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网讯 牛肆 丝露集 网里乾坤 网萃 上一篇 下一篇

·凡 夫·

                 ◇ 心 动 ◇               
 
  佛经故事,往往意在言外,话里深藏机锋,注重人事上的破解、点化、顿悟
,是一种清明的生命哲学。

  它说东风,东风不来西风来,不要诧异呵,东风西风一般样:如同吃西瓜是
吃,吃冬瓜是吃,西瓜冬瓜都是果,名称不同而已──重要的是你在吃东西,在
“吃”,不在“西东”的岐异──佛法以“人”为本,以“生命”为皈依,只认
生命本身是真实;一切事相随时变迁幻化,起起灭灭,是虚假不真实的。所以,
佛经千帙万卷,辉辉煌煌,都是本性的灵光,是人出生以来即有的至性、真情,
只因为后来被社会污染了,荼毒了,如同血溅净水,粪涂白壁,就失去了干净纯
洁,失去了和睦雍容,变成了争竞杀伐的禽兽,迷生忘死了。

  佛法,就是要你唤醒良知,涤净灵魂。 

  佛法,注重真真切切的开悟,和彻内彻外的实践,“理可顿悟,事要渐修”
,它要在人的身体胸腔里面,建立一个光明温暖的乐园。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在广州法性寺留下一宗公案。原来,寺外竖的旗杆上
,挂了一面长幡,风吹幡动,引起两个和尚对缘起究竟的争辩:

  “看!风在飘动!” 
    
  “咄!这不是风飘动,是幡在飘动!” 
    
  “是风动!没有风,幡不会飘,幡因风而显,主因是风,是风动!” 

  “不不,是幡动!没有幡动,又怎么知道有风?风因旗幡而显,旗幡是主,
应是幡动!” 

  慧能大师当机立斩,一声断喝:“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这一声喝,推倒知识上的东墙西墙,见到了自性的青天与白云,断开了人生
彷徨徘徊的迷障。这一公案分山引水,可以作无限的推理应用:

  当你工作苦闷,认定某人可憎可恶,被人骗钱、撞车、排挤、暗算时,不要
颓丧,走出人情的陋巷,到慧能的大草原透透气吧:“不是他害你,不是你被他
害,是你胸襟气度窄,忍不下容不得他,狗咬狗!” 

  你失意失恋失言失败失宠,深夜失眠,觉得孤独寂寞时,让慧能为你破解:
“须菩提,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朋友呵,生死如梦,不要执着,速速把心清净下来!不
要让尘境污染你的纯真心,不要让世情剥掠你的爱心,赶快埋弃一切妄想是非,
泅出生命的苦海,看看千古明灭的星空吧!” 
    
  当你生命厌倦时,呵,找慧能去!他有一个风月无边的广大天地,时时愉悦
,处处清凉!
 

              ◇ 心 安 ◇              
 
  禅宗二祖慧可问达摩祖师:“我的心不安,请师父替我安心。” 

  达摩反问说:“请把心拿来,我替你安。” 

  慧可想想,只有怔憧:“我找寻很久,仍然找不出来。” 

  达摩回道:“好!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 


  找不到心,是现代人的悲哀,也是这个世界的毒癌。身心不得安住,是人生
苦恼的根源,象《五苦章句经》说的:“一切壮无过心,心是冤家,常欺误人!
” 

  心何以不安?

  因为有所亏欠,受了蒙昧。亏欠了本性,蒙昧了自觉。 

  本性清净,才知道自家真面目,一但有所亏欠,便有烦恼风自四面八方吹动
妄心,推波助澜而生出迷境界。好比一农家子弟,在乡野中原极自在,逍遥满足
,一旦来到百货公司橱窗前,驻足观赏华丽的衣饰,不觉大大动心,为之目眩神
迷,恨不能据为己有,逢人炫耀……外欲炽盛,失去本性清净,内心自不免空虚
。 
    
  自觉清明,是一种“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的自觉,一旦
妄念不断,心便蒙昧不觉了。妄念又有两种:见惑,思惑好比暴饮暴食于健康有
害,人人知道,可是面对佳肴美馔,食指大动,便据饮大不能自己,将健康置诸
脑后,这是见惑。也有人深知暴饮暴食危害生命,想要克己节制,感情上又往往
难以决断,不能了断,这是思惑。 

  因为没有清净的本性,所以众苦煎迫。 

  因为没有清明的自觉,所以不能“见惑顿断如破石,思惑如同斩断藕丝”。

  心即落入执着缠缚的迷境,自然不能安心了。心误人,心杀人呵!

  怎么样才能安住身心呢?

  要能认识自己,了知世相。 

  认识自己,是“定”,舍脱贪嗔痴妄,我心里面有一方安稳不动的磐石,不
受一切诱惑欺骗,任何时候我都站在合情合理和法的定位上,我自明心见性。 

  了知世相,是“慧”,在生死流转的苦海里,我当见事清明,见物究竟,不
随境转,不随物转,我自如如不动。

  人活着,若不知认识自己,何异行尸走肉?若不去了知尘世生相,又何异蝼
蚁鼠豕?若不能安住身心,快乐自在,这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 窗 音 ◇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总是迷失自己?” 

  仰山禅师拂去袈裟上的一缕灰,向同坐在菩提树下的洪恩禅师笑问。 

  “呵!这是很有趣的一场游戏,譬如一个房间有六扇窗户,房间里有六只猕
猴蹦跳个不停,其中一只较大的四处游走,另五只各自从东西南北窗边追逐窗外
的猩猩──窗外也有六只猩猩想进屋……”

  “慢着!你说的一室可是人身?” 

  “是人身。” 

  “六个窗口可是六识?” 

  “身心的六道门户,自然是六识。” 

  “六只猕猴也是六识?” 

  “眼、耳、鼻、舌、身、意在我们心里蠢蠢欲动,彼此纠缠不休,任何种欲
念都能勾引它们,鼓动它们──眼见色而贪恋,耳闻声而情绪生,鼻嗅味而心腹
应,舌引祸与嗔,身常作痴事,意念更是瞬息犹疑宰断,在利害、是非、名利的
苦海里沉浮割舍,几乎没有一时一刻在宁静不起风波的,像不像六只猕猴绕窗鼓
噪?” 

  “果然!” 

  “这房间外尚有六只猩猩吠叫,相应追逐。” 

  “就是六尘了?” 

  “是!是世间的六种迷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种尘害亦不能断割?” 

  “可以断割。” 

  “如何断割?” 

  “不理它!内在六识六猕猴不蹦跳,不追逐,安静安然,自能平复外界的引
诱。” 

  “呵!谨守门户,可防宵小,自然自然。但是如果内部已安,六只猕猴已安
睡,而外患仍在,外境的六只猩猩仍在窗口呼唤鼓噪,那又如何是好?” 

  “不理它!内在的心识修养好,不贪不痴不嗔不慢,它又奈何?别人邀请你
赌博饮酒,你不去不想,赌博饮酒便近不了你的身。” 

  “如何可以不思不想不贪恋?” 

  “喔!这是道法所在了。譬如你是田地上竖立的稻草人,看一切景致都无动
于衷,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是。” 

  “是了!看破红尘万事物都是虚假的空相,来不带来,去不能带去,一身终
将化为尸骸化为灰烬,看人间名利得失自然都是粪土了!” 
 

             ◇ 尘 中 ◇               
 
  “师父!无情怎能说法?桌椅板凳能说法吗?沙石花木能说话吗?风雨雷电
能理吗?无情无感的东西怎能像人一样的说法弘道?我不明白!” 

  洞山良价皱着眉头,向沩山灵佑问。 

  沩山灵佑笑了,心里悄悄说话,嘴上并不出声:

  “洞山:法,哪能说得透彻呢?你说法,法未必增一分;你不说法,法也不
会减一分。它恒在,无所不在,像空气一样。你吹气,空气不见得加多,你吸气
,空气也不见得减少。增增减减的,是你自己的感受呵!”
    
  “洞山:春花灿烂盛放,看在欢喜人眼中,觉得世界真美丽,哀伤人看了却
觉得人生更加暗淡;秋月皎洁,有人喜欢月色的清亮,有人嫌它太苍白。虽然感
受不同,可春花还是春气息,秋月依然秋光芒,它们仍然显现本身特殊的情味,
说春与秋的法……”

  “洞山:你听听冬夜的风,听听夏日的雨,听听天雷与闪电,你听到什么?
它们是不是在告诉你:无常!飚忽!生命短暂……”

  “洞山呵:看看沙石的磨痕,它们会说人生苦……嗅嗅花木的气息,清香腐
臭,都是人活着的心情。……桌椅的刻痕透着沧桑,板凳诉说古老遗事……
 
  “洞山,不要把佛法僵化成教条文字,有情无情都是佛法。你在苦雨的深夜
走过巷口,看到白发老人的面摊还亮着孤寂的灯,灯光照在独坐发呆的老人脸上
,你会不会停下脚步,跟他说几句话,买一碗孤寒面?

  “洞山,物物无情,物物有情。灯光会说法,黑风也会说法;帮丧家办完丧
事,替死者尸体持咒后,回寺的路上,黑风呼呼吹着,你在黑暗里想什么?

  “洞山:无常苦空的人生,处处存在,菩提涅磐的佛法,物物蕴有。海呼啸
,石点头,草生,树倒,都是宇宙的讯息,是生命的呼声,是道,是法。你明白
吗?” 

  沩山望着洞山微笑。洞山见师父半天不说一句话,有些困惑,追问:“师父
!无情无感的东西怎能说法?” 

  沩山竖起手中的佛尘:“听!” 

  洞山侧耳半天:“没有声音呀!” 

  沩山把佛尘一扬,一顿:“你不明白吗?” 

  洞山满脸疑惑:“不明白,佛法有秘密吗?” 

  沩山再把佛尘一竖:“这就是!你听,佛尘在说法了!” 

  洞山眼光一亮,忽然哈哈笑了起来。 
 
〔寄自中国大陆〕


目录 网讯 牛肆 丝露集 网里乾坤 网萃 上一篇 下一篇