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发烧本身不是病,何时才要退烧   ·方舟子·   中国搞严防死守的时候禁止卖退烧药,想买也不卖。中国对新冠疫情彻底躺 平了之后,成了退烧药想买也买不到。一盒布洛芬黑市价涨到了几千块钱,而且 还不一定买得到。限量供应,供不应求,很多医院连退烧药都严重告急。全国可 能已经几千万人被新冠感染,而且都在发烧,退烧药一天的消耗量就是上亿片, 产能供应不上,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但问题在于,这些退烧药绝 大部分都是没有必要吃的。   中国人之所以把发烧看得特别严重,一发烧就赶快吃退烧药,很可能是受中 医影响。中医把发烧当成一种很严重的疾病,而实际上发烧本身不是病,是症状, 是表明生病的症状。一旦发烧,并不一定就要急着退烧。那么,发烧究竟是怎么 回事?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退烧呢?   人是恒温动物,体温会有一些波动,但基本上控制在37℃左右。人体之所以 能把体温控制得这么好,是因为大脑视丘下部有一个体温调控中心,能够通过收 集到的体温信息发出升温或降温的命令。它收集体温信息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 皮肤上面的感热、感冷的感受器,二是通过流过视丘下部的血液来感知体温。如 果调控中心觉得体温太高,就要降温。降温的一条途径是减少体热的产生。人体 体热是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要减少体热就要减少新陈代谢。另一条途径是更多 地散发产生的体热,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和出汗散热。反过来,如果体温偏低, 就要增加新陈代谢的过程,产生更多的体热。肌肉运动也是产生体热的一种方式, 就会颤抖。还要减少散热,让皮肤的血管收缩,让血液流向更重要的器官流动。   有时候,体温会超过了正常的范围,也就是发烧或发热,我们就知道生病了。 但这只是生病的症状,不等于疾病本身。有很多疾病会导致发烧,其中最常见的 是细菌或病毒感染。病原体入侵人体,人体免疫系统调动白细胞消灭病原体,会 受刺激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到了体温调控中心,会刺激那里的细胞合成前列 腺素E2。前列腺素E2的一个作用是让感热神经元的放电速度变慢,也就是把正常 体温的设置值调高。本来设置在37℃,病原体入侵后可能就变成38、39℃,甚至 更高。由于体温的设置值升高了,体温调控中心觉得体内产生的热不够了,就会 发出多产生热量的命令,同时还要减少热量的散发。为了多产生热量,一个快速 的方式是让肌肉运动起来,这就是发烧时身体会打寒颤的原因;而减少散热就要 让皮肤的血管收缩,这就是发烧时反而会觉得身体发冷的原因。   发烧是人体对病原体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其他的动物,不要说恒温动物了, 连冷血动物(鱼、两栖类、爬行类,甚至无脊椎动物)在受到病原体入侵的时候 也都会发烧。发烧现象这么普遍,让人怀疑发烧是进化而来的一种防御病原体入 侵的机制,有助于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病原体最适合繁殖的温度就是我们正常的 体温,如果体温升高了,那么对热比较敏感的病原体,繁殖就会受到抑制。另外, 体温升高以后会加速一些免疫反应,这也有助于加速消灭病原体。   所以从理论上说,发烧对于疾病的康复应该是有益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人为升高实验动物的体温,它们抵抗病原体入侵的抵抗力也就增强。临床 试验也表明人体也是如此。把得了水痘发烧的小孩分两组,一组一发烧就吃退烧 药,另一组就让小孩扛着,不吃退烧药,结果发现不吃退烧药这组小孩的病程缩 短了一天,表明发烧的确对于抵抗某些感染是有益的。   所以,不要一发烧就赶快吃退烧药把体温给降下来。但是,这不等于退烧药 就没有用,在某些情况下有必要用退烧药退烧。哪些情况下呢?第一种情况,人 觉得不舒服,扛不住了,吃退烧药把体温降下去,让人舒服一些。虽然吃退烧药 对身体的康复没有什么帮助,但受不了了,就只好将就了。第二,有某些基础病 的人一旦发烧是有风险的,那就有必要及时地退烧。比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烧 以后心跳会加速,有诱发心脏病的风险,有必要及时把体温降下来。第三,本来 有呼吸障碍的病人,发烧以后会影响到呼吸,这也是有风险的,所以他们也有必 要把烧退下来。第四,发烧会影响到人们的认知,老年痴呆的人也有必要尽快把 烧降下来,以免认知更恶化。   还有一种情况是发高烧,也有必要及时地把烧退下来。体温温度超过了41℃ 就算高烧,会对细胞、组织产生损伤。如果体温超过了42℃,甚至会对脑细胞造 成损伤,而脑细胞受损伤是不能逆转的,也就是民间所谓的把脑子烧坏了。另外, 一旦体温超过了42℃,就会导致体温调控中心失灵,调控出现紊乱也是非常危险 的。所以,一旦发高烧,就要及时降温。我说的41℃、42℃指的是肛门温度,一 般人测体温不会去测肛门温度,而是量腋下温度。腋下温度比肛门温度一般偏低 0.8℃左右,所以,如果腋下的温度超过40℃,就应该把体温降下来。一般的感 染不太可能导致高烧。导致高烧的往往是非常严重的感染,比如脑膜炎、疟疾、 败血症有可能导致发高烧。一般的呼吸道感染导致高烧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 是比较低。   把体温降下来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吃退烧药。最常见的退烧药包括对乙 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布洛芬、阿司匹林。不过,儿童吃阿司匹林有导致 严重不良反应的危险,所以儿童不要吃阿司匹林,可以吃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退烧还有一条途径是物理降温,让体内产生的热尽量散发出去。例如泡温水澡或 者用用温水擦身体,不要泡冷水澡或者用冷水擦身体,因为遇到很冷的刺激,人 体会颤抖,反而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也不要用酒精擦身体,因为酒精可以透过皮 肤进入人体,有导致酒精中毒的危险。还要少穿衣服、少盖被子,要开空调,甚 至用风扇吹。   这跟中国民间流传的做法是相反的。中国民间包括中医认为发烧就要捂着, 穿厚衣服、盖厚被子,说捂出汗来,烧就退了。很多人的确有这样的体验:某次 发烧捂出汗来,果然就退烧了。其实那是因果关系搞反了。退烧后,体温调回了 正常范围,体温调控中心就以为体内产生的热太多,要散发掉,而散发体热的一 个有效途径就是出汗。所以,是先退烧了再出汗,而不是先出汗再退烧。   要吃退烧药就吃西药,不要吃中药。目前没有哪一种中药被证明的确有退烧 效果。吃了某种中药觉得退烧很有效,是因为里面添加了西药。它们最喜欢添加 的就是对乙酰氨基酚。仔细看中药退烧药或感冒药的成分,有的添加注明了,但 会把对酰氨基酚写到成分的最后,不注意看不到;有的根本不注明,偷偷地添加。 所以觉得吃中药有退烧的效果,实际上是里面的西药成分在起作用,还不如直接 吃西药,干嘛去吃那些中药?一方面增加了费用,西药的退烧药本来很便宜,加 上一堆中药就变得比较贵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危险,那些中药知道 有啥成分会导致什么副作用。还有,不要把西药的退烧药跟中药的所谓退烧药一 起吃,因为中药的退烧药里都是添加了西药成分的,跟西药一起吃会导致用药过 量。   我注意到,被我揭露过很多次的学术骗子张文宏,在提倡发烧吃维生素C, 这是从美国传到中国的伪科学。“发烧吃维生素C有助于身体的康复”的说法已 经被很多项临床试验结果否定了,吃维生素C是无助于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的康复 的。   2022.12.19录制   2025.5.6整理 (XYS20250625)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