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女生输头孢过敏死亡事件暴露出的中国医疗问题   ·方舟子·   湖北宜昌有一个大一的女生腹泻,在三名同学的陪同下去宜昌中心人民医院 看急诊。医生开了几种药,其中有一种是头孢曲松钠。护士采用打点滴的方式给 她用了头孢曲松,然后人就走了。4分钟后,这个女生感到身体不适,喊人,护 士没有来,三名同学去缴费、取单也都不在。她拔针自救,两分钟后晕过去了。 刚好有一个男子经过,发现了,就把医护人员叫来进行抢救,后来又进了ICU。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4天之后,这个女生去世了。后来家属跟医院达成了赔偿协 议,经济上没有纠纷,但是家属希望医院对此道歉。而医院认为没有过错,不愿 意道歉。所以现在的争执就变成了医院究竟有没有过错,要不要道歉的问题了。   家属为什么认为医院有过错呢?首先,医生使用开头孢曲松之前没有做皮试, 查一下这名女生对头孢霉素有没有过敏。头孢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 跟青霉素是同一类。大家知道青霉素过敏并不算罕见。同样地,头孢霉素过敏也 不算很罕见。很多人就认为在使用头孢霉素之前应该做皮试。   以前中国的医院的确是这样的,用头孢霉素都要做皮试,但是现在不是了。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指南规定,一般来说对于使用头孢霉素是不需要做皮试的。其 实对于使用头孢曲松做皮试,价值不大。皮试的结果即使是阳性的,也有相当一 部分人对头孢霉素并不过敏;即使是阴性的,也有一小部分人会对头孢曲松过敏。 不管怎样,既然现在的指南认为没有必要做皮试,那么医院没有做皮试是没有过 错的。   家属认为医院有过错还有一个理由,在用了头孢霉素之后护士就离开了,没 有留下来观察。医院的说法,当时有多位病人,这个病人又不是属于特护,所以 不能说护士离开是不负责任的,医院没有过错。   其实医院在这方面是有过错的。用头孢霉素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而且这 个女生已经告诉医生,她曾经对左氧氟沙星过敏。左氧氟沙星是属于另一类的药 物,对它过敏跟对头孢霉素过敏不是一回事,并不具有相关性,不会因为对别的 药物过敏,就会增加对头孢霉素过敏的概率。但是,对别的药物过敏,如果用头 孢霉素导致过敏的话,导致严重过敏的概率就增加了。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指南, 对这种患者使用头孢霉素要加强观察。所以护士给用上药人就走了,是不对的。 应该留下来观察,看患者会不会对药物产生全身性的非常严重的过敏。这也花不 了多长时间,对药物的严重过敏,往往是在十几分钟内就会发生的。这名女生就 是用药4分钟之后就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即使护士要离开去照顾别的病人,也应 该交代跟这名女生一起去的那三名同学,至少应该留下一个进行观察。所以医院 对此是有责任的,是失职。   即使当时护士留下来了,或者护士交代了同学要留下来观察看有没有发生过 敏,这名女生也未必能够救得过来。从监控上看,这名女生出现了药物反应之后, 过了两分钟就被发现了,医护人员就过来了。所以即使护士或者同学留在那里观 察,也只差两分钟的时间,未必就会对抢救的效果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这个悲剧并不是不能避免的,因为本来就不应该用抗生素治她的病。 这名女生是因为腹泻去看病的,医生的诊断说是胃肠炎。至于什么样的胃肠炎, 病历里没有说。感染性的胃肠炎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头孢霉素是一种抗 生素,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是没有效的,不应该用。少部分的胃肠炎是细菌感染 引起的,用抗生素也许有效,也许没效,要看是什么样的细菌导致的。即使是有 效的抗生素,对于胃肠炎一般也没有必要用。除非是高危的人群,或者有某一种 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流行,那么这个时候使用抗生素是合理的。但是一般来说, 不管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胃肠炎,都没有必要用抗生素。得了胃肠炎、腹泻, 最主要的是要防止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补液。药店里就有补液 盐,去买来了自己兑水喝就可以了。   但是我看了这个女生的用药记录,医生给她开了一大堆的药,除了头孢霉素, 还开了镇痛的药,号称能够调节肠胃功能的药,以及号称能够补充营养的药,所 有的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所以这是过度治疗导致的悲剧,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 的。   这名女生既然对头孢霉素过敏这么严重,而头孢霉素用得非常多,即使这一 次不用,以后可能会因为别的病感染了什么细菌,也可能会用到头孢霉素。以后 遇到了用头孢霉素,是不是也会发生这种极其严重的过敏反应?也难逃一死?未 必。首先,对这种头孢霉素过敏,未必对别的头孢霉素就过敏。虽然它们会有一 定的交叉性,但是并不是必然的就会过敏。其次,过敏的严重程度还跟用药的方 式有关系。头孢霉素是可以口服的,没有必要打点滴。如果是口服,吸收速度比 较慢,那么即使会过敏,就未必会那么严重,反应未必就那么迅速。导致头孢霉 素严重过敏,口服和非口服概率不一样。非口服导致的严重过敏是口服的三倍。 即使非用头孢霉素不可,不用点滴的方式,而是口服的方式,出现了过敏可能没 那么严重,速度不会那么快,就有可能抢救过来了。   一般的用药方式有三种:口服、注射、打点滴。在这些用药方式当中,打点 滴是最危险的。除了大大地增加了严重过敏的风险,还有别的风险。一种风险是 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打点滴是直接注射到血液里的,如果用的那种药在生产或者 保存的过程当中被病原体污染了,或者用的不是一次性的针头,或者针刺的部位 消毒不好,那么细菌、病毒进入到血液里头,不就会引起了感染了?甚至有可能 感染非常严重,导致了败血症。其次,如果打点滴的药浓度太高或者太稀,那么 都有可能破坏了人体的电解质平衡。再次,打点滴的速度如果太快,或者输入的 溶液的量太多,那么能够导致高血压、心力衰竭、肺水肿。如果打点滴的时候打 入了太多的空气,或者打入了血凝块,那么还能导致血管堵塞,甚至因此死亡。 所以,打点滴是最危险的用药方式。如果有别的用药方式,就没有必要打点滴。   但是中国人就喜欢打点滴。去中国医院看看,一大堆的人都在打点滴,特别 是一到了流感季节,医院人满为患,全都是打点滴的。这是中国特色,在其他的 国家是看不到这种奇观的。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打点滴?一个原因是医院为了赚钱。 同样的一种药,口服的比打点滴的便宜多了,所以打点滴就能够多赚到药钱。其 次,涉及到文化的因素。中国病人喜欢打点滴,认为上了医院就要接受最好的服 务,觉得打点滴输液是最先进的治疗方式,也觉得打点滴效果好、药效快。所以 病人也喜欢打点滴。如果医生开的是口服的药,不给打点滴,还会觉得这个医生 是不负责任的。那么医生可以赚钱,可以多拿药物的回扣,干嘛不给你打点滴? 所以中国人喜欢打点滴,就是这种畸形的医患关系的产物,也因此带来了不必要 的风险,制造了可以避免的悲剧。   2025.5.4.录制   2025.5.24整理 (XYS20250722)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