礼仪反映的社会规范可能有差异,但它们都是道德价值体系 的反映和要求。甚至中西方的道德价值观念仍有不同。但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人类 共享的价值观念,比如对他人的尊重。[6]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在颜回的时代,社交礼仪的标准与曾国藩的 时代会有不同。标准化的程度也会有不同。这是文明发展过程的一个侧面,在欧 洲文明的进程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第六部分,将从这一点开始,讨论文明的建设 问题。       (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就是文明的世俗化(i.e., civilization for everyone)。   在历史上文明总是与特定的社会阶层联系在一起。因为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最 高级的产品,需要知识和教育的支持,因而也要求经济基础和可支配的自由时间。 在欧洲,文明和教育曾为教会和贵族所垄断。古代中国也形成了特有的知识分子 阶层。高层形态的文明长期与绝大多数的世界人口无缘。鉴于文明的高昂社会经 济成本,向平民阶层提供的广泛机会也只有从上个世纪在发达国家成为可能。历 史的背景则追溯到人权与自由的制度化、科学进步与相应的社会组织结合产生的 巨大社会财富。[7]   人类的知识往往充满缪误。而真正的知识又往往因为传播的困难隔离在大众 之外。民主政治是现代化的前提。[8]但如果知识与大众继续疏远,人类的前景 依然堪忧。   文明的世俗化不仅是一个传播过程,它是一个高度活跃的重塑过程。旧的文 明中,只有那些具有普适意义的内容才会被社会真正继承。社会对思想的接纳又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中国人自“五四”时便呼吁民主和科学。而在近一个世 纪以后,我们与德赛二先生仍同陌路。美国自诞生之日便清楚地把“人生而平等” 写入宪法,然而历经二百年,种族问题仍未消弥。人们并不理解文明意味着准备 对自己的知识作出调整。与其让自己的心灵痛苦,不如把布鲁诺烧死。人们往往 只有在社会危机中才会反思。但情绪对知识的理解帮助甚微。   所以我们屡屡见到充满冲突的价值观念。所以我们会混淆格调与文明。所以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庆祝人类的每一点点进步。也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下现 在和未来。   知识与社会的互动正在迅速加深。现代文明的知识量是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绑 到一起也梦想不到的。我们需要理解科学技术的运作规律。我们需要理解社会的 结构和操作。而针对复杂的问题,结构化的分工研究又成为必要。新的社会结构 正在涌现之中。   当然我无意在此深入讨论知识与社会。作为本文的结束,我将在最后的一节 里讨论当我们把文明当作一个对象来研究时可以得到的某些启示。    (六)   Norbert Elias就西方世俗上层社会的行为变化研究过文明的进程[9]。我们 大略回顾一下其中的几个例子:   叉子十六世纪才由意大利传入法国,然后英德。十八世纪初时,市民阶层仍 然用手抓肉吃。   中世纪时牲畜是在端上餐桌后才被分割开的。这种情形延续到十七、八世纪。 直到1859年,一本书仍谈论英国人在取消吃带骨的大块腿肉的习惯。   随地吐痰,从十六世纪开始受到社会性的批评,直到大约一百年前才作为一 种公共现象消失。[10]十六、七世纪时,人们在儿童面前毫不回避谈论两性关系; 在法国宫廷里,新郎和新娘仍要当众脱光衣服。两性关系的羞耻感在之后的两个 世纪里才发展乃至过度。   除了惊叹人类社会在短短几个世纪之内发生的巨大变化外,我们不禁会想到 中国文明的早熟。比如至晚在商朝便已使用的筷子和君子远庖厨的人性。或许正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对文明建设的“过程”比较陌生。经典文本中我们比较熟悉 的反而是儒家文明的传播。例如苏轼在记念韩愈的文章中大力赞扬了他向边疆输 入中原文明、移风易俗的巨大成就[11]。文明的传播显然比草创要快得多;何况 现代人的学习能力远胜古人。   “过程”的意义在于它展示了人类社会一种自发的向更高级文明水平前进的 能力。这种进步不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欧洲中世纪的黑暗,中国长期的专 制政治,历史上无处不在的战争,都压制和摧毁过宝贵的文明。“过程”中包括 了政治经济的发展、知识文化的传播诸多复杂而相互作用的事件。对此类“过程” 的研究将丰富我们维护和建设人类文明的能力。   “过程”启发着另外一个很多人至今不愿面对的问题。中国的本土文明正在 消亡。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固然与传统文明的研究相关,但这既不能阻止中国成 为“文化殖民地”的可能性,也不足以成为中国发展新的自身文明的原因。对 “过程”的理解至少向我们显示了一种远瞻的可能性。然而深一步探讨中国文明 的重建已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2-22-2004;3-28-2004修改   [作者按:这篇文章只是通俗的写作而非专业的研究。我所采用的写法在注 释中有说明。鉴于我本人的专业研究对象乃是小小的细胞,探讨人和社会这种庞 然大物难免会超出我的学识。加上成文匆促,还请各界朋友指教。]   [1]刘心武?   [2]这篇文章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展开通俗的论述。但这不是从某一个学科 的设定开始的推衍或分析。这里的方法乃是从现象逐步确立问题。在这之后针对 问题而选取适当的学科方法正是当然的事情。   [3]Spence,Jonathan D. The Question of Hu. Vintage, 1989. [4]前人管大学问叫“绝学”,是深刻认识到了思想传播的困难性:-)   [5]儒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其强大生命力的一个来源。中共的理论家,如刘 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39),曾试图把儒家的修养方法包纳在共产主义的 理论体系里,但实际上提出的是不成熟的宗教手段。正如狄百瑞指出的,这是对 儒家自由内涵的背叛。   [6]对“格调”的另一条论述途径是由美学入手。因为我对美学不熟悉,对 康德也有一点头大,所以暂时只好避重就轻:-) [7]世界的新增财富主要来自于知识和技术的进步。所以我不在这里讨论帝 国时代的财富分配问题。   [8]我的现代化标准: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可以有一个有尊严的生活。   [9]Nobert Elias,über den Prozess der Zivilisation.原书两卷,上卷 的中译本由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本文所据的就是这个译本。Elias在80年代才 被广泛介绍给英语世界。此书的英文本出版了几次。我见到的最新修订过的合本 是:Civilizing Process,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   [10]所以有人不必为中国五十年尚未革除这一陋习而丧气:-)但我不确定这 个原始资料的结论是针对上层社会还是全体。   [11]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丝露集】∽∽∽∽∽∽∽∽∽∽∽∽∽∽∽∽∽∽∽∽∽∽∽∽∽∽∽∽∽∽ ◆          南游记——澳大利亚印象      细雨,悉尼歌剧院,三十八元,贝多芬第五              ·陈安·   当指挥从乐池旁边的小黑屋走出来的时候,先是肚子的前半部缓缓出现,大 约过了一小会,和身体相连的肚子余部伴随着掌声彻底暴露在观众面前,随之, 掌声推向高潮。   我想,满布悉尼街头的他的照片还是回避了那最富特征的部分——肚子,而 是着重突出了他的风度翩翩的白发和白胡子,当然,还有那双激情四射的用于指 挥的手,同时,广告牌上还显著地印有《悉尼先驱晨报》对他的评论: “Aconductor of the Rarest Distinction(具有最高声望的指挥)”。   这是五月一日的中午一点半,悉尼歌剧院音乐厅,主题:赞美贝多芬的天才, 演奏曲目: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Concerto)皇帝和贝多芬第五交响乐 (Symphony V),指挥:Gianluigi Gelmetti,钢琴:Gerhard Oppitz,乐队: Eletrolux。   一,交响乐,指挥的盛宴   这是我第二次到剧院听交响乐了,第一次则是在北京的天桥剧院,当时还是 同在软件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的小师弟张峰从他北京大学的同学那里拿到的票,中 心的同志们几乎各个争先,当他把一张票给我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票上的标价 竟然是800元。当时为了对得起这800元,我毅然决定乘公共汽车前往,只花了2 块钱。   那次在天桥剧院演出的乐团是中央芭蕾乐团,指挥则是个皮肤白皙而年轻瘦 小的小个子,因为我的座位比较靠前,对他的燕尾服后摆的印象非常深刻:伴随 着他那过于单薄的身体的摇动,燕尾服后摆把这幅度不大的摇动更加夸张了些。 在一年后的2003年5月29日中午,我又偶然地在中央电视台三套节目见到了这次 交响音乐会的重播,在这次满是近镜头的节目中,还看到了小个子的头发伴随他 的动作的跳动,随后还看到了在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中频频亮相的滕矢初的 指挥,应该说,就指挥的激情来说,远不如小个子,就指挥的坦然来说,远不如 Gianluigi,他的指挥手势太象我们中学时音乐老师的打拍子动作了,可以说毫 无风度可言。   在天桥的音乐会上,我开始老觉得这小子的指挥不地道,也许是因为他没有 如Gianluigi般重量级的大肚子的缘故吧。可是随着音乐逐渐迈向一波一波的高 潮,小个子的激情也获得了充分的发挥,他的形象在我这个挑剔者的眼光中逐渐 变得厚重了。每个人都会倾向于尊重有才能者吧,当尊重的主体由内容逐渐取代 了外在,那就是才华横溢者的节日。   我的朋友春光在给已经抵达澳大利亚的我的第一封信中曾问到,当你第一眼 看到悉尼歌剧院的时候,是否有一种类似于去美国的人看到自由女神的朝拜般的 冲动呢?   看到他的问题后,我还认真想了想,觉得也许没有那种难以抑制的冲动,但 是激动还是产生了的,在很多人眼里,那贝壳般的形象是澳大利亚这个著名的南 方大陆的象征,尽管它还有250多种北方大陆绝对没有的有袋类动物。   关于悉尼歌剧院的第一眼是在接我从悉尼机场到纽卡斯尔的司机的提醒下注 目的,随着车子的转向,那壮美的白色建筑突如其来地进入了我的视线,当时我 还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说,我在电视里看到它多次了。而现在,我终于在这伟大建 筑的里面了。   “Tonight, tonight, tonight,……”,指挥的开场白和平日一样,所以 他有意识地重复“今夜”这个词以引起大家的一阵笑声,随后,他解释道,因为 几乎没有在中午指挥过音乐会,所以开口就说“今夜”。当然,这样的错误是可 以为大家所理解的。他接着说道,在正式演出之前,他希望介绍一位青年指挥家 为大家指挥,说到此,乐池旁边的小黑屋走出高大威武的一位年轻人,惯例的掌 声之后,是大腕对小腕的热情洋溢地介绍。然后,大腕坐到了钢琴边的琴凳上, 双手直立向下支在琴凳上,微笑昂首注目青年指挥家,时微颌之。想来,这位年 轻指挥的客串颇有大腕提携后辈之意了。他指挥的是一段大约二十几分钟的小型 乐曲(Piece),这类乐曲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一气呵成,中间没有间歇。我们 也许熟悉很多这样的乐曲,如拉德斯基进行曲和春节序曲等。不过因为我的英语 达不到很好的地步,对这段音乐也不熟悉,就无法写出这位青年指挥家指挥的这 段小型乐曲的名字了,抱歉,看来我进入这个歌剧院的目的也许不是真的来欣赏 音乐的。   青年指挥第一次退场后,是惯例中的掌声邀请返场,关于返场的规矩我也是 在天桥剧院注意到的,尽管不断在一些文化报道中看到类似这样的话:“指挥3 次返场向观众致意”,或者“指挥甚至最后没有返场,看来和剧院的关系已经相 当紧张”,天桥那次的演出形式也是一场钢琴协奏曲加一场交响乐,记得当时的 钢琴家是位意大利人,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一点是乐团里最右边的大提琴手在钢琴 家退场后不断以手示意大家热烈鼓掌,最后那个家伙的返场次数达到3次之多, 我的手掌颇有拍累的感觉,看完这次在悉尼歌剧院的音乐会后我知道其实返场2 次已经足够,可是,剧场里那些懂事的观众和一些必然存在的“掌”托(和医托, 饭托以及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笑托和“好”托们类似)以及那个大提琴手实在 是没有停歇的意思,只好礼貌地或者附庸风雅地鼓个不停。今天,这个青年指挥 只返场了一次就离开了舞台,也许是因为客串的原因吧,我猜。此外,我又无聊 地猜道,他下台后不知去了哪里,也许去了观众席听接下来的音乐会或者回家休 息去了?这个问题让我觉得费解了一阵,直到又一阵热烈的掌声迎来了钢琴家。   指挥更加隆重地推出了同样白发白胡子的钢琴家Gerhard,并友好地摸了他 的肩膀,示意他坐到刚才被他临时借用的琴凳,在钢琴协奏曲里,指挥之外就是 钢琴家最为重要,他的地位要比乐团里的第一把小提琴手重要很多,尽管我看他 在这次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奏中表现得比小提琴手们还要“懒”些。   在也属于惯例般的钢琴家和第一把小提琴手握手寒暄以及和第一把小提琴手 旁边的漂亮女小提琴手握手后,钢琴家又特意再度向观众致意,之后转身端坐在 琴凳上,双手按在琴键上,目光则等待着指挥的示意。我知道,精彩的演出开始 了。   关于指挥,我心中一直有一个难解的谜,那就是,乐谱已经由作曲家写好, 一次大型音乐会也会有总谱,所有的乐手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乐谱演奏,其节奏、 高低应该是已经设定了的,那么这个指挥的作用不就是在音乐会开始时示意一下 吗?也许,他也参与了总谱的设计?包括何时什么乐器应该用怎样的形式加入, 这种困惑直到我参加了这第二次的音乐会后才算有了部分答案。   其实,坊间也不断有关于指挥无用的笑谈,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位指挥不断 地示意交响乐团其中一个区的乐手,让他们奏得轻些,再轻些,最后那些乐手终 于用一种方式满足了指挥的要求,那就是,指挥向他们示意时只做演奏状,而乐 器不出任何声音。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一位小提琴手一贯喜欢闭着眼睛 演奏,后来他终于想看看指挥的动作,结果睁开眼睛时却发现指挥也是在闭着眼 睛指挥呢,于是他就心安理得地闭上了眼睛,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演奏。   著名的智障青年舟舟不断地在海外指挥一些重要的音乐会更加加深了我的这 种印象,当然,他本身能做指挥也是很不容易的,毕竟他的动作至少应该丝毫不 差才行,但是,比他可以做到更加丝毫不差的应该是机器人。如是想来,他的指 挥更接近于一个程序早就设计好的机器人而不是真正的指挥吧。   相对于北京天桥剧院里小个子指挥的严肃、认真且有些拘谨,悉尼歌剧院的 这位大指挥在整个演出期间表现是游刃有余的感觉,动作轻松柔软,风格挥洒自 如,颇有举重若轻的感觉,对于他,也许指挥的激情逐渐被成熟取代,看着他以 手为棒,轻松自如的指挥风格,我试图理解音乐中包含的智慧和快乐,而不只是 心动和热血澎湃,尽管贝多芬第五交响乐是被一些人称为命运交响乐的。   而指挥不同风格的具体表现就是在这挥洒之间了吧。也许最可以说明我看过 的这两场音乐会的指挥风格的不同应该是两个人在乐章间的停顿造成的不适当掌 声的处理上了吧,按规矩说,乐章间的停顿是不应该鼓掌的,虽然我也曾经在天 桥剧院里随着大家一起拍掌,记得当时在这“不恰当的时候发出的不恰当的掌声” 时,小个子指挥猛一转身,以手里的指挥棒示意大家禁声,我想,脸皮薄些的冒 失观众会因为这严肃的动作而马上脸红的,我尽管属于脸皮厚的一类,看到他的 这个比掌声还突兀的动作,仍然大有羞愧之感。在悉尼歌剧院,当贝多芬第五钢 琴协奏曲的第一第二乐章间的停顿出现时,观众席上的寂静立刻让我反思起天桥 剧院不适当的掌声,而正当我要赞叹悉尼观众的素质确实高时,在面向乐团的头 等座位中开始传出一阵稀疏的掌声,1秒钟后,这掌声还更加响亮了些,这时, 指挥诙谐地做了个飞吻的动作,当然,是向着那些没有鼓掌的观众,于是,一阵 笑声立刻压倒了那不恰当的掌声。   我想,这个例子足以说明指挥风格了。   二,关于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诠释 这里需要声明的是,如果说我还能理解一些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的内容的话, 我对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则是基本属于听个热闹,这里就简单地把关于这首著 名乐曲的一些背景和内容介绍一下,为了不至于显得外行,我使用了在网上搜集 到的一些资料,尽管我老婆一再反对我描述音乐本身,尽管我也知道霍金的那句 名言:多一个公式就会使我的书(指《时间简史》)少一半读者,但是不描述音 乐本身怎么象在介绍音乐会呢,为此,我痛苦地决定尽量减少对音乐的介绍,但 是说几句还是必要的。由于不可能把这篇文章写成音乐评论从而让大部分人不感 兴趣,我希望将文章主旨放在对音乐会本身和音乐背景的介绍上,希望懂交响乐 的读者原谅。如何让更多对绘画没有兴趣的人能够理解超现实主义画展应该和我 写这篇文章的困惑是一样的。   不管怎样,有很多演出场次都特意把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和贝多芬第五交 响乐在一起演奏,这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它们同时具有贝多芬特有的刚毅品格。 尽管人们在给音乐家排座次时习惯地按照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这样的顺序排列, 而贝多芬自己也在听完巴赫后惊叹道:“这哪里是小河啊,简直是大海”(Bach 在德语里是小河的意思)作为自己对巴赫博大精深的音乐敬仰的表示,中国人还 是知道贝多芬的多些,我也曾经追溯过可能的原因,也许是他的耳聋,我们太喜 欢身残志坚这样的例子了;或者是他本身的叛逆精神,你看那以贝多芬为蓝本写 成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就知道了,对于小说的男主人公的傲然独立的音乐精 神,中国的那句名言“虽千万人吾往矣”是最合适的了,如果说中国具备这样精 神的人,我认为首推梁启超先生,他反对袁世凯帝制的著名宣言所揭示的精神, “就令全国四万万人中三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皆赞成,而梁 某一人断不能赞成也”,就是和贝多芬音乐精神遥遥呼应的一个明证。如果我们 真的理解了贝多芬的音乐,那么所以推崇他也许正是因为他音乐里的桀骜不驯的 劲头,这是我臆测的又一个原因。除了以上,抑或还有以“致爱丽斯”为代表的 他那痛苦曲折的爱情经历使得他在中国得以大名传诵?当然这最后一个原因完全 属于“淫者见淫”的胡思乱想了,因为几乎所有的著名音乐家都有一堆的绯闻。   说到这首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必须要提及维也纳,一方面是因为1809年 的最初计划就是在维也纳上演,后来因为法国的“英雄”——拿破仑——的军队 对维也纳实施了占领而停止,同时,维也纳人一直以拥有贝多芬为骄傲,尽管他 并不是出生在这里,而另外一个著名人物希特勒才真正是出生于这个城市的,好 在,现在一提到维也纳,我们立刻就能想到那些艳丽得有些做作的宫廷舞会和华 丽的音乐会,倒也没有人把那个屠夫记起来。   这乐曲直到1811年才在莱比锡作首次公演,翌年就被认为是“所有已经创作 出来的协奏曲中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想象力、最惹人注目的,同时也是最艰深 的一部。”这里也顺便说一下什么是协奏曲,协奏曲是由一件独奏乐器或一组乐 器在乐队伴奏下进行演奏的乐曲。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钢琴 协奏曲黄河了。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之间 有短暂的间歇,三个乐章的速度分别为快—慢—快。   而贝多芬的这首协奏曲的特色是:第一乐章以即兴性的钢琴引子作开端,第 二第三乐章一气呵成,没有间断。   第一乐章的快板由一个强烈的和弦开始,钢琴随即以即兴式的姿态奏出一串 短小精干流畅明亮的引子,之后,乐队随即奏出庄严而崇高的第一主题。我想, 正是因为主题的雍容华丽和热情奔放,所以被冠以“皇帝”的名字,就象我们买 床时发现,国王级的床是最大的,然后是王后级的(看来国王和王后是不睡在一 张床上的),再然后才是最普通的双人床,最小的当然是单人床了,而以皇帝为 中心的体制应该显得比国王更加高贵典雅,气质中则充满了美,充满了浪费(不 好意思,引用席慕容这个我看不上的诗人的诗了)。第一主题后,乐队奏出活泼 自信的第二主题,之后在重复一次第一主题之后,和钢琴一起进入第三主题,钢 琴的演奏则把大气磅礴的呈示部的气氛转变为抒情特质,再度重复各主题之后, 曲子转入活跃的展开部,展开部没有失去抒情的素质,因此显得秀丽而完美。再 现部基本上是呈示部的反复,由强烈的和弦和引子反复,然后由乐队再度奏出第 一主题和第二主题,气氛仍是气象万千和充满活力。当乐队重复第一主题之后, 迎来了一段简洁而精彩的华彩乐段,乐队的演奏于是变得激情四射,我们经常在 生活中说到的华彩乐章就是音乐本身的名词,这个概念和大型音乐作品紧密相关, 这个词和它所代表的乐章内容在整个乐曲里起着推向高潮的作用,尽管这个华彩 乐段有贝多芬本人的刻意指示:“不是作为华彩演奏,该与下面互相衔接。”华 彩乐段的后8节,钢琴以微弱轻巧的音调,引出和衔接乐队的第二主题,轻盈巧 妙。继而乐队又重复一次第一主题和第三主题,情绪渐趋激烈,最后在热潮澎湃 的气氛中结束第一乐章。      根据协奏曲的创作规律,第二乐章是稍快的柔板,一首抒情曲,比第一乐章 简短得多:第一乐章共长578小节,而第二乐章只有82小节。隐伏于第一乐章的 宁静和谐的情调,在第二乐章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纯弦乐部分虔诚庄严的第一段 主题终止之后,钢琴马上接入第二主题,以使这个主题显得更加柔情似水,第三 段则是第一段的反复,以钢琴作出的简单和弦作修饰,使曲调更加抒情优美。第 二乐章的结尾,把第三乐章开头第一小节的旋律巧妙地用钢琴作小节轻柔的装饰 演奏,不间断地带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的回旋曲是欢乐的、洒脱的,它把热情奔放和华丽温柔结合在一起 。热烈的场面由独奏乐器和乐队交替奏出,第一主题首先由钢琴奏出,乐队随即 重复第一主题,并加以发展。第二主题是一个具有圆舞曲风格的旋律,钢琴有机 地予以展开。其后,钢琴和乐队交替反复第一和第二主题,特别是第一主题,作 多次反复使欢乐气氛达于顶点,钢琴独奏部分精湛细腻的展开。在乐章的末尾有 十小节定音鼓和钢琴独奏的片段,然后,钢琴和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把欢乐推 向高潮结束全曲。   就我的浅见,大型音乐作品最后的结束曲往往喜欢选择这种轰鸣般的音调, 几乎所有乐器都参与到这最后的高潮的演奏中,用最热烈的激情激荡观众的心灵, 而那随后的雷鸣般的掌声就完全是自然的而不是礼貌的了,也许这是作曲家们的 狡诘之处?   三,贝多芬第五交响乐以及贝多芬的音乐精神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之后除了掌声就是大家休息或者上厕所了,因为交响 乐是不需要钢琴的,钢琴就被撤到了小黑屋旁边一块空地上,弹钢琴的老头也休 息去了,在贝多芬第五交响乐之前有15分钟时间,这样,音乐厅喧闹起来,乐手 们开始胡乱吱吱哑哑地自己练着,让我很觉困惑,因为在天桥的那次大家练琴的 声音更大,简直就是乱拉琴,我的耳鼓觉得受到极大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些曲子难道不是大家已经练得滚瓜烂熟了吗?怎么国内的国外的乐团都是毫不 例外地在休息间歇练琴呢?   我特意问了领位员,我可以在这里照张相吗?被礼貌地拒绝,当后来贝多芬 第五交响乐响起时我看到几个座位上的闪光灯在闪,气就不打一处来,还不如不 问她自己而自行照相呢?今天,我们中国人出国其实已经不是不守外国的规矩的 问题,而是太守他们的规矩了,就怕被老外说成素质低,唉!我也这样。   休息时间过了后,第一把小提琴站起来,用手中的小提琴向大家示意,然后 自己先拉了一段旋律,这样,喧闹的练琴场面静下来,观众也自觉地停止了谈话 和咳嗽。接着,掌声中,指挥再度出场。   在介绍贝多芬第五交响乐(Beethoven Symphony V)前,我想解释一下这乐曲 的名字,为什么我不喜欢直接用命运交响曲来称呼它。   我一直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就是那种把作曲家的音乐按照自己的理解强加上 一个主题往往会损害作品本身所具备的那种更加博大的音乐精神,附上一个名字, 则音乐本身的内涵就要被这名字部分地破坏。贝多芬的那十部交响乐已经分别被 附上了这样的名字,因此它所具备的音乐精神已经被消去大半了,当然,对于一 些略通音乐或者喜欢附庸风雅的人来说,如我,给它一个名字的确能够帮助这些 家伙直接理解作品的内容,但是关键问题在于,不同的交响乐作品同样具备交响 乐所具有的几个不同部分,为什么这段抒情乐曲被描述成田园风光,而那一段抒 情乐段就非得被认为是在抒发爱的浪漫呢?   还是让听众自己用心灵去体会吧,尤其是那些著名的经久不衰的名曲。在那 些或优美或激情或痛苦的调子里,其中总会存在一段旋律毫不客气地击中你心中 那最脆弱的部分。   回到交响乐本身。一般地,一部交响乐由四个乐章组成,各乐章之间形成情 绪和速度上的对比,一般结构为快——慢——舞曲节奏——快。脍炙人口的作品 有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德沃夏克第九交响乐(自新大陆)等,前者就是我这次在 悉尼歌剧院听到的主要乐曲,而后者则是作曲家因美州大陆产生灵感而创作的, 刘欢在为《北京人在纽约》作曲时主要参考了这部作品,或者严格地说,《千万 次地问》就是从德沃夏克第九交响乐的一个乐段引申出来的,不信你可以去听一 下。正如嘎纳电影节中获奖的电影或者电影中的那些纯艺术类的(如黑泽明的电 影),也许它们不能比好莱坞的电影卖得好,但是其中的电影拍摄手法或者电影 思想必然会出现在那些大片中,正是所谓的“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原创的东西才 能永久”这话。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我的阅读爱好之一,侦探小说的,爱伦·坡 的5篇短篇小说创造了5种不同的探案模式,而他之后的所有探案小说,包括我最 喜欢的阿嘉莎·克利斯蒂的超过50部的小说没有一部能够摆脱这5种模式的,更 别说《福尔摩斯探案集》这样的作品了,什么是天才?爱伦·坡、贝多芬这样的 人就是。他们的作品留下的阴影使得你根本无法躲开。   贝多芬的这首C小调第五交响曲创作于1804-1808年(中间曾中断,创作了第 四交响曲)。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还是维也纳),这是一部 充满活力,又热望未来的作品。   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国在提起交响乐这一概念时首先想到的就是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就如同《天鹅湖》在六、七十年代能代表芭蕾舞这一名词一 样。这首乐曲的名字和最初那极似敲门声的快板让人们认识到“人要有与命运抗 争的精神。”全曲分四个乐章:   1、朝气蓬勃的快板,其中的格言主题,就是“命运的敲门”,命运与凶兆 始终在激烈地搏斗。   2、行板,是贝多芬对命运的沉思,是双主题的一连串变奏。其中第一主题 由大提琴和中提琴表达那种平静的温柔,第二主题接近于英雄的进行曲与颂歌。   在第一主题,我注意到,随着小提琴的缓慢而低声的倾诉,九把大提琴的弓 总是在每个小节的最后蹭一下琴弦,加重低音部分,使得整个音乐的表现更加低 沉。我当时还特意留意了一下四周,倒是没有发现有人昏昏欲睡。沉思是听众指 南上的话,我听到这段乐曲的时候直接的感觉是蛰伏,那蛰伏中包含了痛苦。   3、快板,谐谑曲,两种对立的冲突重新展开,这是英雄与命运的最后搏斗 。这个乐章的结尾,整个乐队似乎精疲力尽地倒在一个不稳定的长音上,鼓声在 激动不安的背景上就像心脏的缓慢跳动,而弦乐则像微弱的呼吸,随着不安定气 氛的渐强使你感觉有太阳在准备着冲破乌云。突然,乐队一下子鼓起精神,就昂 首阔步地迈进了末乐章。   4、快板,出现众多主题的强大的威力在辉煌灿烂中持续长达几十小节,结 尾是欢乐而辉煌的一片光明。   那个曾经在世界上暴得大名的理查德·克莱德蔓先生曾经把这个贝多芬第五 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改变成了一段几分钟的钢琴曲,而我则被他的这段钢琴曲蒙蔽 了很多年,以为那就是贝多芬。而后来虽然知道那不是贝多芬,但是谁会有时间 在家里连续听1个小时的交响乐呢,甚至连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也不会只演出一 支这样的曲子,而是一堆的大杂烩的小型乐曲,特别是拉德斯基进行曲以及一些 圆舞曲,所以就这样一直被蒙蔽着,自己也不愿意去改变这状况。直到今天,直 到我因为景仰而买票,坐在的这辉煌的歌剧院音乐厅里,才对贝多芬的音乐感觉 产生了云开日出的感觉。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协奏曲、交响乐结构都一样,比如著名的小提 琴协奏曲梁祝是不分乐章的,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的三、四乐章之间没有间歇。   我肯定也是在满腹激情下结束这场音乐会的,那心情随着大家的热烈的掌声 而更加澎湃激昂。   接下来就是指挥的退场,而掌声一阵阵推向更加热烈,于是指挥再度出场接 受大家的欢呼,在我的座位的角度看,其实那老家伙就埋伏在小黑屋的门口,那 张白白的脸能够清晰地显现,我心里还说呢,这音乐会的形式确实显得做作,不 如摇滚音乐会,大家都在宣泄,而交响音乐会则必然地需要一个仪式,尽管这指 挥并没有身着燕尾服,而只在上身穿了一件黑色的衬衫,好在他还没有穿牛仔裤。 他从埋伏的门口走到乐池中央继续向四面的观众致意,然后重新走进小黑屋的门 口,然后是又一波更加热烈的掌声,这样,他再度出现在指挥席,向观众继续致 意。   最后是指挥一个区一个区地介绍乐手,随之而起的是观众席上的一波一波的 掌声,不来不知道,这真是一次听觉的盛宴啊!   四,细雨,急速落下,我买到了音乐会的最后一张票   我最初是想把这一段文字放在最前面,因为从时间上它是在先的,可是因为 怕影响对音乐会本身的介绍,就生生地将这段栽到了最后。   这是个空气清新的上午,湿气氤氲着,而到了中午时分,细雨骤降,海湾湿 润的气息更加浓重。我知道,这必定会是一个让我难忘的中午。   从唐人街坐城铁过来,临到海湾时,地下铁路变成了地上铁路,应该是海湾 附近地下容易直接挖到海水的原因吧,所以只好从地下露出头来。出站后我缓缓 向歌剧院走去,路过海湾时能非常清晰地看到旁边的海湾大桥,一个总是和歌剧 院同时出现在景点介绍图片上的另一著名建筑。我在想,我该如何面对马上就要 看到的歌剧院呢?   潮湿的空气渐渐地让我生出了淡淡的惆怅,见到别人照像,自己也跟着选了 些地方拜托别人帮着照了一些,就这样,由远及近,来到歌剧院的下面。看到剧 院门口的一块纪念设计者原始设计思想的石碑时,我知道,关于这伟大的标志性 建筑,还应该有一篇文章,叫做《悉尼歌剧院,艺术的,抑或科学的》。现在, 我先暂时绕过这思路,直接来到售票厅。   令我失望的是,虽然我去的时间是10点左右,没有任何演出,但是剧院却不 允许参观者自行前往音乐厅或者歌剧院参观,直接在上楼梯的地方拦了一条绳子, 然后在售票处附近的各类介绍材料的免费领取处立了块纸牌,上面注明了领大家 逛歌剧院的价格是:成人17元一次,参观内容包括几个主要的演出场所,令我着 实失望,毕竟,我是慕名前来,如果不参观则怎样回国后向大家炫耀呢?如果参 观,这价格太贵了些。尽管我看到不少人踊跃去交钱参加这样浮光略影般的游览。   怎么办?成为我的而不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现实问题。   好在接下来我就意外地发现今天中午居然有一次特价场的交响乐演出,最好 的座位是58元,而最差座位只有38元,而晚上的演出是100元的价位啊,我心中 一懔,看来这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了:既能看到音乐会,看到歌剧院最大的一个演 出厅,又能听到世界著名乐团和指挥的演出,真是一举数得之事啊。   于是,我踱向售票窗口,说:“今天中午的音乐会”,售票员拿过一个打印 的贴在一张硬纸片上的座次表,看来还没有电子定位系统,这还不如北京那个五 星级的华星电影院呢?他告诉我:“现在只有一个位置的票了,你几乎别无选择”, 我还故意地装出一副很是遗憾的样子说,也就是说,只有最差的座位了,那售票 员遗憾地点头称是,而我心里则因为不得不省下钱来乐得不行了,这样,我别无 选择地拿到了本次演出的最后一张票。   在免费索取的资料中,我特意关注了一下中国人在这里的演出,发现了兼做 作曲及指挥的谭盾的一次音乐会,就是他的那些把水弄出各种动静的水音乐会, 看来在名家作品阴影之下的创新之难,只能在乐器的种类上想歪招;此外,还看 到一个钢琴家的名字David Tong,倒是亚洲面孔,只是不知是否是中国人。   看着离开演还有2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出去找了家麦当劳吃了中餐,然后就 在附近闲逛起来。给我比较深的印象的是海湾附近的污水井盖,上面全是艺术家、 政治家的介绍,可以说每个井盖就是一个名人,后来在悉尼的海德公园,在奥林 匹克公园,我都看到了更多的这样的井盖,奥林匹克公园里宣扬的就是澳大利亚 著名运动员的生平了。我想,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每个井盖在一个区域宣传相关 的有重大贡献的人物,也许我们中国也可以借鉴,说不定早就借鉴了也未可知, 毕竟,那些政府官员是不断地到海外考察的,考察不到人家政体或者国体的核心 精神,学个摆在大街上的井盖总不至于很难吧?   等到了演出前20分钟,我还是匆匆忙忙地来到歌剧院,当看到观众基本是鸡 皮鹤发或者童颜黑发的老先生和老太太时,我心里还是格登了一下,也许严肃音 乐到哪里都这样,或者这个在悉尼不放假的国际劳动节,年轻一代都在上班呢? 在我心里成为一个疑团。   当我细细寻找,居然没有发现有别的亚洲面孔时,我顿时有代表亚洲上场的 自豪感。   再看售票处时,发现已经有滚动字幕在介绍,说票已经全部售完,现在只接 受预先定位和电话定位观众的取票,这样那些排队的看来都是些取票的家伙了。   去音乐厅的路上还有个保安,看到有背包的就检查一下包里的东西,我也背 了个包,就特意在他眼前过,不过他却没有让我停下来检查,应该是认为绝对不 会是恐怖分子吧,这让我还觉得有些怪异。   在音乐厅的外面则满是白发苍苍的等候这次听觉盛宴的人,有两个服务员在 向大家兜售本次演出的程序单及演员名单,开始我还以为是免费送的呢,还好没 有直接上去要,否则又是5块钱,要这个东西对于我意义并不大,我并不关心那 些演员,指挥和钢琴家的名字则可以在免费的宣传单上知道,程序知道个大概就 可以了,这也是我不知道那位小伙子指挥乐曲的名字的主要原因了。   一边还有出售咖啡或者葡萄酒的吧台,对此我也没有兴趣,就顺着阶梯向音 乐厅的后部走,结果还真有意外发现,一位年轻女子正在背后的一个小型开放会 议厅里介绍今天的乐曲呢,正介绍到交响乐这个部分。她的发音极其清楚,以至 于我都能听懂一半,除了介绍作曲家的天才外,还介绍了曲子产生的历史背景以 及一个趣事,比如,这伟大乐曲在当时只给作曲家带来了500块钱(当时的货币 单位)的收入,哪里会想到有今天的辉煌啊,我大致看了看,听众仍然基本以白 发为主,500人左右。   五,我的重大发现   听音乐会期间,我还有些意外发现,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1,这次交响乐音乐会的排队顺序好象和上次在北京听的有些差别,主要的 原因我猜测是因为悉尼歌剧院的音乐厅把演奏乐队放在中间,四周全部是观众席, 而天桥剧院则是一般的舞台形式:乐团在舞台上,观众全部在舞台下方。   2,关于翻乐谱的人,我注意到,第一把大提琴手是不去翻乐谱的,全部由 旁边的漂亮女提琴手代劳;此外,后面一字排开的9个大提琴手面前共有5个乐谱, 而每次翻乐谱都是由5个固定的家伙(由左到右分别是第1,2,4,6,8位大提琴 手)完成,而不是这次你翻,下次我翻,让我觉得颇为不公平。   3,观众的服饰各式各样,有牛仔,有西装,有休闲装,当然还没有人放肆 到直接穿大裤衩进入的地步。但是基本没有盛装出席的,比如戴领结什么的等等。   4,完全可以在悉尼歌剧院蹭听交响乐,不必交一分钱,在初次进入场地的 时候是需要票的,但是,中场休息后再度进入音乐厅则不再需要验票,而且这次 尽管票务说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售票,但是即使在最好的座位区,也有几个空位, 想来总有事先订票而临时有事不来的人吧,这样,完全可以在中场休息后随人流 进入音乐厅,小心翼翼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下。只是不知道是否只有我才能想 到这样的绝招,不过即使可以这样做,也只能是到下次访问悉尼的时候了。   其实,在其他的音乐会上,只要是这种有上下半场界限的,都可以在下半场 偷偷溜进场,不过,我还没有试过这个绝招,哪天真特别想看或着听的时候一定 去试一把,也是一个有趣的体验了。    ◆              山东汉子                ·段战江·   1   山东出好汉。   提及山东人,我们总不免与那些粗犷豪爽、勇武坦直的英雄好汉联系起来。 且不说瓦岗寨里的混世魔王程咬金,且不说动不动就亮出“山东好汉”招牌的秦 叔宝,也不逐一点击那些能征善战的勇士猛将,单是梁山泊蹦出个舞两把板斧的 黑脸汉李逵,就足已让我们领教“山东好汉”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魅力。最能描 述这种粗犷剽悍的群体性格特征的,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故事:东西郭勇士。 话说当年,“齐有好勇者,一居东郭,一居西郭”。一日,两人路遇,东郭勇士 说:“去喝一杯如何?”“有肉下酒吗?”西郭勇士问。“你身上的肉,我身上 的肉,不是肉吗?”东郭勇士乜斜着西郭勇士说。西郭勇士不甘示弱,欣然应允。 于是,两人找来些豆酱,拨出刀来,你割我一刀,我割你一刀,蘸着豆酱吃将起 来,谁也不甘心先服输,直吃得两人都倒毙于地。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恐怖,也有些极端,却是“勇”、“直”的最真实写照。 这种尚武好勇的风气,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荀子·议兵》云:“齐人隆技击。”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山东人爱打架”。譬如说当年的齐闵王,他选用官吏的 办法只有一条:看他敢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中与人搏斗。齐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往 往以比武取乐。如他们驾车上路,喜欢以车毂相互撞击来逗乐。大道上,尘土飞 扬,车马急驰,“砰”地一声车毂相碰,落败的一方有人仰车翻之危,没有点勇 气胆量是不敢玩这种“飙车”游戏的。   齐人如此,鲁人也不差。便说那位“反霸权主义者”的大将军曹沫,当年在 一次典型的“以强凌弱”的“国际会议”上,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毅然搞 起“恐怖分子”的行为,用一把匕首劫持了当时大国领导人齐桓公。当时“桓公 左右莫敢动”,忙安抚一切好说,并问有什么要求。曹沫说齐强鲁弱,但也不要 欺之太甚,逼急了我们什么都能干出来。桓公到底也是场面混出来的,“乃许尽 归鲁之侵地”。曹沫听了,“投其匕首…颜色不变,辞令如故”。这个行为,细 想来实在是冒险之举,若不是当年齐桓公有更大的野心,不想“弃信于诸侯”, 曹的小命,包括鲁国,也可能顷刻“灰飞烟灭”,全部玩完。但从个体角度来讲, 曹沫这种“心跳”的玩法,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直面给那些自命不凡的大人物 一个响亮的“教训”,也真叫个爽。   当然,山东好汉,可不仅仅靠手中的利刃、心里的“热胆”来吓人的,他们 智慧的锋芒、语言的犀利,却不次于手中的利剑。于是,群体人格中,山东男子 一边率性挥洒着大气的豪爽,另一边又可爱地张扬着别致的潇洒。别的不说,单 想想当年那位顶天立地的“卧底”大英雄杨子荣,是如何一边撩着袍子耍酷摆造 型,又是如何一边气正胆直地套瓷编瞎话,就足已让我们对这位“土匪终结者” 佩服得心悦诚服,崇拜得五体投地。   勇武得有板有眼,潇洒得没天没地的山东好汉,可不单杨子荣一个。再如两 千多年前的那位毛遂毛先生。什么都不说,还是透过历史的镜像,先看看毛遂兄 的精彩表演吧。   话说当年平原君带二十高级门客去楚国说服楚王联合赵国抗击秦国。但任凭 平原君说得口干舌燥,心如火焚,楚王依然唧唧歪歪,哼哼哈哈,不肯给个结果。 就在事件陷入僵局的关键时刻,我们的主人公上场了。   且说毛遂亦不答话,按剑拾阶而上,昂首走上朝来。对平原君说:“合纵之 事,只要言明利害,三言五语便可解决,却为何自日出谈至日中,仍未商定?” 楚王见有人竟敢按剑直闯朝堂,且出言不驯,不觉怒起心头,但不明此人底细, 又慑于毛遂兄的威严,便转身先问平原君道:“此是何人?”平原君道:“此乃 胜之门客毛遂。” 楚王便高声叱喝道:“大胆狂徒,本王与你家主人谈话合纵 之事,岂有你说话之地,还不退下?” 毛遂毫无惧色,按剑直前,说道:“合 纵乃天下之事,天下人皆可议之,况在我家主人面前,你叱者何来?仗你人多势 重罢了。然如今你我相距仅十步之遥,你的性命便握于毛遂手中,还逞得什么威 风!当年商汤凭借七十里之地而王天下,周文王仅凭百里地,却使天下诸侯臣服, 又有哪一个凭借了势众人多呢?”楚王脸色稍和,问道:“先生有何话说?” 于是毛遂大讲一通道理,先夸再骂,骂完再揉,说得楚王心服口服,连连称是, 道:“就依先生,就依先生。”毛遂问:“主意拿定了吗?”楚王道:“定矣! 定矣!”毛遂便呼楚王左右:“取鸡狗马血来!”   左右取铜盘至。毛遂双手托住铜盘,跪献楚王道:“大王当献血为盟,正式 合纵之约,大王先饮,我家主人次之,毛遂再次。”于是朝堂之上歃血定盟,合 纵事成。   看看我们的毛先生,唇枪舌剑,豪气冲天,话说得多漂亮,有理有据,有礼 有节,不但圆满完成外交任务,而且也大长了赵国的威风和志气。事后平原君由 衷感叹其“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不过,山东人就是山东人。眼里揉不下沙子。便是鄙视人,也一点都不掩饰。 你看看他是如何挪揄同行的同僚的。毛遂左手托定铜盘,右手招呼朝下十九人道: “诸位就于朝下共同歃血吧!你们这些庸碌之辈,所谓‘因人成事’者,不就是 这样吗?”   众所周知,这位可爱又可敬的毛遂先生是以“我选我”的自荐行为而成为家 喻户晓的名人。其实,在强调谦让内敛的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单就他这样一个勇 于“亮出你自己”的推销姿态,足已让他傲视文林,流芳百世了。如你所知,中 国传统文化人,总有孤芳自赏的坏情结,动不动就哀叹“怀才不遇”,或总不把 自己当人,天生一副“求赏”的奴才样。或把自己比作美人,求取帝王宠幸,或 把自己比作鲜花,媚获美人的怜爱,强一点的,也是把自己当成一匹良马而已。 我就不明白,文人为什么就不能腰板挺直,主动些,坦白点,堂堂正正做个有点 血性的汉子呢?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群体人性压抑,其缘因动机自有各类不同说法。但血性 的丧失,性格的疲软,却不能简单地归罪到“礼教”那么简单。翻遍四书五经, 堂皇言之的“孔孟之道”,老人家也没明示或暗指我们必须那样窝囊地活着。   孔圣人教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有血有肉, 敢说敢当的子路兄了。这位鲁直可爱的山东人,名叫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 是孔圣人的得意门生。《史记》里称他:“性鄙,好勇力,性伉直。”刚勇好强, 这也是典型齐人的性格。这位子路兄,只比孔子小九岁,也算同辈中人,所以, 对于老师,说话总是大大咧咧,也大概唯有他敢于直面顶撞孔圣人。据《说苑· 贵德》中记载,子路与孔子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这样的:   那天,子路兄“冠雄鸡,佩豭豚”,手持利剑,勇武凌人地站在路旁,端的 一副先古“后朋克”的打扮。孔圣人一见,嘴里啧啧两声,教化之心顿生。如你 所知,这老先生总爱教训人。当初便对如盗跖辈的“黑社会老大”也曾苦口婆心 过,今日见了这样一个“小混混级”的后生,自然不在话下。于是,孔圣人悠悠 然地问道:“后生,干嘛要提着剑呢?”子路回答说:“防身嘛,谁对我不好, 我就砍他,这样才不会被人欺负呀。”孔子闻言,文绉绉地讲了一通君子无需用 剑的道理。他说:“‘君子,以忠为质,以仁为卫;不出环堵之室,而闻于千里 之外。不善则以忠化寇,暴以仁围,何必持剑乎?’”这子路虽是鲁莽之人,但 心却灵巧,而且对于孔子这一套“以德服人”的理论非常敬服,再者,恐怕也厌 倦了“小混混”打打杀杀的生活,于是,赶紧找了件长袍穿上,托关系递条子, 终于成了入门弟子。这一点,太史公说得明白:“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 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后来,大概没钱,交不起学费,便给孔子“打工”, 端茶倒水,牵马驾车,也算是勤工俭学,以劳付酬吧。   子路好勇刚猛,而且喜欢音乐。只不过,雅乐古调不是他的最爱。他更喜欢 “准摇滚”的即兴弹奏。那一日,子路兴致勃发,欣然鼓瑟,然铿铿锵,锵铿铿, “有北鄙杀伐之声”,孔夫子听了非常不喜欢,唉道“由也瑟,奚为于丘之门?” 故事若讲到这里,你会以为子路这人大大咧咧,太过粗鄙。其实不然。他其实非 常谦虚,甚至到了“闻过则喜”的地步。便说这件事,后来同门师兄冉有把老师 的抱怨告诉他。他竟“惧而自悔,静思不食,以至骨立”。自然,子路的“惧” 不是胆小,而是因为尊敬老师,肯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反思自己的不足。真不亏 是一位谦虚上进的好同志。   子路的优点不止此。他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胆直心正。当年,穿着夹着麻草 的破袍子在街上行走,见到那些“衣狐貉”的富贵权势之家,照样是昂首挺胸, 谈笑风生。这自然是一派“坦荡荡”的君子之风。另外,子路对父母尽孝,曾为 让父母吃到白米饭,“负米于百里之外”;他对朋友有义,“原车马衣裘,与朋 友共,敝之而无憾”;还有,他一言九鼎,言出必行,行必有果,《论语》上就 夸赞“子路无宿诺”。正是这样一位有情有义的好男人、真丈夫,便是死,也要 堂堂正正、大大方方。当年,因为卫国内乱,子路为了救主,不顾危险,最后惨 死乱军的刀剑之下。死之前,子路系帽的带子被他们的戈给击断了,子路自语: “君子死,冠不免。”将帽带系好,从容赴死。   对于这样的热血汉子,便是遥隔千年,依然让我有脱帽致敬的冲动,如果可 能,与他痛快喝一次酒,或听他高歌一曲,那更是莫大的荣幸和享受。只是,他 的个性,他的风采,对于我们这些被物欲奴化的现代人,也只能心存向往,叹之 赞之了。我们狭小的心房,容纳不了他的豪爽,我们单薄的瘦肩,承担不起他的 信赖。便是对他的崇拜和尊重,也因为我们的虚伪和揣测,多多少少都要掺些水 分,打个折扣了。   2   除却好汉,齐鲁之地还盛产圣人和君子。   除了大圣人孔夫子外,称圣封圣的还继有亚圣孟子、科圣墨子、书圣王羲之、 医圣扁鹊、工圣鲁班、农圣贾思勰、智圣诸葛亮等。中国民间历来就有求大封王 的心理情结,走遍全国各地,无论城乡市镇,还是山林沟河,或地理或人文,或 建筑或风景,总不难找出个天下第一的称号来。但敢于封圣称圣的,除了齐天大 圣外,大概就唯有山东多了。称之为圣人,既有对知识升华为宗教崇拜的民族情 结,还有就是盛赞其个人功绩的不可替代和不可超越性。因此,对于高高在上的 圣人,除了好好地崇敬祭拜之外,我们最好还是不要谈论太多。毕竟,他们离我 们太遥远了。我更感兴趣的是圣人教化下的那些彬彬有礼的君子。   何谓君子?我以为,君子,与身份无关,与地位无关,与长相无关。君子风 范的核心精神便是人格的高尚和纯洁。欲求高尚与纯洁,就一定要学会克己复礼。 毕竟,人世间有诸多诱惑,有些是需要努力争取的,有些则要刻意避免的。譬如 说,对于美色,有些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胆追求就是了,有些则由于 诸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最好还是“发乎情,止于礼”,有些则是需要“非礼勿 视”了。我一再强调的“礼”,包涵着最起码的社会道义、人类良知和传统习俗。 否则,一切都不顾,一切都无所谓,只是牵就、纵容自己的私欲和贪欲,那就与 畜牲无异了。   山东君子的最佳风范,我想应该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了。《南村辍耕录 ·卷四》载,美男子柳下惠,某晚留宿郭门,碰巧还有一位女子来此投宿。正逢 天寒地冻,怕那位女士被冻死,这位可爱的先生便将其搂在怀里睡了一夜,“至 晓不为乱”。这个故事历来为世人津津乐道,赞其君子风范,视之道德楷模。   这本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不料在今人的眼里心中,渐渐复杂起来,隐晦起 来。并煞有介事地列出五条理由:一是柳下惠生理有毛病,没有“乱”的本钱; 二是柳下惠心理有障碍,为沽名钓誉而不敢“乱”;三是柳下惠其实已行苟且之 事,却对外谎称“不乱”;四是这位女子极丑无比,柳下惠没有性趣;五是柳下 惠怕传染性病、爱滋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态。不, 这些怀疑论里还暗含着极其无耻荒唐的逻辑:1、你要救那女子的命,她就应该 以身相许,至少,她不能反对。2、若你救助的对象漂亮,你唯有性冲动,甚至 性侵犯,才能证明你是正常的男儿身。   如此卑贱的“下三滥”心理,可气!可叹!国人某些“描黑”的本事,便是 经不起推敲,竟也能获得许多人的心里赞同。自己内心腌臜,便以为天底下人都 是如此。你要是反驳,他会反咬你虚伪。这个世道,人心真是被狗吃了么?   我们便是从一个有起码良心的普通人角度考虑,面对一个饥寒交迫的弱女子, 又只是萍水相逢,寒夜漫漫,风雪潇潇,你无法给她更多的帮助,那么,用男人 的体温,挽救一条脆弱的生命,也许那时那刻,对于一个还有一点人性的人来讲, 都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若你这时竟打起鬼主意,注意人家有几份姿色,甚至 “乘人之危”,期望用性的交易来感激你,你他妈还是人吗?   没有办法,这个时代的道德旗帜早已污破不堪,“洁”的精神,对于今人而 言,只是不可能的谎言。我们早已不懂得去尊重他人,某些心理快感,更喜欢建 立在强奸别人的意志基础之上。于是,你看看,女研究生为拿学位,就要主动上 导师的床;明星要想成名,就要先和导演亲密交流;业务员要拿到单子,就要热 情伺候好客户。这样的新闻事件屡见报道,甚至已经构不成新闻。所有本应该正 常、纯洁,甚至高尚的关系,在这个世风日下的社会里,多变得复杂混乱起来。   骑士精神,君子风范,俱已随风而去,伴着那些亮洁的人物一同消逝在寥寥 的时空之中。现如今,我们对于君子的怀念,只能停留在一个假定的期待和虚幻 的梦想里。至于山东境内,还有没有希望,还有没有榜样,都是无法得知明确答 案的难题。只是据说挪揄山东人有“泡小姐只拉手”一说,不知算不算柳下惠的 遗风?   如今,西柳村还保留着柳下惠墓的遗址,乡人将其粉饰一新,亮出祖宗的招 牌,只是求得成就一个可能赚钱的景点。前去观光游览的游客,三三两两,还是 有的,只是恐怕无论乡亲,还是游客,对于这位祖宗,除却遥远的好奇与原始的 崇拜外,更在意的是那些可作闲扯谈资的传奇罢。已经很少人有人理会反思已随 先人逝去的那份纯洁的情感,还有,就是那份缘自敬畏和自尊的高尚风范。   3   山东有壮士。   壮士,是一个男人专用的名词,是指那些心雄胆壮、意气豪放而勇敢的人。 男人之所以是男人,就在于他们拥有一颗博大的心。他们往往心怀百姓,胸系天 下,将满腔的热血,笔蘸墨含,把一个人字,写得气势淋漓,姿态汪洋。想想辛 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逼人寒光,想想戚家军海上击杀倭寇的冲天豪情,哪一个不 是令我们热血沸腾,扼腕叫好?   提及壮士,我头一个想到的是便张自忠将军。这位曾使倭寇丧胆的抗日名将, 也被日本人称之为“中国第一位男子汉”。这个说法也许可笑,然而可以理解, 因为他们怕他。面对当时中国军队更多无能的败绩,将军用鲜血和智慧,在喜峰 口、卢沟桥、台儿庄、十里长山,给予日寇以坚决的痛击,用几次漂亮的“大 捷”,维持了国家的尊严,坚硬了国人的骨气,挺直了民族的腰板。   作为军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将军的心是决然的。他曾对部众痛哭誓言: “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作为将军,他 又是智慧的,当年的“襄东大捷”,将军采用奇袭手段,一举端掉日军总指挥部, 然后指挥部队趁势猛烈反攻,打得日军狂退60里,大获全胜。那一战后,老百姓 便美称他为“活关公”。   长山之役,将军所率部队被日军重兵包围,激战两日,弹尽粮绝,一代名将, 壮烈殉国。随将军东渡作战的二千官兵亦全部壮烈牺牲。凶残暴虐的日军也不得 不佩服张自忠将军的忠勇,列队脱帽向他的遗体敬军礼,用上好木盛殓并竖灵牌。 当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于 是,继张自忠任第59军军长的黄维纲率部再渡襄河,与敌激战两昼夜,付出了二 百多人的伤亡,终于在方家集寻得英烈坟墓,开棺将忠骸起出,重殓后再将灵柩 运往重庆。   1940年5月21日,天空下着小雨,当将军的遗体从宜城运到宜昌时,十万群 众自发送殡。敌人的飞机在上空盘旋吼叫,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据说当 时蒋介石是抚柩大恸,从此他的办公桌上摆上了张自忠的遗像。当史沫特莱在新 四军的战营里听说张自忠殉国的消息时,彻夜未眠,后写下一篇纪念文章,题为 《一个有良心的将军》。军人战死彊场,这是最好的归宿。也终是圆了将军“取 义成仁”的伟大志向,取其民族大义,成就国家大仁,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 得起黎民百姓。良心,是的,天地有灵,良心为证,将军,还有跟随他的诸多勇 士,不负青天,不负百姓,终可以坦然入睡了。   对于我们这些处于和平时代的人们而言,战争环境下男儿的激情和血性,也 许太过遥远。但山东境内的另一个好儿男,告诉你平凡中自有不平凡,英雄不单 一定要舞枪弄棒,壮士也不见得非慷慨激昂。这就是那位人民的好官员孔繁森。 对于这位人物,我们也许太过敏感他的政治宣传效应,对于他的伟大,总不免有 些怀疑。看过他的简历的,不难发现,他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或光辉灿烂 的业绩。他的太过普通与平凡,让我们感觉到一个男人的隐忍和山东大汉特有的 朴素和实在。是的,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做一些事情,远比玩虚得好,远比勾心 斗角好。他的离去,多多少少有些突然和意外,好像无法构成一个壮士应有的理 想归宿。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因为他已经上路,突然的停留,不是他偷懒, 我情愿相信那是上帝不忍心他太过操劳的缘故。   好汉也罢,君子也罢,壮士也罢,归根结底,他们心底都存有浩然之气,都 鲜活着男人特有的阳刚气概和豪迈情怀。我以为,这样的男人,才是真正的有款 有型,有滋有味。   如今,山东梁山泊的水还是有的,大寨也在,替天行道的杏花旗也重新树立 起来。只是,那些鲜活的面孔,已经愈来愈模糊。热热闹闹的梁山泊,多的只是 游客的喧闹,英雄好汉都已经隐在历史幕后,冷眼旁观这个花花世界的悲欢荣辱。 面对不平,面对不公,他们的后代早已失去“平地里那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的潇洒和豪爽。粗壮的嗓门也退化成细细的一线,勉强发出慨然一叹。   那些本需要固守的传统和精神,我们早已好不心痛地丢弃,像个没脑子的败 家子。使我不禁想起,西方国家提倡的绅士风度和骑士精神,千百年来,无论社 会如何变迁,人家总是那样骄傲地坚持着、崇拜着。如今在好莱坞的大片里,总 能轻易找到现代版甚至星际版的英雄样板来。于是,一边装模作样地用假嗓子嘶 吼着“好汉歌”,一边扳着指头清点自家门户里曾经出现的好汉、君子和勇士。 这一时刻,除了控制不住的感伤外,便是无边无沿的怅然。 ◆               隐秘的午夜 ·刘 淼·   一   睡眠不知什么时候离我而去?我却以为是没有进入状态,强迫自己大声数 着山羊,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四只羊……然而,就算数到一百只乃至一千 只又有什么用呢?山羊依然很飘渺地悬浮在半空中,迟迟不肯落下。按照往常的 经验,山羊如果不肯落下,睡眠是不会来临的。我蒙上被单,杜绝一切光线的侵 扰,同时也将一切高分贝的噪音拒之耳外。我忽然发觉,在人的所有生理现象中, 失眠甚至比饥饿更让人感到难以承受。饥饿只是器官的呻吟,而失眠却是神经的 创伤。我的神经当真受到沉重的打击么?仔细回想,日间里我很快乐,并没有遭 遇任何哀伤的、忧愁的、痛苦的事件刺激与追逐。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了:恐惧。   我承认,自小便沉浸在恐惧当中,一直到现在,都未能从中解脱出来。它仿 佛压在胸口的一座大山,多年来压得我发不出声,透不过气。第一次感受恐惧, 我只有四五岁。四五岁的年龄,大脑一片空白,记忆功能甚至还未能完善与健全, 然而,我偏偏记住了那一年的恐惧。那天,母亲神情严肃地告诉我,你必须走上 手术台接受刀光剑影的考验时,我一下子懵了。随之而来的恐惧,仿佛潮水一般 一波衔一波涌上心头,撞击着那颗尚嫌稚嫩的心脏。接下来的时间,是漫长的等 待。躺在病床上,周围的病友几乎都能做我的父辈,他们除了高兴时逗弄我一会 儿外,其余时间里,我只能用睡眠来打发。然而,一旦想到就要走上手术台,想 到寒光闪闪的手术刀切开纤细的咽喉,想到细长锐利的针管刺进柔软的肌肤,想 到随之而来巨大的疼痛,我终究不能安然入睡。因此,当那天终于如期而至的时 候,内心深处的恐惧一下子增至到了顶点,除了以最大分贝的哭声来抗拒这份恐 惧外,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方式。尤其糟糕的是,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 丧失了挣扎的力量,仿佛全身所有力气都象水一样消失在了水中。终于,我看到 了一双清澈透明的大眼睛,尽管她的面容深深地隐藏在白色口罩后面,但仍然可 以感觉到其中迷人的微笑。恐惧的心一下子平静了下来,我渐渐进入了梦乡。   当我终于醒来的时候,母亲第一个阻止了我发声的企图。我只能抱之以苦笑, 此时,咽部仿佛塞进了厚厚一团棉花,哪里还会有发声的可能呢?我又陷进了失 声的恐惧当中,生怕从此不能再发出自己的声音。接下来的日子,我只能将手的 功能发挥到极限,手成为我与人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然而,这是多么的不方便, 每次手势,都只能引起他人不知所云的猜测。   猜测是一种令人生疑的举动。明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但因为猜测而显 得轮廓分明甚至毫发毕现。此时,猜测的生疑之处便是其背后的不可告人目的。 猜测不同于推测,猜测的基点建立于个人主观臆断,推测则以理性的技术手段得 出问题结论。猜测常被用来做为攻击、毁谤、污蔑、蒙蔽的工具。许多事情都假 以猜测的名义而顺理成章,处女被当作卖淫女受罚,大学生被怀疑成“三无”人 员而致死,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建立在恶意的猜测之上。推测则是严谨且细密的, 没有足够的证据,推测不敢妄自做出结论。而由推测上升至推理,更是推测一大 进步。反过来看,推测又何尝不是猜测的进步呢?   在被他人不知所云猜测的同时,我本身也陷入了另一场痛苦的猜测当中。是 的,我要猜测的正是那双大眼睛,那双在手术台前给予我勇气与温暖的大眼睛。 然而,不管我怎样仔细观察,那双大眼睛却始终再没有出现。或许出现了,只是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而已。对于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孩子而言,猜测并不足以给 予他更多的自信。直到出院,我依旧没有找到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或许大眼睛只 能永远珍藏在记忆最深处。   二   一直以来,我都在做着一个奇怪的梦,在梦里,我是一个拥有百万雄师的 山大王。我的部下个个英勇善战,盘踞在一座巍峨的大山里,每天,我看着他们 在练兵场操练的情景,总会发出一阵得意大笑。至少在我十岁之前,这个梦反复 出现在我的睡眠里。每次这个梦出现的时候,我的内心会突然变得无比塌实,平 静。渐渐地,我终于明白,这不过是为了摆脱恐惧而自发的一种本能。每当黑夜 降临,恐惧随之而来的时候,是这个梦使得我的睡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安逸。   十岁以后,我第一次接触了武侠小说,很快,山大王的梦被“降龙十八掌” 替代。然而,我始终不能满足,不仅“降龙十八掌”,凡是书中介绍的任何一种 顶级神功,都被我一一拥有了。或许,今天我以“降龙十八掌”击退来犯之敌, 明天我又以“九阴白骨爪”杀掉穷凶极恶的逃犯。这样的梦无限循环着,在梦里, 我感受到一阵阵冰凉的快感。我依旧靠着梦来战胜内心深处不可自抑的恐惧。   确切地说,这个时候的恐惧,来自于学业上的落伍。我永远记得小学一年级 的第一次数学考试。我竟然只有可怜的14分。当我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里的时 候,母亲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她的手中多了一根笤枝。笤枝纤细而坚韧,抽在人 的身上,留下的是火辣辣的伤痛。我除了嚎啕大哭,根本不能做任何无谓的抵抗。 从此,数学成为了我另一眼恐惧的源泉,每一个加减乘除符号,每一列方程不等 式都被我看作是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于是,放学后被留校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一旦被老师留校,也就意味着要做大量的习题,要听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对于 数学,我有着天生的愚钝,正所谓朽木不可雕也。因此,不管我做了多少习题, 听了多少讲解,每次考试完,都会排在班里的最后几名。   不过,寸有所短,尺有所长。对于数学的恐惧,很快我便将之转化为对语文 的亲近。小学生向来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必须每天记日记,且交给老师 检查。我当然也写过捡到一毛钱交公或帮邻居老太太打扫家务之类的虚假日记, 但更多的时候,我的日记,描写美丽的大自然、秀丽的祖国河山,记录身边新近 发生的真人真事,记述某个电影电视的观后感,某本精彩小说的令人震撼的章节。 这样,我的日记与作文不知不觉成为了一种典范。然而,那时侯,是“学好数理 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能够写篇精彩的作文,在大人眼里实在算不了什 么。母亲依旧为我的的数学落伍而焦虑不安,她甚至拉下了脸面,恳请自己的老 朋友蔡老师为儿字补习数学功课。蔡老师严厉、古板,她的儿子之所以能够考取 北京大学,与她所秉持的严师出高徒理论是分不开的。好在我没能跟蔡老师学习 多久,父母就因为工作的调动,离开了原来的那座小城,而我也很快脱离了苦海。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梦虽然仍记忆尤新,但再也不见归来了。山大王,武 林高手其实不过是《隋唐演义》,《射雕英雄传》等小说的产物。所谓的日有所 思,夜有所梦罢了。不过,这些梦也确实起到了战胜恐惧的效果。虚幻的成就感, 能够使人暂时忘却恐惧、悲伤、痛苦、失望、迷茫等等一切不愉快的心理状态。 这其实与吸食毒品的性质是一样,之所以这些梦反复出现挥之不去,完全是因为 我对这些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难道做梦也能成瘾么?如果是的话,姑且将 之称作梦瘾吧。   这应该是一个特殊的生理现象,我不知道在别人身上有没有发生过。或许也 有人偶尔一两次做着相同的梦,但如我这样长年累月做一个相同的梦,恐怕是绝 无仅有了。少年时对于学业的恐惧,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消失殆尽,母亲面对 迅速长大成人的儿子,已经力不从心,举起的笤枝迟迟不见落下。没有了肉体的 伤痛,精神的创口慢慢愈合。我忽然发觉,当这一切消失的时候,内心竟是如此 空荡荡。我只能通过拼命地阅读填补遗留下来的空虚和缺憾,这样,我逐渐比同 龄的孩子显得更加成熟稳重。我不知道此种结果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运,过早失 去了童真,带给自己的不过是更加沉重的心理负担。   “山大王”、“武林高手”终于功成身退了,作为战胜恐惧的工具,它们完 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我知道,以后的梦将不在单调,而是渐渐多姿多彩。   三   我喜欢午夜的时候四处梦游,就好象一个无魂的野鬼一般。请注意,这里我 并不是在做真正意义上的梦游,充其量只能称作游荡而已。因为,我的大脑始终 保持着清醒,甚至,比白日里还要清醒数倍。这样的游荡,对于我而言,究竟为 了什么,至今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就是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单调 运动,我居然坚持了近十年。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结果,对于我的心脏将产生多 么有益的影响。至少,它听上去,要比常人有力度得多。   午夜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静谧。尽管在日间,整座城市充满了烦乱与嘈杂,冷 漠与寡情。但到了午夜,一切归于平静,正如绚烂的烟花,猛烈燃放完后,剩下 的就只有袅袅轻烟,五彩的碎纸片。我缓缓踱步在城市的街道,街灯昏黄,穿过 头顶,留下一道孤独的身影。对于大都市而言,午夜仅仅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 幸好,我所在的城市并不属于此列。此时,我已经步入一段街灯极其黯淡的小径, 尽管眼前一片黑暗,但依然能够凭着日间的记忆摸索前进的方向。   我看到她的时候,她正蹲在路边吸烟。起初,我并不敢确定那是一个女人, 因为下蹲的姿势,掩盖了单瘦的身形。及至我走到跟前,她向我放肆地吐出一串 烟圈,这才看清她那细腻而又充满胭脂气的容颜。现在,她是相当诱人的。由于 下蹲的姿势,我能轻易俯视到吊带背心里那条雪白的乳沟。因为身体的压迫,乳 沟变得狭窄而深邃,让人有一种探究到底的欲望。我停住脚步,等待她让开一条 去路。然而,她除了不停的吐纳烟圈,并没有丝毫移动脚步的意思。她终于向我 伸出了五个手指,干还是不干?她的声音沙哑干涩,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央视版 《射雕英雄传》里饰演黄蓉的女明星周迅。我摸了摸口袋,竟然一个子儿都没有。 我用一种怪异的腔调告诉她,如果不收钱,我愿意满足你的欲望。她到底还是让 开了去路,我几乎是擦着她的乳房过去的,这使我产生出一种强暴的欲望。我猜 测,此时就算她喊破嗓子,也不会有人听见。我试着想将她揽入怀抱,她本能地 向后退了一步,但马上,她可能又意识到什么,很顺从地如小猫一般贴了上来。 就在那一刹那,一道细微的咳嗽声,划破了午夜的平静,紧接着,从远处传来一 阵沉重的脚步。显然,是有人在提醒着什么。本已燃烧的火焰,一下子被浇灭, 我尴尬地推开了她,迈着踉踉跄跄的脚步离去。   我继续前进,很快又回到了街灯明亮的大道。我为自己刚才的举动感到惭愧, 若在平时,与陌生的异性说几句话都可能脸红,没想到,失去了阳光的照耀,我 会变得如此鲜廉寡耻。难道午夜果真是罪恶的催化剂吗?黑夜、黑暗向来是与魔 鬼结伴同行的。没有了阳光的监督,恶魔不再受约束,可以猖狂地跳出来作歹。 同样道理,在夜间,没有白日里的众目睽睽,谁都有可能脱下道貌岸然的外衣, 谁都有可能暴露出自己内心深处所不能察觉的阴暗。但我仍然不能原谅自己。在 此之前,我曾为自己的善良、正义、诚实、宽容、豁达等所谓的优秀品质得意, 如今,仅仅是一个陌生的夜晚,一个陌生的女孩,就差点让我堕入万劫不复的深 渊,想想真是后怕!假如我用暴力占有了女孩,可能她会默不做声,可能她会忍 气吭声,但是,我从此也就步入了禽兽的行列。   人与禽兽不过是一步之遥罢了。区别在于人能够用理性控制自己的大脑,用 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然而,极少数的时候,理性与道德在兽性面前,可能会轻 而易举地崩溃。面对如此困境,人类是多么的尴尬呵。此时,唯一解决的办法就 是制度。只有形成一种强制力的措施,才可能遏制兽性的复发。阿克顿勋爵曰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也正是这样一个道理。美色、金钱、权力无时无刻 不在考验着人的底线,守住了底线,其实也就是守住了作为人的尊严。   我依旧不知疲倦地游荡着。我尽量放弃宽阔、平坦、明亮的大道,专挑各条 小巷与小径。我熟识方圆十里的每一个街道,知道这条路通向何方,那条路最终 又会到达哪一点。现在,我所走的是一条石板铺就的老街。老街究竟有多老,我 不清楚,但据老人们讲,当年的老街是这座城市的中心枢纽,也是最繁华的集市 所在。如今,城市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当年的中心枢纽,早已经被边缘化,成为 了郊区。   石板坚硬,表面却并不平整,凹凸不平的坑坑洼洼,是岁月留给老街的皱纹。 每次午夜梦游,我总会经过这条老街。不为别的,只为了这里的石板,只为了这 里的沧桑。老街两旁是各式各样的民宅,大多是那种拥有两层楼房的大院。院墙 并不高,但墙顶布满了细长尖锐,高低不平的玻璃片,密密麻麻,在月光地照耀 下散发出一道道寒光。院门一般由铁栏杆组成,挂着一把巨大的铁锁,不给人以 任何可乘之机。以前,老街两旁是铺面。有卖米粉的,有卖花布的,有卖粮油的, 还有就是卖杂货的了。我至今还记得吴记米粉店里的牛肉汤香味,以及李记杂货 店里漂亮的花蝴蝶风筝。要知道,在当时,为了吃一碗香辣可口的牛肉米粉或买 一只美丽的花蝴蝶风筝,我要存上好长一段时间的零花钱。现在,老街被边缘化, 不再有人上这里来买东西,自然而然的,铺面消失了,留给人的是一种说不清道 不明的惆怅。   老街不长,只有百米来深的样子。步出老街,往左边一拐,新建成的商业步 行街也就到了。从黑灯瞎火的老街来到灯火通明的步行街,我的眼睛一时还不能 适应,微闭着的双眼竟不敢睁开。好在步行街修有盲道,并不影响我的前进。我 真正进入了梦游的状态。   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盲道上,此时,偌大的步行街空已听不到日间的熙熙 攘攘。偶有人从身旁走过,我想他一定觉得奇怪,这么晚了还会有瞎子上街。其 实,对于真正的瞎子而言,是无所谓白日与黑夜的。我最终还是被迫睁开了双眼, 因为一块果皮差点让我摔倒。我没有盲人用的拐杖,安全系数起码下降了百分之 五十。我奋力一脚将果皮踢向了远处,此时,我才发觉,步行街的尽头也已经到 了。步行街对于我而言,是陌生的、干枯的、冰冷的。尽管它拥有崭新的水泥地 面,光亮的白色瓷砖,五彩缤纷的灯饰,但都不足以使我对它的产生一种依恋。 倒是街尽头的小型休闲广场,虽然面积并不大,但在午夜里置身其中,仍感到一 种无比的空旷。这里,是午夜梦游的最后一站了。再往前走,我将重新回到起点, 重新回到温暖的家。   早在念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地球是圆的,理论上,从固定一点不 停的向前走,最后还是会回到原地。梦游也是如此,不管我怎样四处游荡,最终 依旧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回到原地。这种回归,是无意识的,正如倦鸟懂得回巢一 般。每次明明还想拖延回家的时间,但不自觉地,却已经踏上回家的路。难怪有 朋友告诉我,你终究是逃脱不了家的束缚的,这不仅关乎性格,同时也是宿命的 使然。   四   其实,午夜对于工厂里的倒班工人来说,不过是八小时工作的开始或结 束。对于他们而言,午夜是一个格外敏感的时间。每到这时,工厂里的电铃声总 会适时响起,紧接着,三三两两的工人们一下子从夜幕里钻了出来,有的提着菜 盒,有的提着洗衣桶,还有的夹着一本或几本武侠小说。对于晚班工人来说,午 夜是八小时工作的结束,对于早班工人来说,午夜则是新的工作日的开始。这样 的工作时间,不仅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状态,并且还给女同志带了某种潜在的危险 ——事实上,我已经不止一次听说色狼伏击下夜班女工的事件。然而,为了生计, 她们不得不做出如此牺牲。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也一直被这种早出晚归的倒班生活所困扰。那时侯, 我刚刚参加工作,很不幸地被分到一个充满巨大噪音的操作岗位。这样的岗位不 要说读书或睡觉了,就算你睁着眼睛坐在那里,都会感到焦躁不安。然而,与我 一同值班的冯师傅却能迅速进入最佳睡眠状态,似乎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不过 是他的催眠曲。我知道,十多年的磨练,冯师傅失去了对声音最起码的感应,他 的听觉神经比正常人麻木要许多。与其说麻木,不如说是受损吧,只不过,这样 的损失一旦失去,便再也不能挽回。每次,看着冯师傅安详的睡容,我不但没能 心生羡慕,反而在不知不觉当中,有了一丝丝怜悯。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冯 师傅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取生命的延续,这不仅让人感到滑稽,更 让人感到一种透骨的悲凉。   我因此变得无比的抗疲劳。本来在这么一个岗位,是绝对不允许有人睡觉的。 但实际上,在夜班,常常是一个人休息,另一个人保持清醒。而我,则成为了一 个永远的清醒者。有时,冯师傅过意不去,提出与我轮流休息,但被我婉言谢绝。 我说,我还不想把自己变得过于麻木,我宁愿始终保持一份独特的清醒,以此来 对抗噪音对我的侵蚀。冯师傅笑了,可能他觉得我过于天真了吧。   我一直试图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但终究没能成功。当年毛泽东能够在闹市 里静读,那份意志力,由此可见一斑。不能读书,也不能轻易离开操作室,我只 能仰望窗外蹲着的煤气储存罐,这是唯一能够观察到的景物。高四十米,直径二 十米,仿佛一个被放大了好几万倍的茶杯——就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里面储存着 整座城市一天所需的燃料。它就象一个巨大的能够任意收缩的胃,每天早晨,饱 满而又高傲地耸立着,到了夜间,则象是完全消化了一般,瘪瘪的恹恹的,一副 垂头丧气的模样。不过,用不了多久,源源不断的煤气又会将它撑满,直到第二 天早晨,它再一次昂首挺立。我站在窗口,仰望着储气罐一节节升高。尽管已是 午夜,但强烈刺眼的探照灯射在罐体,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观察。算起来,不知 不觉中储气罐已经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因此,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已经 锈迹斑斑,用手轻轻一碰,罐体的铁锈片便哗哗地下落,留下来的是一道道惨不 忍睹的伤痕。如果要爬至罐顶检修,那可真要注意点了,因为蜿蜒而上的铁楼梯, 扶手摇摇欲坠,一晃一晃的,让人心惊胆战。所以,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我坚 决不上罐顶。但冯师傅对此颇不以为然,上下罐顶大大咧咧,他说,我干十年了, 都没有出事,管它呢!   因此,在某一个午夜,我终于还是忍不住爬上了罐顶。我轻轻地将工作棉衣 罩在已经熟睡的冯师傅身上,蹑手蹑脚走出了操作室。此时,除了隔壁机房传出 的轰鸣声,四周便再也听不到一丝杂音。因为探照灯的缘故,我并不惧怕黑暗, 相反,红色的灯光射在罐体,撒下一片红晕,象是抹上了一层淡淡的胭脂,使得 日间的丑陋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小心翼翼地登在铁梯的踏板上——四十米,这是 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呵,至少,相当于一幢十层的楼房了。未及登完一半,我的大 脑便感到一阵眩晕。扶手依旧摇摇晃晃,我不敢向它借力太多,生怕会因此一头 栽下去从而永远告别这个世界。风渐渐大了,只一会儿便将机房的轰鸣掩盖了下 去。此时,已渐进中秋,月亮就象一个大银盘悬挂在半空中,仿佛近在眼前,触 手可摸。古人登高,有思念远方亲人的意思在里面,而我呢?站在罐顶,整个厂 区一览无遗。也就在西头,一团熊熊大火正烧得猛烈,那是焦炉在冶炼焦碳。日 间的大火,被阳光覆盖,显得毫不起眼。午夜的大火,却能将远处的半边天烤红 烧透。我知道,我并不孤独。因为大火旁边,几个身影仍在忙碌,他们就算想睡 觉都不可能。与他们相比,我又是多么的幸福呵。至少,我既不用在烈火中炙烤, 也不用担心错过焦碳出炉的时间。不仅如此,我还能有高空赏月的闲情雅致。这, 还不能令人满意么?   然而,偏生我就不满意。站在罐顶,我当然可以思念某些远方的亲友,但更 多时候,却是在无边无际地幻想。或幻想嫦娥仙子飘然而至,或幻想纵身跃下却 能平安无事,如果仍觉无聊,干脆就想着脚下的储气罐因为某种原因爆炸后的场 景。这些幻想,当然是荒诞的,不切实际的,但却能够替我将漫漫长夜一点一滴 地打发。与此同时,罐顶永远都是安静的,安静得好想在上边美美地睡上一觉。 用美梦代替幻想,我当然愿意,然而,这毕竟只能是一种奢望。好在另一种平常 难以实现的奢望,在这里竟轻易实现了。屈指算来,我大概有十年没有看到日出 了。记得十年前,我住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偏僻山村,几乎每天早晨都要爬上屋后 的山顶看日出。日出从来都是壮美的,山村的日出尤其如此。那是怎样一番情景 呵,至今想来,仍然是那样惊心动魄。序幕还没有正式拉开,我站在山顶,就已 经感觉到红色光线的灼热。这个时候,光线是不能算作光芒的,它不过是一支先 锋队。慢慢地,三分之一的脸露了出来,再慢慢地,一半的脸露了出来。紧接着, 仿佛是一瞬间,太阳挣脱了某种束缚,直冲上了云霄。大地一下子亮了,整个天 空一下子亮了,整个人的胸怀也一下子亮了。从黑暗到光明,尽管只是一瞬间, 但我却必须经历一场长时间的等待。   等待是无聊的,等待是孤独的。站在储气罐的罐顶,我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 的山巅。当久违的霞光终于覆盖到罐顶,我这才发觉,眼角已经是热泪满盈。光 明永远都会战胜黑暗,黎明终究会到来。   半年以后,我调离了那个工作岗位,告别了午夜不能入眠的生活。离开的时 候,冯师傅只是对我淡淡一笑,说,以后有空常回来看看。我知道,冯师傅也渴 望象我一样离开,但是,他对我的离去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羡慕。或许,他仍然在 耐心地等待。然而,在内心深处我又明白,如果不出意外,冯师傅的等待将不会 有任何的结果。   五   网吧可能是这个城市午夜里唯一能够通宵营业的娱乐场所。很长一段时间 里,我迷恋于午夜里的网吧。它象一只硕鼠,慢慢吞噬着消耗着相当一部分城市 的生命,并且,这一部分生命大多是青春的,乃至年幼的。正是他们,撑起了午 夜里最后一轮明亮的月空。网吧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CS”游戏的刺激?网恋 的甜蜜?BBS论坛的激扬文字?还是色情女郎摄人心魂的柔媚身姿?其实这些用 一句话便足够总结,那就是带给人一种虚幻的、颠峰的、全身心放纵的体验。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去一个名叫“三友”的网吧。它象一座悬挂于半空中的 楼阁,每个人都要爬上一段狭窄陡急的木梯。而木梯口,方方正正,从上望下看, 仿佛电影《地道战》里地道口。事实上,个子高一点的人,是不能直立身子的, 因为稍有不慎,头顶便可能碰到了天花板。这样狭小局促的空间,最终只能带给 人烟雾笼罩,气息暧昧的结果。我之所以常常在那里坐至午夜,无非是因为网费 便宜的缘故。当然,还有那个女孩。那个女孩年龄并不大,顶多十八九岁,一头 棕红色的长发。她喜欢抽烟,牌子并不好,是民工常抽的那种。她总是接近午夜 的时候,才孤身一人来到网吧。不过,最令我欣赏的还是她抽烟的姿势,很优雅, 很娴熟。从点烟、吸烟到吐出来,整串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她 每次上网的时间不长,似乎是与人约好了只聊那么一会儿。过了午夜,她便准时 下机。我一直想到要去跟踪她,但最终没能付诸行动。我知道,这样的跟踪是毫 无意义的,就算清楚她住在什么地方,又有什么用呢?   不仅是这个女孩,还有一个男孩也曾引起过我的注意。男孩上网只做一件事 情,那就是玩一种叫做“传奇”的网络游戏。这是一档角色扮演类型的游戏,玩 家在里面可选择道士、魔法师、武士等身份,然后便是永无限制的练功,练得越 久,级别便越高,杀死的敌人数也就越多。我之所以注意这个男孩,正是佩服他 的耐力。为了这个游戏,男孩竟然能够连续奋战24个小时而不休息,真正到了废 寝忘食的地步。每次我离去的时候,都会看见男孩的眼睛里布满了可怕的血丝。 他显然已经走火入魔了。据说,在国外,由于玩电脑游戏,许多孩子都得了一种 游戏综合症。所以,我估计男孩的游戏综合症已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救救孩子 这句话,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然而,谁又能救救我呢?当我无可就药地爱上那个叫做逸的女子,午夜的网 吧,成为我跟她沟通的唯一桥梁。我们相互沉浸在一种虚幻的爱情里,见不到容 貌,听不见声音,所能感受的,只有心灵的悸动。我一度固执地以为,我终于找 到了身体的另一半,找到了缺席多年的那一根肋骨。我说我要感谢网络,感谢现 代的高科技。她也说,要感谢我对她的包容,感谢上苍给她带来生命中的第二个 男人。可是,网络里的爱情,又有多少能够成为现实呢?当我们从肉体与灵魂磨 擦的颠峰跌下来后,所要面对的一切的一切,竟是如此的不可逾越。正如我的朋 友雷立刚在一篇散文里所说的那样,“激情像烟花一样在最缤纷的时候消逝,在 最灿烂的瞬间凋零,爱如烟花,只开一瞬。”我没有想到,午夜里结识的爱情竟 如此轻易地凋零,它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   还是那句话说得好,缘靠天定,分在人为。我与逸的相遇显然是上天注定了 的,但是,我们却又始终不能摆脱环境的束缚,所以,说到底,我们的相遇不过 是一场悲剧。我也承认,我不是一个勇敢的男人,我怕承担,我怕负责,我更怕 失去所谓的亲情。在亲情的强大压力下,我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大概经历了这样 一场近似于残酷的挫折,我不再相信网络里的爱情,不再相信午夜的偶遇。所以, 我毫不犹豫地告别了午夜的网吧,重新回到那张陌生而又熟悉的书桌。与读书相 比,上网简直可以算得上谋财害命。但是,我并不因此而感到高兴,相反,只能 徒添我一份莫名的悲伤。   六   我是如此的喜欢午夜,它所散发的寂静,使得我的灵魂得以暂时的牺息,但 不可否认,对于秋冬交接那段时间的午夜,我由衷地感到厌恶。那是一个什么样 的午夜呵?风雨交加,寒风刺骨,天空阴霾,就连路灯都显得格外黯淡无光。我 甚至嗅到了一丝死亡的气息。这样的午夜,比起夏日的午夜,已不仅仅是缺少一 份浪漫与温暖。它带给人更多的是压抑和苦闷。   因此,那段时间的午夜,我干脆紧紧地龟缩于家中,任由窗外的雨滴撞击着 玻璃。“嗒、嗒、嗒”,每一声敲击,尽管分贝不大,但在午夜的静谧里,变得 清晰而有力,让人感到一种沉稳与安定。与玻璃相关的声音,大多是让人难受的。 譬如破碎时的声音,干净而清脆,但其中却饱含着痛苦与绝望,因为这意味着某 一个物体将从此消失,或许这件物体是主人的心爱之物,或许这件物体价值连城, 总之,都将随声而逝。还譬如刀片与玻璃相磨擦的声音,我相信,许多人在做学 生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类似的体验,那就是粉笔划在黑板上,尖锐的声音,能够 给人以一种刺入骨髓的感觉。刀片与玻璃相摩擦,效果与此几乎一模一样。记得 第一次听到那种声音,我才小学一年级,鸡皮疙瘩一下子布满了全身。正因为如 此,雨点的温柔与玻璃的冰硬相交融,发出的声音尽管有时过于沉闷,但毕竟比 绝望与锐利要舒服柔和得多。   午夜是谛听声音最好的时候。春日的午夜,有沉醉的春风呼叫;夏日的午夜, 有聒噪的蛙鸣和不知疲倦的蝉叫;秋日的午夜,有情人的恋恋私语;冬日的午夜, 自然只剩下细雨中的呼喊了。声音,是世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难以想象,一个 无声的世界,将是多么的可怕。声音,是有真假之分的。当一个孩子指出皇帝身 上什么都没有穿的时候,这样的声音已不仅仅是天真;当张志新的喉管被割破, 声音对于她而言,意味着真理被无情地消磨。现在,要发出真实的声音是多么的 困难,声音在被人为地虚构着修饰着。我不期望自己能一辈子发出真实的声音, 这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那样,走到天边,说话也要口对 着心,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午夜的声音是神秘的,它是多么的玄奥莫测。记忆里,故乡午夜的声音尤其 如此。那时,故乡的小山村紧靠着铁路,每到午夜时分,便会有一辆客车匆匆驰 过。因为是一个小站,客车会稍许停留三分钟,自然,进站前与出站后都会发出 一阵长鸣。那时侯的火车,是蒸汽机发动,呼啸声特别的粗犷,其中夹杂着阵阵 喘气声,就象一个长跑运动员在急促地呼吸。母亲告诉我,在我刚出生的那一会, 只要午夜的火车一呼啸,我便会被惊醒,然后就嚎啕大哭,再接着便尿了出来。 久而久之,竟成了习惯。有次家中那部黑白电视机里放《铁道游击队》老电影, 尽管才晚上八点钟,但随着电影里火车的呼啸,我提前醒了过来。好在母亲早有 准备,已经将尿盆垫在了我的屁股底下。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我念小学。每次 早起,母亲就会伸出手打我的屁股,说这么大了还尿床,真是不象话。虽然母亲 打得我一次比一次疼痛,但却并没能阻止我的尿床。尿床与火车的呼啸一样,是 谁都阻止不了的。正因为如此,它们同时成为童年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其实,故乡的午夜,除了那一声惊天动地的长鸣外,剩下的,便是一种让人 心旷神怡的宁静。偶尔的鸡鸣或狗叫,不过是为无边的夜色增加一片点缀罢了。 故乡午夜的宁静,与城市午夜的宁静是不大一样的。故乡的午夜饱含一种朴素的 气息。那时侯,我家的屋前是一片连着一片的稻田,因此,每到午夜,稻花香的 芬芳甚至能穿过玻璃窗的罅隙,弥漫整个卧房——能够被这样纯美的香气包围, 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城市的午夜从来都是奢华的,虽然也有宁静的时候,但总 是带给人一种心浮气燥的感觉。如今,我虽然迁至城市的边缘,但依旧摆脱不了 马路上汽车轮胎摩擦声和远处卡拉OK疯狂叫喊声的侵扰。所有的这些,都在不时 地打破城市午夜的宁静,就好象一块明亮光洁的玻璃被划出一道道歪七竖八的裂 横,让人感到丑陋无比。   多少年过去了,每次想到故乡的午夜,总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事实上, 时间也确实跨越了一个世纪。前不久,有记者采访著名演员李连杰,他说,尽管 我在美国的家有5个厕所,但我蹲在大陆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的茅坑上,心情依 旧很好,我不会因此而感到不自在。我是理解李连杰大哥的,如果再让我回到故 乡的午夜,我同样会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是在作秀,而是一个人天性的使然。   七   午夜是夜晚的中点。它既不象黄昏,有着“无限好”的夕阳,也不象黎明, 即将冲破“黑暗”的枷锁。午夜是深厚的,它就象一堵厚厚的城墙,将所有的人 困在其中,既不能出去,也不能进来。不过,仔细想想,这句话也并非完全正确。 如果坐飞机,迅速跨越不同的时区,在午夜时分就直接进入艳阳高照的白日,其 实也相当容易。这就好象某些旅游景点,特意将索道设在半山腰,游人行至此如 果感到疲累,可以直接坐索道上山顶。这样,既享受了爬山的乐趣,又能在短时 间内登上顶,不至于累得人仰马翻。午夜是宽广的,当你置身于午夜的时候,就 好象独自置身于一座万人广场,白日里的狭窄与局促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取 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孤单。午夜是博大的,海能纳百川,但午夜却能够纳海。 不仅是海,天下所有事物,不都能被午夜所容纳吗?午夜降临的时候,你就是想 逃都逃不了,于是,干脆美美睡上一觉,等到再次睁开眼,阳光灿烂依旧。午夜 是深沉的,午夜的深沉常常让人感到琢磨不透。远看前方明明是一个人的背影, 但及至跟前,才发觉不过是一块顽石。难怪当年以李广将军的机智,都被这午夜 的深沉所欺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 卢纶《塞下曲》)短短一首五言绝句,便写尽午夜的深沉与玄幻了。   影子,是午夜的同路人。群山的影子,溪流的影子,稻田的影子,高楼的影 子,汽车的影子……它们,只有在午夜时分,才会苏醒。影子,是幻象的另一种 形式,是海市蜃楼的特别表达。很小的时候,我便对影子充满了敬畏。因为它能 够和我一样,走路,伸懒腰,摇头乃至跳跃,奔跑。所以,我一直对影子充满了 无限好感。我喜欢在午夜的时候,踏着自己的影子四处游走。而影子则随着我的 步伐欢快地变换身姿,忽而前,忽而后,忽而变成一个矮冬瓜,忽而又被拉直成 一根长竹筷。影子永远都是欢乐的,它没有忧郁,不知疲倦,更不懂得伤感,它 所拥有的,仅仅是与我一模一样的动作而已。它不可能跟我一样,拥有语言和思 想,因此,说穿了影子的欢乐不过是一种虚假的表象,它永远都不可能深入我的 内心世界。如果影子也能将一个人的内心真实暴露,那么,这个世界又将是一个 什么样子呢?   午夜是忏悔的最佳时机。如今,已很少有人懂得忏悔,也很少有人会想到要 去忏悔。忏悔有公开和私下两种方式。公开的忏悔,表明一个人的勇气已经升华 到某种常人不可追及的高度,这当然令人敬佩。私下的忏悔,通常选择在午夜, 这样的忏悔,已经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是个人良心的逼迫和拷问,同样值得人 欣赏。事实上,多数人的忏悔都选择了后一种方式。这并非说大多数人都是软弱 的,而是因为多数人所犯错误造成的危害,还没有达到必须公开忏悔的地步。实 际上,忏不忏悔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事情,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要求他人公开忏悔 。因此,我反而对那些愿意在私底下忏悔的人充满敬意。至少,我是喜欢在午夜 里忏悔的——忏悔日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中所犯的错误。一个不懂得忏悔的人, 必然是一个麻木的人,一个不懂得忏悔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精神矮化的民族,一 个不懂得忏悔的国家,必然是一个鲜廉寡耻的国家。   八   午夜的时间是短暂的,我却如此的留恋午夜。留恋午夜的月光、留恋午夜的 气息、留恋午夜的静谧、留恋午夜的声音、留恋午夜街头那个风尘女子……我惊 异地发觉,反而在日间,给我留下的不过是一片空白。甚至,我非常厌恶日间的 所有一切——枯燥乏味的工作,嘈杂轰鸣的噪音,令人头昏脑涨的氨水气味,以 及闲极无聊靠扯淡打发日子的同事。这样的环境,我既不能读书,也不能思考, 更不能写作。我纯粹是一个木偶人枯坐在那里,等待时间一点一滴地消逝。所以, 我要感谢午夜,是午夜给了我一个温暖的空间,一个舒爽的世界。   午夜即将离去,天空似乎随时就要爆炸一般,充满了某种特别的火药气息。 我知道,这是午夜在与时间做抗衡,在与太阳作斗争。午夜想要挽留的,正是太 阳所要争夺的。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午夜的黑暗,带给人黎明的信息的时候,午夜 这才黯然引退。午夜疲惫的身影,划出的是一道漫长的地平线——它终于睡着了。   午夜入睡的时候,我也用不着再去数山羊。因为,这个时候,山羊也疲惫了, 不会再有兴趣继续玩着所谓的数字游戏。这样的游戏其实并不好玩,它虽然能够 给神经带来暂时的舒缓,但却并不能从根本上对之进行医治。失眠其实是一个世 界性的难题。我想,谁能当真解决这个难题,绝对是功德无量了。但是,我就可 能从此告别午夜,再也不能回归午夜,这不是午夜的损失,而是我自身的损失, 因为我将再也不能感受午夜的隐秘和温馨。说白了,午夜正是我存在的另一种方 式,没有了隐秘的午夜,我还敢相信自己的存在吗?   2003年12月8日午夜于株洲家中 【网里乾坤】∽∽∽∽∽∽∽∽∽∽∽∽∽∽∽∽∽∽∽∽∽∽∽∽∽∽∽∽∽ ◆ 进化·达尔文(一) ·方舟子· 一、巨人出世 现代生物学之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 于英国什鲁斯伯里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祖父伊拉兹马斯·达尔文 (Erasmus Darwin,1731-1802)和父亲罗伯特·达尔文(Robert Darwin, 1766-1848)都是很成功的医生,积累了大笔财产。他的母亲来自英国著名的制 陶世家韦兹伍德(Wedgwood)。很巧的是,伊拉兹马斯·达尔文是进化论先驱, 在进化论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在1794年出版的《动物法则》(Zoonomia)一 书中简略地提出了一种进化理论,其主要内容与拉马克稍后更详细地提出的进化 理论相近。但是这些主张在当时并未引起科学界的注意,以后对达尔文也无影响。 达尔文在青少年时代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而不象是肩负历史使命的天 才。他的父亲有一次指责他说:“你除了打猎、玩狗、抓老鼠,别的什么都不管, 你将会是你自己和整个家庭的耻辱。”固然,这时候他很热衷于收集矿石和甲虫 标本,但这是在男孩子当中很普遍的一种爱好,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虽然我们 现在可以认为他未来的科学研究乃是儿时兴趣的延续。1825年秋,老达尔文准备 让儿子继承家庭传统,把他送进了爱丁堡大学学医。可惜,小达尔文对医学毫无 兴趣,更要命的是,当时的手术手段极为残酷,而他天性脆弱,不敢面对手术台 上的淋漓鲜血。两年之后,只好从医学院退学了。医生是当不成了,当牧师也是 个体面的职业,达尔文听从父命,进了剑桥大学学神学。虽然他对神学也没有什 么兴趣,花在打猎和收集甲虫标本上的时间恐怕比花在学业上的要多得多,却也 能应付考试,在1831年以非优等生中排名第十的成绩毕业,准备当个乡间牧师了 此残生。 达尔文在晚年回顾他的一生时,认为他的所有这些所谓高等教育完全是一种 浪费。他觉得正式的课程枯燥无味,也没能从课堂上学到什么。但是在这些年, 他在课余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博物学家,从他们那里接受了科学训练。他在博物学 上的天赋也得到了这些博物学家的赏识。1831年,达尔文完成学业后,随地质学 家、灾变论者亚当·塞奇威克(Adam Sedgwick)到威尔士考察,并梦想能有机 会到热带地区做博物学研究。没想到这个机会很快来了。这一年的8月,他从威 尔士考察回来,发现剑桥大学植物学教授亨斯楼(John Henslow,1769-1861) 给他的一封信,让他赶快申请当贝格尔号的博物学家。当时英国海军计划派贝格 尔号到南美海域考察,制作海图。船长罗伯特·费兹洛伊(Robert Fitzroy)希 望旅途中能有一名年轻的绅士作陪,于是想到要招一名不付工资的博物学家。亨 斯楼推荐了忘年交达尔文。达尔文的父亲竭力反对儿子参加航行,认为这会推迟 儿子在神学职业上的发展。在达尔文的一再恳求下,老达尔文终于作出让步,表 示他若能找到一个可敬的人支持他去,他就可以去。达尔文找到了舅舅、他未来 的丈人乔西亚·韦兹伍德(Josiah Wedgwood,1769-1861)来说服父亲,并侥 幸通过了以苛刻著称的费兹洛伊船长的面试(费兹洛伊迷信面相,认为达尔文的 鼻子形状表明他不会吃苦耐劳),于1831年12月27日随贝格尔号扬帆起航,途经 大西洋、南美洲和太平洋,沿途考察地质、植物和动物。在旅途中达尔文也阅读 了许多科学著作,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赖尔的《地质学原理》。他在南美洲观 察到的地质现象与赖尔的学说相符,使他变成了均变论者。贝格尔号绕地球一圈, 于1836年10月2日回到了英国。这五年间,达尔文一路上向亨斯楼写信报告所见 所闻,并采集了无数的动物、植物、化石和矿物标本运回英国,还未回国就已在 科学界出了名,从一个业余爱好者变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博物学家。他的航行 见闻后来以《贝格尔号之航》为名出版,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的航海游记。 当达尔文踏上贝格尔号的时候,他是个言必称《圣经》的神学毕业生、正统 的基督教徒,他的虔诚常常被海员们取笑。但是当他返回英格兰时,在他看来 《旧约》不过是一部“很显然是虚假的世界史”,其可靠性并不比印度教的圣书 高。他完全抛弃了基督教信仰,并逐渐成为不相信上帝存在的无神论者,有几个 因素促成了这个思想转变。在环球航行时,他亲眼目睹了奴隶制的残酷,难以想 像一个仁慈的上帝怎么会允许这种制度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他在南美洲,特别 是加拉帕格斯群岛上观察到的现象使得达尔文无法接受神创论的说教,动摇了物 种不变的观念:他挖到的已灭绝物种的化石看上去和在当地生活着的物种很相似, 然而并不相同;海岛上的物种看上去和邻近大陆的很相似,然而也不相同。他留 下的笔记表明,至迟在1837年春天,他已经坚决相信新物种能够经由地理隔离而 逐渐产生,以及所有的生物都是从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从那以后他开始思考生 物进化的机制,并在1838年9月28日为了消遣而阅读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时, 获得了灵感,开始创建自然选择学说。 在1839年1月,达尔文和他的表妹爱玛·韦兹伍德(Emma Wedgwood,1808- 1896)结婚。1842年9月从伦敦搬家到肯特的唐恩村,在那里生活直到逝世。达 尔文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并有丰厚的经济收入,这使他可以专心致志从事生物学 研究。他的家庭生活也非常幸福。不幸的是,从30岁开始,达尔文就备受疾病的 折磨,每天通常只能工作两、三个小时。他究竟得的是什么病,至今没有定论。 所有的症状都表明他的自主神经系统失常,但是病因是什么则众说纷纭,有的认 为是在贝格尔之航时在南美感染上寄生虫锥体虫而引起的,有的认为是他吃过的 药中含砷引起的重金属中毒,有的则认为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引起的心理疾病。 疾病使达尔文大多数时间只能呆在家中过隐居的生活,主要靠通信与外界联系, 留下了大约一万五千封通信。 达尔文在有了自然选择的想法之后,并没有急着发表。他在收集了大量的资 料之后,到1842年才开始把这个理论记录下来,并把手稿送给一些朋友征求意见。 之后他又花了八年时间研究藤壶的分类,出版了两本专著。达尔文为什么突然花 这么多时间去研究一种不起眼的海洋动物让人觉得有些奇怪,现在看来他实际上 是以这种生物为材料试验是否能用他的进化理论研究生物的形态和分类。1856年 4月他才开始写关于物种起源的专著。他太清楚一旦自己的理论发表将会对社会 产生怎样的震撼了。在1844年,苏格兰出版家罗伯特·钱伯斯(Robert Chambers)匿名出版《创造的自然史之残迹》一书,提出一种直线性进化论,把 进化机制归于累积环境或营养改变引起的变异导致。该书在英国臭名昭著,不仅 受到宗教人士的抨击,而且也因其中充满科学错误而饱受科学界人士的批评。达 尔文很担心如果仓促发表自己的进化论,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做为一个天性平 和的人,这是他想要尽力避免的,做好了在死后才发表其成果的准备。他留下了 一份遗嘱,交代在他死后如何处理他有关进化论的手稿。 但是在1858年夏天,达尔文收到了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 -1913)的信,迫使他不得不在生前发表自然选择理论。华莱士是一个年轻的生 物地理学家,当时正在马来群岛考察。和达尔文一样,他所观察到的生物的地理 分布特点也促使他思考生物进化的问题。那一年的二月,他生了一场间歇热,在 病中突然想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并且也因此独立地发现了自然选择理论。 他出身贫寒,又极其反对基督教,没有达尔文做为上层社会人士的种种顾虑,因 此以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用三个晚上就写成了一篇论证自然选择的论文, 寄给达尔文征求意见。他并不知道达尔文此时已研究了二十年的进化论,之所以 会找上达尔文,完全是由于达尔文在生物地理学学界的崇高地位;而这个地位, 在达尔文完成贝格尔号之航后就确立了。 当达尔文读了华莱士的论文,见到他自己的理论出现在别人的笔下时,其震 惊和沮丧可想而知。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压下自己的成果,而让华莱士独享殊荣。 但是他的朋友、地理学家赖尔和植物学家虎克都早就读过他有关自然选择的手稿, 在他们的建议下,达尔文把自己的手稿压缩成一篇论文,和华莱士的论文同时发 表在1859年林耐学会的学报上。这两篇论文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也是在赖尔 和虎克的催促下,达尔文在同一年发表了《物种起源》(篇幅只是他准备多年的 手稿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才掀起了轩然大波。由于《物种起源》的成功,也可 能是被达尔文的人格和智慧所折服,虽然华莱士与达尔文同享发现自然选择理论 的殊荣,他却总是把荣耀归功于达尔文一人,并把自然选择理论称为“达尔文主 义”——这个称呼沿用至今。这个称呼恰如其分,这不仅是因为达尔文对自然选 择的发现比华莱士早了20年,也不仅是华莱士与达尔文联合发表的论文未受重视, 《物种起源》才是真正的开山之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华莱士对自然选择理论 的理解不如达尔文那么准确、深刻。 在《物种起源》发表之后,达尔文又出版了多部著作进一步阐明其进化理论 的各个方面,其中较重要的包括:1868年出版《家养条件下的动物和植物的变 异》,试图解决遗传与变异的问题;1871年出版《人的由来与性选择》,研究人 类的进化并提出性选择理论;1872年出版《人和动物的情感表达》,研究动物行 为和心理的进化问题。在其晚年,他出版了多部实验植物学的著作,直到逝世的 前一天,还在做植物学实验。这个近代史上最富有成果、最激动人心的科学生涯 最终在1882年4月19日结束,他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牛顿的身旁。达尔 文留下了两个女儿、五个儿子,其中四位是著名的科学家。 达尔文对生物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进化生物学、生物地理学、系统分 类学、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实验植物学等领域所做的开拓性工作,有的在几十 年后才显示出其先见之明。达尔文在自传中曾经如此总结其成功的因素:“我做 为一个科学人物之所以能够成功,不管这种成功的程度会有多大,据我所能判断 的,是由复杂和多样的心理能力和条件所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科学的热爱, 长期思索任何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方面的勤勉,和除了常识之外, 有相当的发明能力。”他也说:“一个假说不管是多么可爱(而对每一个课题我 都忍不住要提出一个假说),一旦事实与之相抵触,我总是尽力让自己毫不犹豫 地抛弃它。”达尔文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博物学方法,细心地观察和勤勉地收集事 实进行归纳,而且使用了现代的科学方法,善于提出可检验的假说,并用新的观 察和设计实验来检验它。他完美地把博物学方法和科学方法结合起来,既是最后 一个大博物学家,也是第一个大生物学家。 二、贝格尔号之航 贝格尔号之航改变了达尔文的人生,也永远地改变了生物学。达尔文在《物 种起源》的开头如此写道: “当我做为一名博物学家随贝格尔号航行的时候,有关南美洲栖息生物的分 布以及那块大陆上现存和过去的栖息生物的地质关系的某些事实,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在我看来,这些事实多少能够用于阐明物种的起源——这个我们最伟 大的哲学家之一所说的神秘中的神秘。”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实,让一位初出道的年轻博物学家敢于怀疑当时绝大多数 博物学家所信奉的物种不变观念?达尔文晚年在自传中说,有三组事实给他留下 了深刻印象:在南美大草原发现大型动物化石有犰狳一样的盔甲;从美洲大陆南 行,邻近动物物种相互取代的方式;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生物群多数有着南美生 物的特征,特别是每个岛上的生物群相互之间略有差异的情形。“很明显,只有 假定物种是逐渐改变的,才能解释类似这样的事实,以及其他许多事实。”   贝格尔号在南美海域来来回回开了三年多勘测南美海岸,其间达尔文多次上 岸做地质考察。他在他在岸边挖到了一些树懒、犰狳和美洲驼的化石。这几种动 物在当地都还生存着,但是比化石小多了。显然这些化石代表的是已灭绝的物种。 达尔文仔细地探测了发现化石的地层和周围环境,判断这些化石的年代并不久远, 而且没有发生过大洪水的任何迹象,也没有发生过其它灾难的迹象。这些生物的 灭绝不像是灾变引起的,那么这些生物为什么会灭绝?它们与现代树懒、犰狳和 美洲驼是否有亲缘关系,都是从同一祖先分支演变来的? 达尔文所观察到的生物地理分布现象更使他疑惑不解。自然神学为生物的地 理分布提供了一个理由,认为上帝为每一个地区设计了适应那里的生存环境的物 种。但是这个简单的解释难以说明复杂的生物地理分布现象。达尔文注意到,在 南美海岸,动物群和植物群的变化极为明显。比如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到 圣菲,纬度仅仅变了三度,物种却变了不少。达尔文在一小时之内,就观察到有 六种鸟是从前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没见过的,这两个地方这么靠近,地理环境又那 么相似,上帝造物时何必那么慷慨大方,给每一个地方各造出那么多不同的物种? 美洲鸵鸟特别让达尔文感兴趣,这种无翅鸟和非洲鸵鸟一样,都适于在开阔的草 原上过类似的生活,然而它们的形态又非常不同。上帝为什么不为有着相同的生 活条件的所有地区制造同一物种,却要让南美和非洲有不同的生物群呢?在南美 巴塔哥尼亚大草原旅行时,达尔文起初只注意到普通美洲鸵。往南旅行了一段距 离之后,达尔文的伙伴抓了一头美洲鸵来吃,达尔文才注意到那是一个新物种, 与前面见到的普通美洲鸵不同。为什么在北边草原上生活的是普通美洲鸵,到南 边草原却变成了新种美洲鸵?二者的地盘并无明确的界限,在中间地带同时生活 着两个物种。如果说是因为南北方的环境略有差异,所以上帝为南北方各创造了 一种美洲鸵的话,又如何解释它们在中间地带相互竞争的事实呢?   给达尔文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的是加拉帕格斯群岛上的生物群。加拉帕戈斯 群岛在厄瓜多尔以西约1000公里处,由16个或大或小的火山岛组成,岛与岛之间 的距离往往只有几公里、十几公里。我们现在知道,这个群岛形成于大约4百万 年前,从来未跟南美大陆连在一起。1835年9-10月间,达尔文在岛上观察了五 个星期。那里的动植物虽然总体上跟南美大陆的相似,但又有着明显的、与大陆 动植物不同的特征,例如,那里没有吃虫的莺和啄木鸟,却有多种鸣雀有吃虫的 习性,而这类雀在其他地方是以吃种子为生的。而且,这个群岛的一些岛上,也 有自己的特有种,其形态与其他岛上的特有种既相似又不同。达尔文写道:“有 几个岛拥有属于自己的龟、效舌鸫、鸣雀和众多植物的物种,这些物种有相同的 一般习性,占据类似的地势,并明显是填补了这个群岛的自然体系中的相同位置, 正是这种情形使我感到惊奇。”这些物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巨龟(“加拉帕 戈斯”的在西班牙语的意思就是龟)。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岛上的沙滩上漫游,总 共有十四种或亚种,而且岛与岛之间的巨龟的形态——特别是龟壳——差别非常 大,以至于岛上的副总督向达尔文吹牛说,他只要瞄一眼,就知道哪只龟是哪个 岛上的。为什么上帝要在这小小的角落显耀他的创造才能,他真有必要专门为这 里创造出这许许多多独一无二的物种吗? 达尔文在岛上的时候,忙着做地质考察和采集标本,没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 离开加拉帕格斯群岛之后,他开始细细回味在岛上的所见所闻。1836年7月,他 在日记中写道,这个群岛的动物学值得仔细研究,因为它可能会推翻物种恒定的 观念。对达尔文进化思想的产生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是群岛上的效舌鸫。他在群岛 上采集到三种效舌鸫标本,看上去与美洲大陆的效舌鸫很相似,当时他以为是由 大陆的效舌鸫演变来的三个变种。1837年3月他回到英国后,把标本交给著名鸟 类学家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鉴定,古尔德告诉他那不是三个变种,而是 三种不同的物种。他恍然大悟,明白了地理隔离能够产生新物种:美洲大陆的效 舌鸫在偶然(例如,被风吹裹)到达加拉帕格斯群岛之后,其后代以不同的方式 适应新的环境,不是演变成了三个变种,而是变成了三个新的物种,物种是可变 的!这显然要比认为上帝无缘无故地分别给不同的岛屿创造了不同的物种,要合 理得多。他进而开始创建共同祖先学说:如果群岛上的三个效舌鸫物种都源自一 个共同祖先——美洲大陆的效舌鸫,那么也可以联想到,所有美洲大陆的效舌鸫 物种也都源自一个共同祖先,以此类推,所有的属、科、目、纲……所有的生物, 都源自共同祖先。 ◆         赵浩生回忆录中的一处无稽之谈             ·何蜀·   赵浩生这个名字,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见识的。那是“九一三”事件之后, 为了批判林彪“恶毒攻击文化大革命”的“今不如昔论”,官方传媒大张旗鼓歌 颂“文化大革命”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大好形势”,而且通过从海外归来观光的 华裔名人们为“文化大革命”唱赞歌的文章来为这一宣传增色,其中,就有赵浩 生写的不少文章在官方报纸(记得有《参考消息》)上连载。我相信大陆的不少 读者都是在那时记住赵浩生这个名字的。   最近,有朋友传来网上发表的一篇赵浩生回忆录,其中一处谈到文强自述曾 参与谋杀周恩来之事。原文如下:      那天和杜聿明先生一起接受我采访的,还有当年国民党的徐州“剿总”副参 谋长、军统北方区区长——文强。我很直率地对他说,文先生,你要原谅我提出 一个很直率的问题,那就是你跟总理的关系。过去你是做特务的,是不是曾经参 与过密谋刺杀总理呢?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听了我的问题,立即放声痛哭。他 说,赵先生,你问得好啊,我要给你讲讲真心话,给总理讲讲真心话。接着他回 忆起1945年发生在重庆的一件事: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的秘书李少石, 在“双十协定”签订的前两天的晚上,乘坐总理的汽车送柳亚子回家,回程时, 李少石在车子里被人开枪暗杀了。文强说,他是这起事件的策划者之一,当时计 划刺杀的对象不是李少石,而是总理。蒋介石想用这个手段来破坏“双十协定”。 文强又说,当时在总理住的地方,不管是在重庆,还是在后来南京的梅园新村, 或者在上海的马斯南路,周围都布置了重重特务。好像天罗地网,只要一声令下, 就可以把总理杀害。但是后来蒋介石终于未敢下手,怕引起国际间的反应,特别 是当时蒋介石还想要美元。接着他又谈到了在各个不同时期他所参与的许多谋害 总理的活动。总理当时就是这样在四面包围的特务枪口下坚持斗争的。      这个说法一看就是无稽之谈。   李少石事件发生在毛泽东与蒋介石重庆谈判期间,在当时就已查清并非特务 暗杀。李少石是前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女婿,时任中共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俗 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秘书,那天(1945年10月8日)他乘车送柳亚子回郊区 (沙坪坝)住所,返城时,因八路军办事处司机(据说是临时雇来的)开车过快, 撞伤了在小龙坎路边休息的国民党军驻璧山炮兵团士兵,受伤士兵的班长喊叫停 车,但肇事车不停,班长怒而向汽车开枪射击,子弹穿过车后工具箱击中李少石 肺部,送医院后抢救无效身亡。事件发生后,国、共两党都十分重视,迅速组织 了调查,很快便查明了真相。11日,八路军办事处主任钱之光在《新华日报》发 表公开讲话,说明“这是一个非常悲痛的偶然事件”,并“感谢宪警治安机关医 院法院的努力及各方人士的关心”,详细说明了事实的经过,并表示愿意负担那 个受伤士兵的医疗费用,万一伤重去世,愿负责殓葬与抚恤。12日,周恩来在出 席李少石遗体安葬仪式后,又亲自到医院看望那个被撞伤的士兵,表示慰问。嘱 其安心治疗,并重申愿负担医疗费用。   此事真相早已大白。只是50年代后的宣传中对此事真相很少提及,而致使一 些不实说法流传,不明真相者以讹传讹。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 才在有关著作中对此事重新有了明确的披露、记载,现在史学界无不清楚。因此, 赵浩生这段建筑在这个无稽之谈基础上的整个回忆就站不住脚了。   另一方面,赵浩生虽然当面采访了文强,但他对文强的历史毫无了解。文强 虽然是军统局高级骨干,但他在军统局内从来不从事“行动”工作,以为军统局 就是专搞破坏、暗杀,那只是无知者的偏见和臆想。文强在军统局一向从事的是 情报工作,无论是在上海“孤岛”对日伪,还是在东北内战时对苏军和中共,都 主要是搞情报或策反,军统局内搞“行动”另有他人,文强从不涉足这方面的事, 戴笠也从不布置他作这类事(戴笠在这方面可谓知人善任,这也是文强对他信服 的原因之一)。此外,原为中共高级干部的文强自“九一八”事变后因左倾路线 排挤打击而脱离中共队伍,抗战前夕投身国民党阵营,但他基本上不参与针对昨 日共产党友人的活动,周恩来是他在黄埔军校时的政治教官,同时是他由共青团 员转为中共党员的入党监誓人,他在四川任中共川东特委书记期间因遭到左倾路 线打击而愤然出川,就曾打算到上海找周恩来申诉(后未能找到)。他绝不可能 参与谋杀周恩来的行动。文强在世时,其子曾就赵浩生这一回忆向他询问,他承 认接受过赵的采访,但坚决否认说过那样的话和作过那样的事。   事实上,1945年10月8日李少石事件期间,文强根本就不在重庆,当年8月, 时任军统局北方区区长的文强,在西安协助华北宣抚使熊斌对华北地区汪伪军进 行策反、收编,9月随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一起赴郑州接受日军投降,出 席受降仪式后晋升中将,随后又在新乡、开封等地视察,处理一些肃奸事宜(他 兼任第一战区处理汉奸委员会主任)。直到“双十协定”已经签订之后(也就是 李少石事件发生并且真相大白之后)他才接到通知,飞西安转重庆,到重庆接受 调东北的任务。并且要他尽快飞赴北平,戴笠在那里等他商量到东北打开接收局 面的问题(戴笠当时也不在重庆,而且着重考虑的是如何打开接收东北的局面)。   此外,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当局根本就没有对中共领导人进行暗杀的意图, 当时国际形势、国内民心都是主和,蒋介石还不会出此下策。毛泽东也正是看清 了这一点才敢于到重庆参加谈判的。李少石事件发生时,因情况不明,国民党的 宪兵司令张镇为保卫毛泽东的安全,亲自用自己的坐车护送毛泽东返回红岩驻地。 事后多年周恩来提到此事还对张镇深表感激。   其实,赵浩生这段所谓的回忆中自己就不能自圆其说,他一方面说蒋介石想 通过暗杀周恩来破坏“双十协定”,一方面又说怕引起国际间的反应,特别是当 时蒋介石还想要美元,终于未敢下手,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涉及重大历史事件 的回忆,能够这样不严谨吗? 【网萃】∽∽∽∽∽∽∽∽∽∽∽∽∽∽∽∽∽∽∽∽∽∽∽∽∽∽∽∽∽∽∽ ◆             水与政治闲谈                ·诚鸿·   (一)科学家:政治是政治,水是水   2001年8月27日,在清华大学校医院一间简朴的病房,一位耄耋老人溘然而 逝。病榻的旁边放着老人的遗嘱:“治江原是国家大事,‘蓄’、‘拦’、‘疏’、 ‘挖’四策中,各段仍应以堤防为主。长江汉口段力求堤固,堤面临水面,宜打 钢板钢桩,背面宜石砌,以策完全。盼注意注意。”这位令人潸然泪下的老人就 是一生讲真话、保持科学家本色的著名水利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   在清华大学的网页上有一段简短的记录:黄万里先生,1911年8月生于上海 市,193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1934年赴美留学,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 程硕士学位、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1937年回国后历任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技 正、四川省水利局工程师、长城工程公司经理、水利部视察工程师、甘肃省水利 局局长兼总工程师。解放后任东北水利总局顾问、唐山交通大学土木系教授。 1953年起执教于清华大学水利系,直至去世。   很少有人知道,黄万里教授在90年的人生生涯中,最宝贵的20年却戴着“右 派”帽子:作为水利专家,不能发出自己在学术上的声音;作为大学教授,不能 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切都源于他反对一项水利工程上马,为当时的政治环 境所不容。这项水利工程就是2003年官方首次表示决策失误的大型水利工程—— 三门峡高坝水库。   黄河在哺育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同时,也给黄河两岸的炎黄子孙带来了一次 又一次的灾难。历史上的人们一直在试图降服这条桀骜不驯的巨龙,然而汹涌的 黄河水屡屡挣脱身上的缰绳,在人们辛勤耕作的土地上肆虐纵横。世世代代生活 在这里的人们企盼出现大禹一样的治水圣明,在黄河两岸很早就流传着一句话: 圣人出,黄河清。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治理黄河水患即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课题。1952年5月, 黄委会主任王化云在《关于黄河治理方略的意见》中首次提出“除害兴利,蓄水 拦沙”的治理主张,即“我们治理黄河的总方略应该是用‘蓄水拦沙’的办法, 达到综合性开发的目的”。为此,建议在黄河的出山口——三门峡修建一座大型 高坝水库工程。修建高坝水库,虽然投资大,淹没损失大,但是“第一,防洪问 题可以根本解决,几千年来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毛主席领导下解决了,这在政治 上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第二,发电效益相当巨大,可以促进工业化;第三,可以 使千万亩土地变为水田,每年可增产数十亿斤粮食。此外,水土保持也将取得成 效,航运也可得到发展等。整个黄河流域的自然面貌,必将完全改观,其造福于 亿万人民将不可估算。以此和付出的代价相比较,将如全牛之比一毛。”   1954年4月,苏联专家组在中国专家的陪同下对黄河进行考察后,竭力推荐 三门峡建库方案。专家组组长柯洛略夫在总结发言中说:“从邙山到龙门我们看 过的全部坝址中,必须承认三门峡坝址是最好的一个。任何其它坝址都不能代替 三门峡使下游获得那样大的效益,都不能象三门峡那样综合的解决防洪、灌溉、 发电等方面的问题。”关于三门峡水库淹没损失大的问题,他认为“想找一个既 不迁移人口,而又能保证调节洪水的水库,这是不能实现的幻想、空想,没有必 要去研究。为了调节洪水,需要足够的水库容积,但为了获得必要的库容,就免 不了淹没和迁移。”这个“用淹没换取库容”的论点,对当时决策三门峡工程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1957年6月,由周恩来总理主持,水利部召集70名学者和工程师在北京开会 讨论苏联专家的三门峡水库方案。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几乎所有与会专家肯定 了苏联专家的方案,只有两个人除外。一个是黄万里,一个是温善章。温善章提 出改修低坝,黄万里则从根本上否定了方案。他批驳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 建立在一个错误设计思想基础上的工程,因为它违背了“水流必须按趋向携带一 定泥沙”的科学原理。三门峡修建拦河高坝,泥沙在水库上游淤积,会使黄河上 游水位逐年升高,把黄河在河南的灾难搬到上游陕西。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没有因黄万里的否定而被否决。无奈,黄万里于1956年 5月向黄河规划委员会提出“水库水位应比360~370米为低,坝底应留大泄水洞” 的建议。在1957年6月“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上,温善章对高坝水库拦沙方 案要求“保留意见”。而在1957年11月水利部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三门峡水利 枢纽问题的报告》中,温善章的“保留意见”,被改为了“他自己也放弃了这一 方案”。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按照苏联专家的设计方案从1958年4月开工历经3年多的 时间于1960年9月建成。   黄万里教授的预言不幸而言中。三门峡水库从1960年9月至1962年3月的蓄水 拦沙运用期,库区淤积严重,淤积淤泥高达15.3亿吨,上游的潼关站水位升高了 4.3米。到1964年汛后,淤积已使335米以下库容损失40%,潼关河床抬高4.5米, 其发展趋势将严重威胁关中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工农业基地。于是,三门峡水利 枢纽不得不先后进行了两次改建。至今,三门峡的遗留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   三门峡工程造成了人所未料的经济损失。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治黄会议 上说:“看来,1958年决定三门峡工程急了点。1955年人大报告‘黄河清’把我 压的,1958年只是把水位降低了。头脑发热的时候,总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太 重视另一面,不能辨证地看问题。”在水利部工作了35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全 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在1999年9月回顾三门峡工程建设时说:“在苏联专家提出 三门峡水库方案的时候,水利部的内部是有不同认识的。……但这个话他不敢大 声讲,大声讲人家会给你戴一顶帽子,说你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03 年10月11日,水利部在郑州召开了“潼关高程控制及三门峡水库运作方式专题调 研会”。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指出,有必要对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整。 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斗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在接 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也共同呼吁:三门峡水库应该尽快停止蓄水和发电。   以史为鉴,时代需要有良知的科学家。在全社会呼唤诚信的今天,学术圣殿 更加需要诚信和良知。政治是政治,科学是科学。当政治需要科学做伪证时,科 学家应该挺身而出,严辞驳斥,就象黄万里教授,即使身处险境,也在所不惜。 北京大学一位著名教授曾说,人说话应该有三条底线,依次是:一,力图说真话; 二,不能说真话则应保持沉默;三,无权保持沉默而不得不说假话时则不应伤害 他人。这三条说话的底线是对所有人而言的,对于科学家,应该只有一条底线: 力图说真话。沉沙掩不了真知灼见,历史抹不去真理之声。虽然学术争鸣被政治 打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在科学界尚未脱离浮躁的今天,学术上不同的声 音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二)军事家:水也是武器   利用水灾服务于军事战争,达到攻击目的,军事家称之为“水攻”、“以水 代兵”。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水可以作为两军交战的作战工具,出其不 意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相传在远古时候,冀州地方出现了一位怪人称康回,非 常熟悉水性,与人打仗总用水攻,许多人深受其水害。伏羲氏的妹妹女娲就出来 与康回斗争。康回以洪水开道,率部来攻。女娲叫百姓将芦苇灰和草灰混合在一 起,遇到有水的地方就填上,加上女娲的神力,使康回淹过来的水倒灌回去,康 回落败而去。后女娲的部下与康回在不周山拼死一战,康回失败,头触不周山而 死。   史书上记载的水攻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史称“三家 分晋”的晋阳之战了。春秋末期,由于连年争战,各诸侯国国君王室实力大耗, 而国内的卿大夫随之崛起。在晋国,形成了智、赵、韩、魏四大强卿大族。为了 各自的利益,这四个卿大夫之间不可避免地互相兼并,明争暗斗,拉帮结伙。四 卿大夫中,以智氏的智伯瑶实力最为雄厚。但是智伯瑶仍不满足,欲索取赵、韩、 魏各百里土地。慑于强势,韩康子和魏桓子被迫割让自己的大片领地献给智氏, 而赵襄子不甘心受制于人,一口回绝了智氏的无理要求。智伯瑶勃然大怒,遂联 合韩、魏两家攻打赵襄子。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领兵退守晋阳。智伯瑶率领三 军将晋阳城团团围住,连翻猛攻。晋阳民心向赵,与军队同仇敌忾,固守城池。 智伯瑶久攻不克,心中焦急。一天,他率部到晋阳城外察看地形,见晋水从晋阳 城东北绕城而过,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吩咐兵士在晋水上游筑坝蓄水,抬高 河水位,同时从晋水开凿一条河通向晋阳城。工程竣工后恰逢雨季来临,连续降 雨导致河水猛涨。智伯瑶下令掘开大坝,大水直冲晋阳城,顿时城内一片汪洋, 百姓房屋被淹,物品被冲。军民只好支棚而居,悬锅而炊,但是他们不为所动, 仍坚守晋阳。智伯瑶邀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察看晋阳水势,洋洋得意地说:“吾 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韩康子、魏桓子暗自心惊,为智伯瑶 的残暴而背冒冷汗。赵襄子洞察到三家的不和,秘密派人说服韩、魏两家暗中倒 戈。赵、韩、魏三家联合,派人掘开智伯瑶军营的护堤,河水倒灌,智军荒做一 团,纷纷抱头鼠窜。智伯瑶身首异处,智氏宗族尽数被杀,领土随之也被瓜分一 空。   离现在最近的一次“水攻”是1938年蒋介石炸开黄河花园口阻止日寇进攻事 件。1938年5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徐州后,很快又攻陷开封,直逼郑州,其意在 从郑州南下沿平汉线进攻武汉,进而窥视西南。为了阻止日寇,郑州战区提出以 水代兵,在赵口至花园口一线掘开黄河堤岸,放水阻遏敌军。蒋介石不顾给黄河 两岸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批准执行这一方案,命53军在赵口掘堤放水。由于种 种原因炸堤失败,蒋介石又派新8师蒋在珍在花园口掘堤。决堤的河水,咆哮奔 腾而出,向东南方流去。由于事先掘堤放水秘而不宣,淹没区人民遭受了巨大的 生命和财产损失。河南、安徽、江苏3省44个县市1250万人遭受洪水重创,死难 89万人。以如此惨重的代价,蒋介石实现了其军事目标:日军约4个师团陷于黄 泛区,损失2个师团以上,其进犯武汉的计划受挫,不得不改变部署。   水库,是人们在长期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发明的化水患为水利的重要工程。 水库的作用是改变江河的自然面貌,驯服洪水,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水库不 仅可以重新按季度分配径流,防止水旱灾害,同时还可以利用蓄水和抬高的水位 发展灌溉、发电、航运、给水、水产以及旅游等。但是,由于水库蓄存了相当数 量的水,一旦水库垮坝,奔腾的洪水将给水库下游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失。正是利 用水库这一特性,在战争中敌对双方中一方可能设法炸毁另一方的水库,从而达 到击溃对方的军事目的。   轰炸敌方水库和水电设施是美军对外作战的一贯做法。在朝鲜战争中,美军 凭借其空军的绝对优势,对北朝鲜的20多个大中型水库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致 使一些水库溃决,给北朝鲜民众和军队造成了惨重的伤亡。在停战协定生效前夕, 远东空军几乎倾巢而出,对北朝鲜的水库、电站、大坝进行彻底大破坏。在越南 战争后期,美军故伎重施,对北越的水坝堤岸系统进行大规模轰炸,造成了惨重 的损失。2001年“911”事件后,美军在阿富汗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恐战争。2001 年10月,美空军炸毁了阿富汗最大的卡贾基水电站。卡贾基水电站位于阿富汗南 部城市坎大哈西北约90公里处,邻近阿富汗最大的卡贾基水库,负责向阿富汗南 部和西南部数省供应电力。这个阿富汗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在阿经济和生活中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卡贾基水库大坝也被美军炸弹击中,水库附近的一些土地被淹 没。这一轰炸进一步加重了阿富汗民众早已困苦不堪的生活。   在和平年代水利工程可以造福当地人们,而在战争年代水利工程可能成为敌 方觊觎的军事目标。有鉴于此,人们在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时,工程安全是非常重 要的论证内容。1994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超大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正式 开工了。很自然,三峡工程的军事安全成为国内外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专 家学者担心:三峡工程拦河大坝坝高175米,坝长233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 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悬在中国头上的一颗大炸弹,一旦三峡大坝被炸毁,其后 果不堪设想。三峡工程事关长江下游六省市的安危和中国的稳定,决策者必须要 拿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工程安全科学论证依据来回答人们的种种怀疑。   中国政府对三峡工程的军事安全问题特别重视,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先后组 织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央军委工程兵研究机构、总参作战部、长江流 域规划办公室等国内多个科研部门和顶尖专家进行研究和试验。经过30多年无数 次的试验研究和深入论证,专家们最终取得了统一认识。论证结论是:三峡工程 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人防问题不致成为三峡工程可否兴建的决定性因素。”   专家们认为:最糟糕的情形是三峡工程受到核袭击。在这种情况下,拦河大 坝、电厂、通航建筑物被彻底破坏,水库中的水体下泄,由此对下游造成的淹没 损失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不致对全流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三峡工程 修建时在大坝下部设有许多大型泄水冲沙孔,这些孔具有较大的泄水能力,临战 时可将水库水位迅速下降到135米的安全水位。根据有关统计,三峡水库的泄水 时间在目前世界现有高坝水库中是最短的。退一步说,即使三峡水库没来得及放 水就遭受核攻击,其极其坚固的坝体也不会完全崩溃,残余的坝体还会阻挡住一 部分水流,减缓水体下泄的速度,从而减轻对下游的冲击。经过长期防洪减灾体 系建设,下游地区具备了很强的防洪抗洪能力,并预先设置了蓄洪区。因此,下 泄的洪水可能会淹没下游局部地区,但不会酿成全流域性灾难。况且,中国拥有 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武器,没有哪个国家敢贸然对中国实施核袭击,一旦有这个可 能,往往也会“有征候可察”,这时三峡水库就有充足的时间放水。   对于常规战争,三峡水库也采取了抵御对策。三峡大坝采用大体积混凝土重 力坝的设计形式,具有较强的抗御常规武器的能力。如果大坝受到常规武器打击, 只能造成局部损害,对大坝本身不会造成严重后果。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中国 将部署性能良好的预警系统和反应迅速的保卫系统。这些系统既能提早及时发现 来犯之敌,并给予其以精确打击,又能在大坝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迅速快捷地予 以修复大坝,防患于未然。   (三)政治家:21世纪,为水而战   在水文学上,把河流的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如果一个 流域中有一条河流穿过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国界线,则该流域被称为国际流 域。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261个国际流域,包含了145个国家的领土。六大洲中, 欧洲国际流域最多,有71个,其后依次非洲,60个、亚洲,53个、北美洲和中美 洲,39个、南美洲,38个。有一些国际流域被多个国家所分割,其中包含5个或5 个以上国家领土的国际流域有19个。因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的 多瑙河》而家喻户晓的多瑙河流域包含的政治实体多达17个,位列所有国际流域 之首。水是流动的,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流越政治边界。水是无辜的,但它给予上 游国家的好处明显高于下游国家,上游国家可以对流向下游国家的水流进行控制。 正是水的这一特性埋下了共同分享同一河流的国家之间为水争战的祸根。正如马 克·吐温所言:“威士忌让人们饮用,而水让人们争战。”   说起为水而战,最著名的莫过于中东地区了。   现在所说的“中东”一般泛指西亚和北非地区。这里常年受北回高气压带和 信风带的控制,气候炎热,降水稀少,夏季平均气温高达30oC以上,大部分地区 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是世界著名的“热极”和干旱区。在中东地区的三个流 域中,约旦河流域水资源量最少,但是约旦河流域在阿以冲突中的特殊地位,使 它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地区之一。在政治上,约旦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分布的国 家有以色列、约旦、被占巴勒斯坦领土(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叙利亚和黎巴嫩 南部。数字虽然枯燥,但是最有说服力。约旦河全长约230公里,约为中国长江 的1/27,流域总面积18300平方公里,相当于长江的1/100,年平均径流量约15亿 立方米,仅为长江的1/640。2000年世界人均水资源量为7113立方米,中国人均 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而以色列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21立方米,约旦则为102立 方米。难怪有人感叹道:世界上也许没有哪一个地区象中东那样受到老天不公正 待遇的了。正是由于意识到缺水的严酷现实,早在1982年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 加利就预言:“尽管部分国家间纷争此起彼伏,但威胁中东和平的真正危险,是 水资源短缺。”   阿以冲突:土地和水,一个也不能少   地处中东心脏地带的巴勒斯坦是一块多灾多难的土地。在历史上,巴勒斯坦 人和犹太人都曾在这里建立过自己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人遭到希特勒 “清洗”性的屠杀。幸免于难的犹太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 国家。越来越多的犹太人返回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本来属于 自己的土地被犹太人占去,就组成阿拉伯联盟共同抵制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的 图谋。在西方大国的介入和干预下,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偏袒犹太人的巴勒斯坦 分治决议,即按照种族分布情况,在巴勒斯坦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对于决议, 阿拉伯联盟坚决反对。于是,阿以之间自1948年起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通过战 争,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区、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南部的部 分领土。以色列在阿以冲突中不但巩固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所划分的领土,而且 还强占了属于未建立的巴勒斯坦国、叙利亚、黎巴嫩的领土,逐渐发展成为中东 地区的强国。同时,阿以冲突也从原来的国家独立和领土之争逐渐演变为融领土、 宗教、水资源、难民等诸多矛盾于一体的综合斗争了。   以色列通过武力手段占领大片阿拉伯人的领土,最主要的意图是为犹太民族 生养繁衍获取最基本的条件——土地,另一个重要目的便是霸占和掠夺那里的水 资源。在以色列建国和阿拉伯国家取得独立后,水越来越成为促进中东各国发展 经济的重要自然资源。如前所述,中东的水资源不仅数量贫乏,而且还多为多个 国家所共享。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为本国争夺更多的水资源自然就成 为各国政府重要的政治目标。正如以色列第四届总理列维·艾希科尔所言:“水 就像是我们血管里的血。”   阿以水资源争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约旦河水的争夺;一是对约旦 河西岸地下水的争夺。   1953年以色列开始建设一条国家水渠从约旦河上游的太巴列湖引水经沿海平 原至内盖夫北部。国家水渠于1964年建成,1965年引水量为1.95亿立方米,80年 代增加到4.20~4.50亿立方米,相当于约旦河太巴列湖以上河段的全部径流量。 约旦则把目光放到太巴列湖以下约旦河支流耶尔穆克河上。约旦原计划在耶尔穆 克河上修建两座水坝,以把河流冬季水流储存起来。但是由于以色列的阻挠和资 金问题,计划始终没能实现。因此,截止到目前,约旦从耶尔穆克河的年引水量 只有1.20~1.3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也展开了对约旦河- 耶尔穆克河水的争夺。位于叙利亚西南边境的戈兰高地是约旦河的主要发源地, 耶尔穆克河沿戈兰高地南部边缘汇入约旦河,因此在水资源紧缺的中东地区,戈 兰高地堪称一块宝地,以色列对之觊觎已久。1967年以色列发动了六日战争派兵 侵占了戈兰高地,并通过立法把戈兰高地正式划入以版图,将戈兰高地的水资源 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内其它地区。为了对抗以色列,叙利亚在耶尔穆克河的各个 支流上修建了无数的小水坝和拦河坝,以在戈兰高地毗邻地区发展农业,增加在 这里居住的人口。以色列、约旦、叙利亚等争水的结果是约旦河下游从50年代年 径流量为13亿立方米的河流蜕变为一条污水沟,污水的含盐量超过了所有植物耐 盐的极限。   约旦河西岸地下水含水层可划分为三部分:西部含水层、东北部含水层和东 部含水层。以色列建国后,西部和东北部含水层地下水成为其居民生活用水的主 要来源,到70年代中期开采量超过了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被过量开采。在1967 年以前,东部含水层完全由巴勒斯坦人所独有。1967年以色列在侵占约旦河西岸 后,在这里成立了水管理机构,并颁布了一系列军事命令使地下水开采完全处于 以色列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巴勒斯坦人开采地下水受到严格限制,例如:没有 以色列政府的允许,巴勒斯坦人不得私自打井;在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只被 允许开凿60~140米的浅水井,而犹太人则可以钻深达300~400米的深水井;为 了保证含水层得到最大量的补给,严禁在含水层补给区植树造林。   通过这些限制巴勒斯坦人开采地下水的措施,以色列获得了约旦河西岸近 80%的地下水资源量,而留给巴勒斯坦人的则不足20%。   阿以和谈:不能不说水   自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之后,巴勒斯坦这块多事之地就再也没 有安宁过。战争不仅扼杀了无数生命,而且给劫后余生的数百万居民带来不幸与 灾难。阿以矛盾重重,积重难返,而战争又不能解决阿以冲突。越来越多的有识 之士认识到:战争不能解决的“不治之癌”,最终要用政治和谈解决。在阿以爱 好和平的力量推动下,阿以开始步入和平解决争端的轨道。勿庸置疑,在缺水的 中东地区,水必然是阿以和谈轨道上不可回避的障碍与和谈的重要砝码。   阿拉伯国家中最先与以色列向和平迈出一大步的是约旦。在约以和谈伊始, 重新分配区域水资源就成为双边关系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约旦指责说,耶尔 穆克河水属于约旦、以色列和叙利亚的共享资源,而以色列强占属于约旦的部分, 从耶尔穆克河大量引水,却阻止约旦在河上筑坝和建设水利设施,这是对约旦切 身利益的侵犯。1990年约旦国王侯赛因宣称:水是能使约旦再次卷入与以色列战 争的唯一原因。经过长达两年多的艰苦谈判,约以终于在1993年于华盛顿签署了 框架协议。该框架协议第三条款明确提出“保护双方水资源的合理份额”,从而 把水资源分配问题与安全问题、难民问题、边界和领土问题一并列为双方深入谈 判的四个主要议题。1994年7月25日,约旦国王侯赛因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 克林顿的见证下分别在《华盛顿宣言》上签字,明确了确定两国边界和用水权利 的原则。1994年10月26日,两国在阿拉巴谷地签订了《以色列国与约旦哈希姆王 国和平条约》。该条约的附件II全面详细地论述了双边水问题和水资源分配实际 操作方法。附件II第I条~第IV条分别就耶尔穆克河和约旦河的水资源分配、储 存和引水工程、水质保护、阿拉巴谷地地下水资源分配一一进行了阐述。第V条 规定:未经事先协商同意,双方不得对约旦河和耶尔穆克河河道进行任何改变, 一方在修建任何工程前须通知另一方。第VI条明确了双方数据交流与合作的责任。 最后,第VII条提出双方将成立水合作委员会,以推动和监督该附件的实施。 《以色列国与约旦哈希姆王国和平条约》的签署翻开了约以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同时也为其它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最终解决水问题树立了典范。   然而,巴以和谈却步履维艰。乍看起来,巴以水冲突是个典型的双方共享水 资源分配问题。以色列全国供水的1/4左右来源于约旦河西岸地下水含水层,同 时由东向西流动的地下水有助于防止地中海海水侵入以色列沿海含水层。如果不 对巴勒斯坦人开采地下水加以严格控制,以色列担心将威胁到本国的供水和引发 海水入侵。但是,巴勒斯坦人坚决反对把被占领土的水资源纳入以色列控制和管 理之下。他们认为西部和东北部含水层90%以上的地下水量来自于约旦河西岸降 雨的补给。而且,地下水是约旦河西岸居民用水的唯一水源。增加地下水用水份 额是改善巴勒斯坦人贫穷生活条件和发展经济的基本需求。实际上,巴以水冲突 不单单是水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不是两个对等的主权国,坐 在巴以谈判桌两旁的一侧是一个独立强大的主权国家,另一侧是一个正在寻求建 国的民族。在这种形势下,水冲突不可避免地与二者间土地和国家独立冲突纠缠 在一起。在巴以和平谈判进程中,水问题直接与双方的政治和领土问题联系在一 起。   许多国际问题专家断言:中东和平进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世界上最 难解决的地区热点问题之一。水问题作为阿以和谈的重要内容,不可避免地与领 土、国家独立、国家安全等交织在一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问题的最终化 解也将经历一个同样漫长的过程。 ※※※※※※※※※※※※※※※※※※※※※※※※※※※※※※※※※※※ 本期编辑:笨狸 本期校对:方舟子 审 稿: 方舟子、古平、虎子、太蔟、唐郎、肖毛、亦歌、一华、应帆 技术支持:东风不败、时空、李晓峰 联系人: 方舟子(fang@xys.org,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 联系地址:New Threads Chinese, P.O. Box 26194, San Diego, CA 92196, USA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http://207.152.99.201)   http://xys.dxiong.com   ftp:xys.org/pub/ 订阅《新语丝》月刊,请寄信到xys_gb-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寄信到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之友”,请寄信到xys_friend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